朱元璋的父母都是因为元朝贪官污吏,贪污了朝廷发放的赈济粮而被饿死的,所以他最痛恨的就是贪污,他想建立一个官员人人清廉,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王朝。
建国后,朱元璋曾经对官员们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当老百姓时,见到贪官污吏对民间疾苦置之不理,心里恨透了他们,今后要立法严禁,遇到贪官敢于危害百姓的绝不宽恕。”朱元璋在肃贪这个问题上是说得到,做得狠,他规定,有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立斩。
为了震慑贪污犯罪,朱元璋还在县衙大门和二门之间设置了一个土地祠,这个土地祠是用来剥皮的,有官员犯了贪污罪,就把皮剥下来,里面塞上稻草,做成稻草人,让来往人员都能看到,起到对官员的警示作用,也表明朱元璋反贪的决心。
第一个享受这个待遇的是开国大将朱亮祖,可谓位高权重。朱亮祖镇守广州,广州治下有一个番禺县,县令道同刚正不阿,当地土豪恶霸欺压百姓,被县令道同严惩,这些人吃了亏并不甘心,他们想,你县令厉害,不是还有比县令更厉害的,于是他们贿赂了朱亮祖,让朱亮祖出面压制道同,但道同并不畏惧朱亮祖的权势,坚持依法为老百姓讨公道,两人矛盾终于升级了。
有一个姓罗的土豪,是朱亮祖的岳父,他们兄弟仗着朱亮祖的势利为非作歹,道同依法把他们关了起来,朱亮祖觉得自己是开国功臣,又是道同的上司,道同居然敢把自己的岳父关起来,实在没把自己放在眼里,于是带兵去县衙,把罗氏弟兄抢了回来,还打了道同一顿,道同心里十分不服气,就给朱元璋上表状告朱亮祖的罪行,朱亮祖知道后马上派快马到朱元璋那里诬告道同。
朱亮祖的奏折比道同的先一步到了朱元璋手里,朱元璋最恨官员犯事了,听说道同有罪,马上就派使臣前去赐死道同,使臣去了,道同的状告信也到了,朱元璋多聪明,一下看出是朱亮祖有问题,但道同已经死了,朱元璋就派人去广州,把朱亮祖父子抓了起来,自己亲自动手把父子二人活活打死,那些土豪恶霸全部处死,朱亮祖父子的皮被扒下来,做成了第一个稻草人。
朱元璋反贪是下了很大力度,他甚至让普通老百姓发现官员贪污可以直接抓起来送到京城,当地检查站必须放行,如果有阻拦的严惩不贷,这表现出朱元璋对贪官有多恨,但实际上老百姓没有几个能做到的,朱元璋对贪官的恨走向了极端,他成立了锦衣卫这个特务机构,大范围调查贪官,只要发现有贪污的官吏,马上处死。
其实大明王朝刚刚建立,官员贪污并不是朱元璋想象的那样严重,但他因为小时候的经历,看见官员心里就有几分恨意。
他给明朝官员定了历史上最低的工资,能够解决温饱就可以,目的是不让他们有奢靡的想法,但真实情况是这些官员靠工资养活不了一家人,他们和普通百姓居家过日子是不一样的,普通百姓毕竟不会养几个家奴,也不会有那么多应酬。
这些官员靠工资入不敷出,比如以清廉著称的海瑞,死了以后都没有买棺材的钱。这样就造成有些官员铤而走险去贪污,以增加收入。朱元璋严打之下还能震慑住,朱元璋以后的皇帝哪有朱元璋这样的狠劲,所以明朝后期的皇帝对贪污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贪污腐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朱元璋反贪是出于对贪污的怨恨,导致他做得很偏激,比如洪武年间著名的空印案,就滥杀了许多无辜的官员。明朝规定:各地方府,县每年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财政收支税款账目,户部和地方的账目分毫不差,才能结账,如果有一项不符,地方的办事员就得回去重新填报后,盖上地方的大印,再来户部核对,这说起来简单,实际上以当时的交通来说很难,没有飞机,高铁,比较远的地方来回一趟要很长时间,还不敢保证户部审核能不能通过。
有聪明的官员想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关键就是盖印,于是去户部之前除了带好账目,还带上一些盖好印的公文纸,这样在户部发现有问题就能直接在空白公文纸上改正,省得来回跑了,这些也不是明朝官吏的发明,元朝时就已经这样做了。
但这件事被朱元璋知道了,他下令把管印官的正手全部杀掉,副手打一顿充军,这样的结果是好多清官被杀了,还有后面的郭桓案,都是冤杀了好多清廉的官员,因为杀得太多,各衙门都没有当官的了,这样滥杀不是这些官员都是贪污犯,而是出于朱元璋对官员的不信任和怨恨。但这样杀是不能持久的,朱元璋没有制定出可以长期反贪的制度,等他死后,继位的皇帝对贪官不像他对贪官这样仇恨,以反贪为名杀伐也就停止了,明朝贪污腐化更加严重了。
总结:明朝贪污之所以屡禁不止,有两方面原因:
1:明朝官员工资太低,家庭收入入不敷出,导致官员贪污成普遍现象。
2:朱元璋反贪是因为对贪官的恨,采用了严酷处理政策,甚至连累好多没有贪污的官员,这样造成衙门都没有当官的了,是不能持久坚持反贪的,他也没有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反贪制度,等朱元璋去世后,贪污现象就越来越严重了。
因为贪财问题是官员素质问题以及明朝政策问题,所以说即便刑法很严,但是还是有人做。
明朝官员的俸禄实在是太少了,如果不贪污的话,根本难以生存。
因为这背后的利益诱惑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总有些人想铤而走险,等到灾难降临到自己的那一天,又后悔莫及。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形势所迫,还有就是朱元璋一个人去做这件事情非常的困难所导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