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万圣节活动
记得一次在哈博瑞森里办了一个万圣节活动,在晚上七点左右举行,里面有许多演员,小孩子也有呢!
我和涛涛加入了这次的万圣节活动,绿组,带领我们的是一个演狐狸精的大姐,这次开始的活动是找朋友,男男女女都有,还要按规定的数字相互抱在一起!唉,这怎么行啊!一刚开始,屋里一片漆黑,里面什么都看不见,一位老师突然说:“TOW!”听了,我急忙找到涛涛抱在了一起,还有几个人没找到,只好站一边。“TEN!”老师又说,然后我们男生一个连一个抱在了一起,第二次,我们又赢了,“我们不要分开!”涛涛对我说。“嗯!”我回答了。“SIX!”说完,我们又抱在一起了,我被挤了出来,而涛涛被一帮女生给拉了过去。唉,真是兄弟遇难各自飞呀!
第三次我输了,涛涛赢了,可不知是他有义气还是什么的,对老师说:“老师,我让MIKE上!“我听了,便在一边悄悄地对自己说:“让我上?为什么?”我一口否决了。看来涛涛还把我当成好哥们儿!现在是有难同当了!
到了下一个环节——飞镖!我与涛涛站在了一起,对女生。顺序是女生先男生后。一飞,没中,第二飞,竟中了个80!让我们男生“哇!”地喊了一声,到了男生,是我飞,一飞,中了50,第二飞,中了10!男生落后了一分,计时时间是3分钟,已经过了2分钟,让我们男生屏住呼吸数女生的分数:“100!200!250!300!360!380!390!490!哇!女生490!”我们男生才360,有可能胜吗?还剩下30秒!我心想:上次输了,这次可不能输!想完,一飞,80,再一飞,50。平局!竟然是平局!我心想。“这一局平局了!”我叹了一口气……
到了最后一个环节——鬼屋!这次可要把女生吓个半死啦!个个男生偷笑一声。我们早已埋下了恐怖吓人的地方,让女生一步步地走过,看着灯光一闪一闪的,几个女生吓得直发抖。“啊!”一个女生被我们同时吓了一大跳,几乎把她吓得倒下来了,不过声音还真大,叫得连外面的老师都听见了!
这时我们同时躺在地上哈哈大笑,笑得我们肚子都爆了。这次还不给我们男生赢回来!
记一次邪教活动
昨天,我又去参加了一次剑桥的邪教活动:吃一种叫做“Formal Hall”的东西。
据说“Formal Hall”是剑桥牛津的特色。之所以说它是邪教活动,是因为它的形式是这样的:夜黑风高的晚上,在一个黑咕隆咚的大厅里,一群穿着黑袍子的人,一边窃窃私语、一边吃一场匪夷所思地漫长的晚饭。
Formal Hall是由各个college组织的。College在这里翻译成学院,但它不是专业划分意义上的“学院”(比如“法学院”、“商学院”),而是一个个地理意义上的“学生生活住宿区”。剑桥有30来个学院,其中的“三一学院”、“国王学院”很有名,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学生住宿区(一般都四四方方的格局、中间围着一块很大的草坪)、围墙、图书馆、草坪、食堂、财政来源和行政管理机构。每个学生(和大部分老师)不但有一个学术上的系院,还有一个生活上的学院,是剑桥牛津独有的特色。
学院的院长一般都是一些社会声望地位较高的人物,比如三一学院现任的院长是英国皇家协会的主席,前院长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提尔·森;比如现任的Caius学院院长以前是英国驻华大使;我的学院院长(Newnham学院)以前是BBC董事会董事之一。但是由于各个学院本质上是“学生生活住宿区”,没有什么权力,所以一个比较滑稽的画面就是,那些曾经在国际某坛上风云一时的院长们虽然“社会声誉”很高,但是他们穿着黑袍子正襟危坐地讨论的往往是“学院前面那块草坪是不是该修了”、“图书馆门口那张桌子要不要移走”、“下个月我们院要不要再添置三台电脑”这样鸡毛蒜皮的问题。
客观地说,作为一个“外来者”,我觉得college除了平添很多官僚主义的层级和条块,没有多少意义,就是个“传统”而已。但是college有个意义重大的功能,就是组织“吃饭”。除了提供日常的“食堂”功能,还有就是周末或其它特殊场合组织师生吃“formal hall”。
之所以说“Formal”,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大家要穿的比较正式,男的打领带领结,女的袒胸露背,总之大家都穿得跟去参加奥斯卡颁奖似的。但是比较奇怪的是,大家同时都要穿一种牧师式的黑袍子—-既然外面都要穿黑袍子,还要求大家里面穿得活色生香,这不是存心“逗你玩”吗,一直没想通这一点。
Formal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吃得特别正式:餐前酒;面包;开胃菜;正餐;甜点;水果;餐后酒;咖啡和茶。一样都不能少。所以一次饭吃下去,怎么也得战斗3个小时。我吃过最长的一次近6个小时,最后活活给吃饿了。
Formal还意味着吃饭比较繁文缛节,比如饭前大家聚在某个神秘大厅喝酒,然后到一定点由某神秘人物敲一个大锣,“咣”的一声,大家才在“院长”带领下纷纷走到餐厅。有时候还要按一定顺序座位坐下。坐下之前大家整整齐齐站着,默哀一样低着头,等另一神秘人物用拉丁文嘟囔一段“感谢邪教教主赐予我们食物”之后才能入座。有一次我去三一学院吃formal hall,吃到一半,还必须停下来,又像默哀一样起立,听旁边一个唱诗班唱几段拉丁文歌曲,然后才能坐下接着吃完。正式吃完的时候,大家再站起来默哀一段,听神秘人物念完另一段拉丁文,然后才鱼贯而出—-不行,你还不能走,还得接着去另一个神秘大厅喝酒。
餐厅的布置当然也很正式。剑桥那些古董房子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个个都像皇宫,餐厅也不例外。一般饭桌都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长条形桌子,桌子上方是枝形吊灯,桌子上面每个人眼前都摆着四五种酒杯,不同的酒用不同的杯子。为了增加情调,有时候还一人面前点个蜡烛。据晓旭说,有一次他们学院吃饭,外面还天亮着,桌上就点上了蜡烛,为了增加邪教“氛围”,最后只好把窗帘拉上,大家就着烛光扒拉吃的。
餐厅的墙壁上,往往都是一些巨幅肖像。肖像大多是一些身份不明的古代白人男子,很有可能是女王的爷爷的舅舅的弟媳妇的三表哥什么的,个个戴着假发,穿着制服,挺着肚子,死死盯着我们盘子里的食物。
来剑桥9个月,由于同事和朋友的邀请,我已经吃过10来个不同学院的formal hall了。昨天这个,是社会学系一个同事邀请的,在Emmanuel college。
先描述一下菜谱吧:
第一道菜(其实本来就在桌上的):面包和黄油。
第二道菜:一片鱼(凉菜),貌似半边红鲤鱼。
第三道菜:芦笋上面盖上几片生牛肉(这是整个晚上我最喜欢的菜)。
第四道菜:羊肉,盖在土豆泥上面,配芦笋、蚕豆。(到这时候我已经吃饱了,所以虽然羊肉很好吃,我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第五道菜:冰淇淋加纸口袋里的清蒸水果。(清蒸水果说明这个college的厨师还是非常有创造力的)
第六道:甜点,包括巧克力、饼干和cheese (这时候我们从一个大厅转战到了另一个大厅,不知道为什么)
第七道:茶、咖啡。
顺便说一句,我是不喝酒的,所以对餐前、餐中、餐后的n种酒根本没有关注。事实表明,在剑桥不会喝酒似乎是一个重大损失。这里开学术会议都经常一边喝一边开。虽然很多学院在“研究经费”方面捉襟见肘,喝酒的钱确实一分都不能少。“穷什么不能穷喝酒,苦谁也不能苦教授”……
老实说,像我这样一个在县城街头啃甘蔗长大的孩子,是非常不适应吃formal hall的。前面一两次尝个新鲜还行,后来都是出于人情。
穿个黑袍子、起立默个哀什么的,也就罢了,主要是不喜欢那种“强制性的谈话”过程。一般来说除了带你去的那个朋友,前后左右都是陌生人,谈得来谈不来都得不停地扯淡。昨天那餐饭,放眼望去,都是一些头发花白、胡子拉碴的中老年白人男子,我身边也不例外,导致我昨天一整个晚上:三分之一时间在和我同事讨论哈耶克和吉登斯(确切地说是我在忍受他老人家痛骂哈耶克);三分之一时间和某物理系教授探讨正负电子对撞机和英国城市规划问题;另外三分之一时间和某卫星学家探讨卫星手机行业的最新进展以及台湾政治的走向问题。
兴趣爱好广泛的我,并不介意了解一下卫星行业和电子对撞机的发展动态,但是,四个半小时啊,同学们。关于卫星行业和正负电子对撞机哪怕台湾政治,我确实没有那么强烈的兴趣,而关于陈冠希绯闻和王石捐款数额问题,他们也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但是在大锣被“咣”地敲响之前,我们又必须马不停蹄地说下去。
所以我就说啊说、说啊说,说到两眼发直、不省人事、“花儿都谢了”为止。
问题是如果你停止讲话独自枯坐就会显得过于反社会。这不像是国内那种圆桌式饭局,七八个人里面有一两个“主讲人”就行了,其他人可以洗耳恭听。这种长条形桌子造成了讲话必须两两进行(最多偶尔三人四人进行)的强制局面。这种必须两两进行的对话格局,加上身边的人基本都是陌生人这个事实,加上一餐饭要吃上三四个小时的事实,加上坐在你旁边的人很可能跟你根本谈不来的概率,使得每次吃formal hall,都构成一次马拉松式的耐力考验。吃到最后,多么希望红十字会救援人员能够对我也伸出援助之手,将我从七零八落的豆腐渣谈话中给挖出来。
据说formal hall是牛津剑桥特别自豪的东西,因为它让背景不同、专业不同的人有一个交流的机会,这听上去自然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当谈话进行到“So, how many grandchildren do you have”这样明显没话找话说的地步时,我还是开始深深地怀念那种国内小火锅店里吃火锅的情形。想吃什么吃什么,想跟谁吃跟谁吃,想吃多久吃多久,想聊什么聊什么,什么都不想说的时候,往椅子背一靠,伸个懒腰,看大街上的人来人往,那惬意,哪是穿着黑袍子坐在皇宫式建筑里和白人老头子聊卫星手机能比。王怡写过,自由主义者有自由主义者吃饭的方式,追求的无非是低调、简单、随便、温暖、私密、惬意,而formal hall,好像正是这一切的反义词。
当然也不是全无收获,仔细回想,一个晚上下来,我增加了如下新知识:1. 日内瓦有世上最大的正负电子对撞机;2. 吉登斯老师和我系某老师曾经有过重大死磕史;3.卫星手机便是地处太平洋中心也能打通;4. 蚕豆的英文名字叫broad bean。5.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桃子和李子可以清蒸着吃。
记一次捐款活动
给灾区人民捐款,对很多人来说,是严肃认真的事情。
但灾后两天,台湾“行政院”旋即代表台湾当局承诺向四川灾区捐款20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5亿,这基本上是震灾以来最大单笔捐款了。数额之大,列为全球第一,不仅把大陆政府吓了一跳,也把捐款人自己吓了一跳。
捐款人是谁?所谓政府当局的捐款,其实还是替全体民意代为捐款,所以捐款人的主体还是台湾老百姓,政府这么一出头,有没有责任先和老百姓打个招呼?有没有说明款项的组成与去向?事情来得太突然,一时间,老百姓除了懵懂,还真有吓一跳的感觉。
老百姓被吓到是一件大事情,虽然已经率领众阁员总辞,但面对民众质疑,台湾前“行政院长”张俊雄不得不二度召开记者会,详细向说明了赈灾的“具体细项”。
根据规划,20亿的赈灾,第一阶段为8亿元,其中包括“政府”动用第二预备金7亿元的现金捐款,及价值1亿元,由“农委会”负责的约2000吨米粮的物资。至于第二阶段12亿元的部分,除了“人事行政局”会协调所有公务员捐出一日所得,总计约2亿元外,其他部分则希望民间能踊跃捐款补足。
捐款人总算明白了自己是怎么捐的这笔善款,但“政府”动用第二预备金,还是立刻有立委质疑。民进党立委林淑芬认为此事并不合适。她说:“我觉得要三思而行,这个七亿是台湾紧急灾害要动用的钱,是台湾的保命钱。如果我们动用出去了,那台湾怎么办?就看守内阁的体制而言,它不适合做出这样的决议。”不过,国民党立委张显耀则表示支持。他说:“七亿在第二预备金里面连十分之一都不到,面对这么重大的灾情,我觉得提出七亿非常合适。”
对于将请人事行政局率先发动公务员“一日捐”(即捐出一日所得)的活动,预估可募集到新台币2亿元。则因为公开目标在前,劝募在后,有挟道德以请君就范之意义,而被民众痛批为“不乐之捐”。
很多质疑事件的“捐款人”认为,并不是心痛这个数字,更不是借这个机会表示对大陆的不友善,最主要的,是这笔善款好象加入了太多的政治考量。本来是善款善事,到头却变成有人吃饱了还要打包。政府有慷百姓之慨的嫌疑了。
当然,质疑归质疑,既然已经被代表了,“捐款人”虽然有所吃惊,最终于也不再说什么,人道包机与货运包机,作为计划的一部分,早前已经实施,“一日捐”则估计要520后方可大体成形,这一场风波其实丝毫没有影响台湾民间的捐助。
到昨日,台湾企业界共为灾区自发捐助善款22亿,远超规模数量都比之强大得多的大陆企业界,继续列为全球第一。
记一次少先队活动
今天老师带我们到市体育馆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少年先锋队代表大会。一大早我就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随着老师到了体育馆。
市内各个小学的同学都来了,人很多,到处是“嘈嘈”的声音,当主席台上响起嘹亮的国歌和“咚咚”的鼓乐声时,全场才安静下来。市各级领导为本次活动致词,并做了重要讲话,且期望我们广大少先队员“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愿“星星火炬,代代相传,十星闪烁祝成长”。
紧接着在我们嘹亮的国歌声中进行了文艺演出。看!台上正在出旗呢!在主持人的号召下,台下的全体队员“唰啦”一下全都站了起来,紧跟着奏乐大声唱起了国歌,“我们万众一心……”听!声音是那么响亮,台上的出旗手迈着“吧吧”的正步走入了后台。“咚、咚咚”鼓号队出来了,他们身着白衣,排着整齐的方阵队,在披着红袍指挥员的指挥下,神气而又精神抖擞地打着鼓、吹着萨克斯,他们是那样的训练有数,不停地变换着队形,一会儿是三角形、一会儿是正方形、一会儿又变成不规则的图形…… 引得我们在台下观看的同学不时发出感叹“哇……”“哇……”。
接下来又表演了希望片《动感少年》,那壮观而又活泼的场面,充分表现了我们青少年富有活力的精神面貌;《小芽天天长》把学生比作小芽,把学生们渴望得到知识比作小芽渴望钻出地面,充分表现了我们少年儿童勤奋、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随后的武术表演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也许是我们小朋友都爱动爱玩吧,尤其是那些男同学,竟兴奋地跟着台上的表演者把红领巾当着棒子舞得“呼呼”直响;看着台上“噌”“噌”地翻着跟头,急得在座位上蹦;“噔—噔—”这是什么?啊,原来是醉拳!你看那身穿红色衣服的小孩,真得像喝醉了似的,踉踉跄跄,东倒西歪,似乎醉得站都站不稳。看得我直为他担心,心里“扑通”“扑通”直跳,台下的观众们个个都摇头晃脑,“醉”倒全场……
演出节目不断进行着,大家的心情都显得无比激动,台下不时爆发出阵阵“哗哗”的热烈掌声,并挥舞着手中的道具为台上的表演者加油,忘形得“噢噢”直叫,欢呼雀跃……活动在“砰砰”的礼花声中结束了。“前进!前进!……”的国歌声久久在我的耳边回荡……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和自豪,同时也使我明白了:我们要继续继承和发扬少先队的光荣传统,做到知荣辨耻,明辨是非。
记一次拓展活动
九月二十三日,阳光明媚,秋高气爽,北大青鸟上海科技中心47T班全体学员开始了他们为期一天的拓展活动。学员们身着便装,搭乘两辆大巴从雁荡路84号科学会堂出发了。
大家一路欢歌笑语,还没来得及熟络的学员们也相互认识,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就到达了我们的第一站—凤凰岭。在凤凰岭的山脚下,我们集合成队,兵分两路开始爬山。成天在城市里生活的我们就像是关在笼子里的小鸟被放飞一样,我们发现远离城市的喧熙,呼吸郊外自由的,大自然的味道真是一件特别幸福,特别美的事。尤其,我们不是孤独的,是有着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的陪伴,再混合周围青草,秋露,还有阳光的味道,真像是在品味一道自然甜点,那种滋味沁人心脾,丝丝顺滑。
爬山大约费了我们近两个小时,在山上我们拍了不少照片,有“专业”水平的,也有“非专业”水平的。呵呵,到时候看看照片,效果就知道了。不过,现在看着这些照片,大家的笑容都特别灿烂,特别阳光,这不仅仅是纪念我们47T班的第一次集体出游,更是我们全体学员对ACCP的诉说和承诺:我们感谢ACCP为我们搭建了这个平台,让我们从迷茫的人生中走出来,聚在一起;让我们从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变成相识、相知的好兄弟,好姐妹。当然,贪心的我们也希望未来的一年中在ACCP品尝IT大餐的时候,也经常出来走走,让我们像今天一样与自然融为一体,大家强身健体的同时,学员们,师生间的交流也能变得更融洽,更轻松。
不知道是因为爬山的原因,还是我们在为下午做好充足的能量准备,大家中午胃口都特别的好,饭桌上的菜一盘盘地被我们消灭了,不过没人喝酒,下午的活动很重要,要有充沛的体力和一颗清醒的头脑。呵呵,也没有那么夸张了,下午我们安排的节目是枪支射击活动。
射击活动前,我们先去参观了坦克博物馆,大家在博物馆解说员的带领下回顾了一下我军坦克引进,军事使用,自我研发、制造的一个历史过程。在这里,不知道是下午的原因还是这样一个活动安排勾起了我又一次对军人的崇拜之情,看着陈列馆里留下的当年那些军人们写的工作笔记,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单纯,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与执著。相比我们现在,就业压力和生活的快节奏让大家有时候很容易就迷失了自我,但是只要我们不断的给自己树立新的目标,生活就会变得有轻松有序;只要我们做好了为目标奋斗的心理准备,付出就会有被肯定的一天。我们今天选择ACCP来学习,其实就是一种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我们愿意在今后一年时间来聆听专业老师的教诲,不断的学习与进步,让自己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从容。
最后一站就是射击现场了,看看照片吧,大家的射击成绩都挺不错的。我很胆小,很害怕,本想把射击牌作为礼物送给那些射击狂人。不过在学员们的鼓励下,我还是尝试了一下,成绩也还是很好的。虽然射击完后的几十分钟内我都是惊魂未定,可是心里还是窃喜了好一阵子的。呵呵,谢谢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好兄弟,好姐妹们。
一天的活动好快就结束了,大家心情都很high, 难分难舍......
记一次“采摘”活动
在北京学习中,我参加了曙光幼儿园汪京莉老师组织的一次 “采摘红薯”活动,对于如何贯彻《纲要》的要求我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汪老师首先组织了讨论活动,让幼儿猜想“红薯都长在什么地方”。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说起来:红薯长在水里,红薯长在树上,红薯的颜色是红色的,等等。汪老师将“问题”巧妙地抛给幼儿,在幼儿积极参与下,又将“问题”巧妙地接到手中,告诉孩子:“秋天到了,我们一起去大兴找一找红薯,看看红薯长在哪里”。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当《采果子》的音乐一响起来,孩子们又跟着汪老师一起模仿各种采摘动作。
第二次活动时,汪老师又和孩子们讨论“采摘时要准备什么东西”。孩子们根据以往的秋游经验,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我要穿软鞋、要拿小刀子、要拿小铲子,还要带上好吃的……
同时,汪老师还同旅游公司联系,请导游帮助负责孩子们的安全和一些知识的讲解。汪老师积极准备着,把所需的照相机、药品都装好,同配班老师作了详细的分工。
秋游的前一天,汪老师又邀请家长开了一个“小沙龙”,讲明活动的要求及家长配合的要点,把教育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育行为。
第二天,家长同孩子一起坐上旅行车出发了。一路上家长们给孩子们讲解秋天的色彩,孩子们都认真地看着,听着,说着。
当到达目的之后,孩子们一个个欢呼雀跃起来,拿起自己的东西快速同父母下车。终于,一大片绿油油的红薯藤和红薯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大声喊起来:我看见红薯了!老师的哨声一响,他们拿起小刀、小铲,用力挖起沙土:“我挖了一个大红薯。” “妈妈,红薯像一个龙。”“爸爸,我们一起使劲拔一拔。”……一个个“胜利果实”被孩子们挖出来,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喜悦之情!
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家长同孩子一起梳理旧的经验,提升新的经验:红薯长在沙土里,它的内瓤颜色是黄色或白色。
在这次活动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教师对儿童的尊重和对教育契机的把握。当孩子说“红薯长在树上”时,汪老师并没有呵斥或者嘲笑孩子,而是让孩子自己去验证,保护了孩子的积极性。
挖红薯时,汪老师很有心,善于扑捉每一个教育契机,适时让孩子轻松学习,增长知识。如:走小路,就教孩子“弯弯曲曲”这一形容词;挖红薯时同孩子的爷爷一起讨论“红薯藤下怎样发现大红薯”;挖出了红薯组织孩子说说“红薯像什么”,等等,增加了此次活动的“含金量”。
这次秋游活动在快乐中体现了教育的价值,不是单纯的为快乐而快乐。如果这次活动能和其他教育活动衔接起来,就更好!我发现孩子对田地里的“拖拉机”比较感兴趣,在回来之后,教师如果能将“拖拉机”延伸到正规教学活动中,那么孩子的知识会更丰富,印象也会更深刻。
记一次登山活动
这是一个夏日炎炎的星期六,我随着爸爸到白云山登山。这次的登山是爸爸公司组织的一次活动,爸爸公司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让员工们加强身体锻炼又能放松工作压力。
说起白云山,它素为南粤名山,自古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它位于广州市北郊,总面积是20.9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岭”海拔382米,登在高处可俯瞰全广州市,遥望珠江,每当雨后或暮春时节,山间白云缭绕,蔚为奇观,故以得名。白云山很早就知名于世。战国时已有名士出入,晋朝时已风景宜人,唐朝便以胜地著称。宋代以来的“羊城八景”,白云山就占多处。市民一向喜欢到此登山游览,尤其在节假日,更以登白云山为乐事,每逢此时,扶老携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便构成羊城一幅独特的风情画面。
登山能锻炼身体、锻炼意志,在郊野吸收大自然新鲜空气,使身生获得调节。现在是信息年代,科技昌明,很多事情都不用出门就能办成,人们一天到晚待在家里,坐班在公司,很少运动,这样一来很容易弄出病来。自“非典”病毒肆虐以来,加强健身运动,提高个人体质,从而保证工作、学习质量,更是显得尤其重要。
台风“伊布都”过后两天的广州,狂风暴雨使气温稍稍地下降了一点,但依然闷热,天空上还不时地出现一遍遍乌云。一大早,我准备好雨伞和饮水,放进背包,坐上爸开的车,我们出发了。车停在了山下,爸说由于担心下雨,这次我们选择了一条比较平坦、好走、却比较远的路来上山,但为了达到锻炼的目的我们决定要一口气登上目的地。进了山门我们一路往上走,还走不到10分钟,我已经汗流浃背了。夏日的阳光好像硬要拔开婆娑的绿树,透射在我的脸上,热辣辣的。我们边走边欣赏着两边的景色,路上人们熙来攘往,大概是因为周六假日的关系,看来大家都有着加强健身的意识了。白云山上有许多著名的自然风景区,我们沿着山路一直往上爬,山路两旁都种满了高大翠绿的大树,隔一段路就有一个休息点,设满了石凳,到处是绿树成荫,往下看山间的泉水哗啦哗啦地往外流,真是感觉舒服极了,哦,原来这里叫“蒲谷”。那漫山遍野都开满了不知名的花,周围的昆虫在忙着采花蜜,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时我们走到了一遍绿草如茵的草坪上,就像一块巨大的绿地毯,到处都是嫩绿的小草,山里一阵清风吹来,小草和小野菊摆动着身体,好像在向我们呼唤,风把烈日下的热浪带走,留下一片清新,真是使人心旷神怡。28分钟,我们走到了“能仁寺”的景区,爸爸告诉我离“山顶公园”目的地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了,前面是一个很陡的坡,他关心地问:“累了吗?需要休息一会儿吗?”,我在想:“我们要一鼓作气地到达目的地,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不能气馁。”我从背包拿出了饮水喝了两口递给了爸,回复说:“我们还是继续吧!”爸看了看我,似在说“好样的!”看着绿草青山,看着不断远离我们的城市,我们继续前进,从大道转入石阶山道,又走到了一处称“虎丘” 的景区,天气实在太热了,爸爸问我要不要吃个雪糕凉快一下,我连忙说好,我们一边吃着甜丝丝的雪糕,一边往山上迈进,登山郊游确是乐趣无穷。在路上,我们不断地超越了爸爸的同事,这时爸爸的手机响了起来,哦,是爸的一个同事在远处发了来一个有趣的短信:“你戴着墨镜,吃着雪糕,你儿子跟在你后面”,我们看后都不禁地笑了起来。走着走着,我觉得双腿沉重了起来,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爸也说有点喘不过气来的样子,我看了看爸依然在前坚定的走着,我心里也给自己不断的鼓劲“坚持,坚持就是胜利!”。40分,我们到达了“山顶公园”目的地,看着汗水从我们额角不断地流下来,但掩盖不住胜利喜悦留在我们脸上的笑容,我们站在山顶,俯瞰山下高楼林立的广州市,高声喊着“HI!你-好-吗?”,这声音随着公园播放出悠扬的音乐声,在山野间回荡着,构成了一副如诗如画的美景,白云山美景使我陶醉,使人流连忘返。
记一次有趣的活动
在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一天,虽然有了太阳,但空气中还残留着一丝寒意。但就在这天中午,我们高年级的同学要到阶梯教室举行“唱响红歌”卡拉ok大赛。
中午一点时,老师带领着我们来到了阶梯教室,并找位置坐下。
刚走到门口,就听见教室里面一阵喧闹,这里可真热闹呀!再往里走一点,呵,这里人山人海,简直是人的海洋。
活动就要开始了,同学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坐到座位上。各位选手都在做着赛前的准备工作。有的正在心里默念着自己要唱的歌曲的歌词;有的正在做动作;还有的正在整理自己的衣着、头发,好有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瞧,拉拉队们也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时刻准备着为自己班上的选手呐喊、助威。
活动开始了,主持人彭亚楠走上主席台宣布活动开始,那么1号选手也立即走上台去。
1号选手演唱的曲目是《红星闪闪》。他们迈着轻盈而又整齐的步子走上台去。听,他们唱的多好听呀!那声音时高时低,时远时近,再配上那有力度的动作,简直布置的是天衣无缝。
没过多久,就到了我和刘梓辛。当时,我的心情异常紧张,生怕自己待会儿会出什么差错。可是,再紧张也要面对现实呀!于是,我和她壮着胆子走上主席台,表情里流露出一丝恐惧。这时,邓颖洁立刻站起来,用洪亮的声音喊着我们的口号:把自我展现到极致,吧把歌声响彻天空。同学们也跟着他一起喊:把自我展现到极致,吧把歌声响彻天空!于是,我立刻信心百倍,精神焕发,和刘梓辛一起昂首挺胸的走上主席台,报了我们的曲目(《歌声与微笑》)和口号(把自我展现到极致,吧把歌声响彻天空。),便随着音乐的节奏,随着音乐的起伏高低开始唱了。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我们俩面对着面微笑,有时还点点头,合着音乐的节奏。由于我们的身高比较匀称,声音也比较协调,所以不管是从视觉还是从听觉上都显得比较好。在唱的过程中,杨敏还拿着一束花跑上台来献给刘梓辛,好不惬意!我们的拉拉队也拿着横幅在天空中摇摆。可是,我唱错了一个地方,当时,我的脸“刷”的一下红了,就像那熟透了的红苹果,我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终于,我们唱完了,便急急忙忙地走下台去。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李老师(我们的大队辅导员)拿着一张单子,准备报我们的成绩,现在的一分一秒可真难熬呀!终于,老师报出来了,我们这一组是第一名!这是多么让人难以置信,却又是多门振奋人心的时刻。
活动结束了,但我怎么也不能忘记这次的活动,它将在我的记忆深处定格!
谢谢,希望你能喜欢!~~~
一个微笑——记一次志愿者活动
由于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的影响,申城气温明显下降。穿上了外套还是感觉到丝丝的凉意。
上午8:30我驾着爱车准时到了松江招商市场门口,在那已经聚集了许多一起参加活动的志愿者。由这次的组织者‘锋线’安排好车子的就坐人数后我们一行人就出发了。一路上都下着雨,还好走的高速路况比较好。很快我们就到了目的地——松江区张泽镇辕门路上的‘蓝色港湾福利院’。
进到福利院,我们陆续停好了车。这时出来一位60岁左右,戴着一顶迷彩帽身材瘦小的老人。他看见我们很高兴地喊着大哥哥、大姐姐。我身旁的一位女士见到他喊到:“大队长,来、过来看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说着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本红色的共青团员证,和一个共青团员徽章,还有一把圆珠笔。‘大队长’高兴得连说着谢谢大姐姐。我和这位‘大队长’打了个招呼就跟随着大伙到了会议室
在会议室里,大伙都各自简单的介绍了下自己。这次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王阿姨已经59岁了,年龄最小的是王阿姨的孙子,一个在校的初中生。我们这些人中除了上海本地的还有来自江苏和福建的。在会议中组织者给我们分派了任务,大伙就按照自己的组别到指定的地点进行。我分到了游戏组,我的任务就是同组里的其他5个志愿者一起陪一部分的智障病友做游戏。[attach]62702[/attach]
当我走进病友的教室的那一刻,眼泪禁不住一下子夺眶而出。(在这样的一群人面前我才真正体会到原来自己是多么的幸运。)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桌椅,十几个病友在那坐着,他们根本没法像正常人那样坐着。每个都是东倒西歪的,和那些整齐的桌椅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最前排的桌子旁放着一辆轮椅,轮椅上坐着一位不到50公分高的半丁。他见到我们脸上露出了笑容,其他的病友见到我们纷纷喊道:“大哥哥、大姐姐你们来啦!”一些常来的志愿者叫着他们的名字和他们互相打着招呼。此刻,我却呆了。站在那有些茫然。由于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智障的和残疾的病人。我真的不知所措。正在这时,一位来自我们福建古田的志愿者推着那位半丁的轮椅问道:“我们到外面去做游戏好吗?”那位半丁很高兴地说好。我这才反应过来。拉了两位愿意参加游戏的病友到了外面的小凉亭里
我们游戏组的成员就在这个小凉亭里和病友们一起做起了游戏。后来我知道了那位半丁姓杨,他不是智障者,在游戏的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微笑,和我们谈笑风生。还为我们唱了首《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在和杨大哥相处的这短短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看不到半点的残疾人的悲观消极,看到的是他对生活充满乐观积极的态度。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有其他的病友加入。先前提到的那位“大队长”也加入到了我们的活动中来。他很积极的表现自己,为我们唱了好几首诸如《东方红》之类的我叫不出歌名的老歌。游戏在欢快的气氛中进行着,考虑到大部分都是智障者和行动不便者,我们只能和他们做一些非常简单的互动游戏。为了这些游戏我们真的是绞尽脑汁。也许你无法相信,就连‘老鹰抓小鸡’这样简单的游戏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无法参与
当游戏接近尾声时‘锋线’给几个病友发了上次来时为他们拍的照片。领到照片的的几位很是开心,几个病友间互相传递着看。有一位坐在轮椅上的阿姨,把照片紧紧的搂抱在怀里。生拍被抢走似的。那样子像极了一个怕被人抢去心爱玩具的小孩子。看了心里禁不住产生阵阵的酸楚……有两个没有照片的病友拉着我的手问:“大姐姐,我的照片呢?我也要照片!”言语中的那份企盼让我无法对他们说“没有”赶紧跑去喊来志愿者中的‘花大哥’为他们拍照,而后答应他们下次来的时候一定把照片给他们带来。他们高兴得一直鼓掌。(或许鼓掌也是一种高兴的表示吧!)很快就到了午饭时间了,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到2号楼去给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喂饭。
2号楼里住的都是老人,有一些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自理。都是由福利院里的阿姨来照顾他们。阿姨见到我们甚是高兴。我和一个叫‘小凡’的在3楼的一个房间里给一位满头白发的阿姨喂饭。由于她说话有点含糊,我们很难听得懂,因此我只能微笑地看着她一勺一勺的把饭喂到她的嘴里。当旁边的‘小凡’问我老家是哪的,我回答说是福建的时候。那位阿姨就问我“你是哪的?”第一次我没听清。就问她说什么?她又重复问我“你是哪里的?”我回答她我是福建的。那为阿姨的神情马上起了变化,眼泪一下子从眼角滑落下来……此时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听她唠叨着:“这么远……这么远……”喂好饭都快12点了。我们的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起身为阿姨把嘴擦干净,拿掉围在她脖子上的毛巾并对她说:“阿姨,我们要走了,下次来了我还来给你喂饭好吗?”阿姨含泪点着头……走出房门的那一刻我不敢回头,我怕回头看到那双不舍的泪眼……
半天的活动就要结束了,我们聚在福利院的食堂里吃着客饭。可我一点胃口都没有,我很想哭,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哭。‘锋线’对我说、在他们面前无论你的心里有多么的难过你都不能哭,要微笑着面对他们。
回去的路上,雨还在下着……
sb////////////////////////////////////////////////////////////////////////////////////////////////////////////////////////////////////////////////////////////////////////////////////////////////////////////////////////////////////////////////////////////////////////////////////////////////////////////////////////////////////////////////////////////////////////////////////////////////////////////////////////////////////////////////////////////////////////////////////////////////////////////////////////////////////////////////////////////////////////////////////////////////////////////////////////////////////////////////////////////////////////////////////////////////'''''''''''''''''''''''''''''''''''''''''''''''''''''''''''''''''''''''''''''''''''''''''''''''''''''''''''''''''''''''''''''''''''''''''''''''''''''''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上午,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笑容满面地说:“今天,我想让大家放松一下,我们做有趣的游戏吧!”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的板凳上就像长了钉子再也坐不住了。
我们玩的是“猫捉老鼠”。老师挑了几个学生做“猫”,又挑了几个学生做“老鼠”,接着讲了游戏的规则:“猫”不许进“鼠洞”。老师让我当家中的“主人”,其余的同学,围成一个大圆圈,老师让我们把野草当做“老鼠”想吃自己的“食物”。
游戏正式开始了,主人对猫说:“我先去卖菜,你在这看家,不许让老鼠偷东西吃。”猫点点头,等主人走后,猫开始施实它的行动方案:假装睡觉,迷惑“老鼠”,想引鼠出洞,然后将它吃掉。
不一会儿,老鼠终于耐不住性子,坐立不安,就想偷东西。它先露出小脑袋,东瞧瞧,西望望,看有没有目标和猎物。忽然,老鼠惊喜地发现:有一只正在睡懒觉的猫面前有一堆鲜美的食物,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口水直流三千尺”,它小心翼翼地走到“食物”面前,心想:今天运气真好!食物找到了,猫也在睡觉,真是天助我也!只见它放开胆子,神气十足地靠近食物,正当它暗暗自得意准备用“手”去取“食物”时,猫猛然睁开了眼睛,一下子就抓住了老鼠,老鼠在猫的手里拼命地挣扎着,哭丧着脸大叫:“猫爷爷,请你饶恕我这一回吧!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可猫是老鼠的天敌,根本不会同情它,最后,老鼠成了盘中餐,让猫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同学们拉着手,又蹦又跳,开心极了。
“叮零零、叮零零……”一阵急促的铃声响了,同学们恋恋不舍地回到教室。
啊!“猫捉老鼠”的游戏,真是趣味无穷,我真想每天都玩这样的游戏,我们的校园生活多么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