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主要的礼节是什么?有什么说法?

2024-12-23 13:49:3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中国古代主要的礼节是跪拜礼。直到唐代,中国人还是习惯“席地而坐”,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跪,两膝着地,然后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外。当要表示尊敬时,就伸直上半身,也就是所谓“引身而起”。进一步的尊敬的礼节就是上半身向前倾斜、两手伏地,这就是“拜”。正式场合的“正拜”有稽首、顿首、空首。稽首是拜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将头叩首到地,稽留一会,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最重的礼节,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或是子孙祭祀先祖的礼仪。顿首和稽首的基本动作相同,只是拜时叩头动作较为迅速,额头触地即起。一般用于下对上的敬礼。空首的基本动作是双膝着地,两手在胸前拱合,俯头到手,头与心平而不到地,又叫“拜手”。这种礼节以后成为习惯,即使在宋以后人们已广泛使用椅子、凳子“垂足坐”,仍然保留了跪拜礼。

古代在同辈者、地位相同的人之间可以行拱手礼。注视对方、将双手在胸前合拢,一般称“作揖”,同时发“诺”声的为“唱喏”。西周及春秋时贵族出行驾车,见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要让道下车,而对方应将手放在车前横木上,称为“式”。

根据儒家经典里的记载,西周时在军营里不行这些普通的礼。比如凡已披挂甲胄的将士不行跪拜礼,对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也仅行拱手礼而已,号为“介者不拜”;而受致敬者也仅需作揖还礼。兵车出行,即使有人向驾车者致敬,也无须行“式”还礼,号为“兵车不式”。军营中授受有锋刃的武器时要以木柄一头来递交。出军营的时候,武器的锋刃要向前,而进入军营时锋刃要向后。

到了汉代以后这些军营礼节仍然存在。比如著名的汉文帝“细柳劳军”故事中,周亚夫就以“甲胄之士”为理由不行跪拜礼。不过没有披甲的将士仍然要行跪拜礼。

以后的军营相见礼结合了跪拜礼和作揖,比如戚继光规定军营中下级将士参见主将都必须“两跪一揖”,非直接下属参见则“一跪两揖”。道路遇见直接上级必须下马让道,行拱手礼路迎。如果是非直接上级军官,仍要下马让道立正候过。把总参见千总“两揖一跪”,以下各级均如此。上级下达军令下级必须跪接。并宣称“军中立草为标”,必须向上级行礼。这些军礼后来被清朝沿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