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话题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不是应不应该的事,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且招安后的结局也是必然,这是梁山的宿命。
梁山从王伦时代到晁盖时代,属于流氓无产者啸聚山林的性质,没有具体的路线方向,人员构成除了得罪当朝太尉高俅而无路可去的林冲之外,剩下的也都是社会不安定分子、地痞流氓、黑道成员等,追求的是不劳而获的“三大”生活方式——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
宋江上山后逐步掌握了梁山实际领导权,梁山的人员构成开始发生变化,主要加入了三类人:
1、本是善良百姓甚至政府官员,被梁山用各种手段胁迫或引诱上梁山的。如秦明、徐宁、李应、卢俊义等。
2、因意外偶发事件触犯刑法,无路可走上梁山的,如雷横、朱仝、武松等。
3、作为政府军官镇压梁山失败,被俘后贪生怕死而投降的,如关胜,呼延灼等。
这些人本来就不是黑道中人,谁愿意终老于山寨之上?
更重要的是,古往今来,任何组织要存在和维持下去,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梁山组织也不例外。梁山好汉们所追求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的生活方式,没有庞大的资金来源更是万万不可的。而梁山组织本身又不是盈利性的机构,好汉们及下面的喽罗们也几乎都不事生产。那么钱从哪儿来呢?只有黑社会组织最古老的办法了,那就是劫掠。梁山组织从王伦时代开始,其主要的财源就是靠劫掠。初期组织规模比较小,只要抢劫过路客商就可以了。但后期到了宋江时代,好汉们增多,光靠劫客商也无法维持了,所以就只能攻州掠府了,比如收双枪将董平的那一次,就是攻打的东平府。当然期间偶尔新的头领的加盟会带来一部分资金,如晁盖、李应、卢俊义等入伙,不过每加入一批新的头领,维持梁山的消耗同时也增加了。当规模大到必须要攻打州县这个程度,政府也就不能不管了,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严重扰乱社会治安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了。梁山最终的宿命其实是任何一个黑社会组织的最终结局,当规模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被政府镇压。
上面说到梁山的主要财源是靠劫掠,也就可以想象得到,梁山对邻近地区的荼毒了。当一个地方治安不好,客商老被抢劫,自然客商就会远离这个地区,从而百业不兴,民生凋敝。不仅严重恶化了梁山附近地区的投资环境,也使得当地人民负担增加。当地人民不仅要向宋政府交税,还要供养梁山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梁山好汉们所劫掠的财富最终还是要转嫁到平民百姓身上的。客商们本身就是百姓,而被梁山所攻打的州县,并不会因为被好汉们洗劫过一次,人民群众就可以不用缴税了,官府的一切用度还是要从老百姓身上出。
所以梁山实际上最终将会陷入一个死循环:要想活下去就必须不断壮大,壮大就必须劫掠更大更强的目标,劫掠更大更强的目标就意味着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危害更大就会越来越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朝廷就会投入越来越大的兵力前来征剿。
108好汉排座次之后,朝廷对梁山的几次征剿虽然都没成功,但是形势并不会有任何改善,以一隅对全国,朝廷失败100次都可以重新再来,梁山失败一次就是灭顶之灾。
因此,摆在梁山面前只有2条路:
第一条路:索性像方腊那样,彻底扯旗造反——“打到汴梁去,活捉李师师”。但是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宋大哥是打着“替天行道”的幌子才聚拢这么多人,发展到这么大规模的,对于降将集团那些人,裹挟到山寨里被抓住没有死罪,但是当真造反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并且梁山几次反围剿胜利毕竟是采取守势,依靠梁山泊附近的地形取胜。真的主动出击,离开梁山泊向官兵进攻,恐怕自己也没那份信心。这条路肯定走不通。
那就只剩下第二条路:趁着取得了反围剿胜利,现在手上有实力,有筹码,朝廷也有北方金辽、方腊起义等压力,不妨谈个好价钱,变匪为官。这才是皆大欢喜的出路。所以寻求招安的政策本身,在梁山内部是有共识的,反招安的势力,基本在晁盖死后就不成气候了。
说到招安,宋大哥在招安之前的一系列工作进行的还是不错的,无论是打赢了反围剿战斗,走通宿太尉的关节还是泡上李师师打通天地线,都进行的有条不紊。但是一旦招安之后,宋江小吏出身,官场经验的问题就出来了:
宋江高估了宋徽宗。梁山招安都得是宿太尉、李师师的路线,相当于直接打通了天地线。问题是这位大宋核心是为花花公子,除了吃喝玩乐、练字画画之外别的啥也不管,朝廷实际掌控在蔡京、高俅这帮人手里,这两人都与梁山有大仇,招安后哪有梁山的好果子吃?
楼主你好
宋江和包括他在内的108条好汉再怎么讲义气再怎么得人心,然而在官府和人民的心里都是草寇。连他自己都说父亲说我不能落草,,他知道上梁山就是匪。
所以四大奸臣才想出一个驱虎吞狼和落井下石的计策,让梁山先征方腊,两边都死得差不多后再消灭梁山剩下的人,世界就清静了。
他想招安也是因为受到的教育,他本来就是个吏,可以说算半个官场的人,落草也实属无奈(可以说梁山上大多数人上山都是被所谓的兄弟给逼的,只有少数几个才是因为吃不起饭或受了冤屈),能招安为什么不呢。至于该不该这个只能是见仁见智了。说该的应该多半是体制内的人,说不该的大半是愤青。
我最痛恨的还不是他想招安,而是他喝朝廷赐下的毒酒,还先让李逵喝一杯,两人一起死。
如果真象书里写的每个人都是上应天星,武艺超群,那可真不该招安,就夺了赵宋的天下又如何呢。书里也写了他们只杀贪观,从不扰民。
不过在这里讨论这种问题可能也有点敏感,,点到为止吧。
不该,就算招安也要把四大害除掉,可惜那么多好汉了。
当然应该,古代谁不想谋个好出生,难道做贼寇一辈子,这样轰轰烈烈岂不好。水浒传本就历史小说,这已经是比较好的死法了。按照史料而言,宋江在方腊军被击破后的朝廷部将折可存率部分余军镇压了,又哪有征讨方腊一事。至少贼寇正名成了将军,达到能够锦衣还乡的地步,不然继续刚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