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子良将是陈寿对那五人的评价
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2.正史:《三国志》(最好是带裴松之注释的,因为其注释中引用了大量当时记载三国的史书,而这些书到今天已有九成都失传了,只是在注解中保有信息)、《后汉书》
其他:九州春秋(司马彪)、汉末英雄记抄(王粲)、江表传、三辅决录录、世语(郭颁)、魏书(王沈)、吴书(薛莹)、魏略(鱼篆)、汉晋春秋(习凿齿)、战略(司马彪)、华阳国志(蜀汉部分)、水经注(俪道元)、献帝起居注、曹瞒传、先贤行状、傅子、魏氏春秋、冀州记、献帝传、赵云别传、典略(鱼篆)、续汉书(司马彪)、献帝春秋、汉魏春秋(孔衍)、魏武故事、山阳公载记、孔融别传、祢衡别传、后汉记(袁宏)、汉记(张幡)、后汉书(华乔)、后汉书(谢承)、《资治通鉴》,大多失传已久。
3.〔护军〕官名。秦置护军都尉,汉因之,属大司马,比司直,哀帝初改为司寇,寻复名护军。东汉省。班固为大将军中护军,隶将军幕府,非汉朝列职。曹操为丞相,以韩浩为护军,领禁兵,亦非汉官。魏晋时,设护军将军及中护军,掌武职铨选,并领营兵。南朝宋制护军将军掌外军,其资浅者为中护军;齐、梁、陈皆因之。隋于各卫置护军,以副将军,后改为虎贲郎将。唐采旧名,置上护军、护军,为勋官。后期在神策军设护军中尉及中护军,为禁军统率,以宦官充任。自宋迄明,亦皆以上护军、护军为勋官。清代京旗有护军营,置护军统领之。
赵云传:“建兴元年(223),为中护军。”
“中护军”之号,据说为曹操所改于建安十二年(207年)。然孙吴方却于孙策时既已有之:
周瑜传:“(建安)五年(200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而吴国后来更将“中护军”一职分为“左(蒋钦、朱然、陆逊)、右护军(步骘、吕蒙、全琮、留赞)”。
蜀汉则直到刘禅继位后方有“中护军”之说,首任者既赵云,时“中领军”一职无考。赵云仍保持其“中军第一”的地位。
查“中护军”的职责,三国却又颇为雷同。
夏侯玄传注引世语曰:“玄世名知人,为中护军,拔用武官,参戟牙门,无非俊杰,多牧州典郡。”
夏侯玄传注引魏略曰:“玄既迁,司马景王代为护军。护军总统诸将,任主武官选举。”
杨戏传:“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赞赵子龙、陈叔至”
再加上周瑜的“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基本上都可划归为“要职”一类。
此时以赵云为首任,应该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赵云的确一直处于“中军最高统帅”的职位上。只不过此前专注于领军作战,此时则又增加了“选拔武官”的职责。
而各国“中护军”如魏之韩浩、牵招、陈群、蒋济、毕轨、夏侯玄、司马师、司马望、司马炎、贾充等;吴之周瑜;蜀之赵云、费祎等。除了少数几个外,大多数都只能算是文官,亦可见赵云身上是颇带有几分文人色彩的。
4.官渡,赤壁之战的战略意义:官渡之战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重要战役,而赤壁是使曹操统一计划破灭,天下三分的起点。
官渡之战不但是一次保卫战,而且还是一次重大转折,曹操在官渡得手后对袁军占得了先机,袁曹作战,袁绍占据河北,曹操占据中原,虽说袁绍对曹操确实占有优势,但是尚达不到轻易便可灭之的地步,所以袁绍对曹操的战争乃是双方倾巢而出,倾尽全力搏杀的大决战,对于曹操来说,一旦官渡战败便意味着整个战局面临着溃败的现实,但是对于袁绍来说,官渡之败也不是轻易便可承受的打击,在两强决战的情况下,官渡这样的大决战就成了胜负手。
而赤壁之战虽然歼灭大量曹军,而且夺得部分荆州,但是主动权依然在曹操这边,曹操依旧拥有最多的土地,人口,资源,兵力,依旧在不停的发动进攻。(当然,也可以说,之后的刘备入蜀,在汉中击败曹操,孙权进攻合肥,关羽进攻襄樊,都是赤壁之战后刘孙联盟对曹操的反攻,但是且不说刘孙联盟的破裂,就算不破裂,反攻的时间也拖得太长,赤壁之战的成果已经消失殆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