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7岁上一年级不晚 网上一文供你参考 --孩子七岁上一年级最合适,不然孩子大了会跟不上的,我的哥哥是六岁上一年级,渐渐长大了,别人都比他大老是欺负他,学习也跟不上,现在爸妈怨死了。所以七岁上最合适. 一些比较专业的观点 开始超前不意味着后面就领先
在北京分司厅小学校长刘惠兰看来,现在实行的6岁上学的政策基本合适,因为这时候小孩的心智水平已经发展到一个可以适应学校教育的一个阶段。早入学,对小孩的长期发展并没有太大好处。
北京崇文小学校长白淑兰这样解释现在的政策:以9月为一个界限,按学年来划分入学年龄。说是6岁入学,其实是6到6岁11个月之间。
她认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孩子经过幼儿园阶段的学习,在6到7岁时发育到新的阶段,有了新的学习欲望,因而进入小学学习。如果孩子还没有发育到这一阶段,提前入学,会在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都显得比其他孩子小,会容易产生自己永远是“小尾巴”的感觉,从而缺乏一定的自信心。
“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小孩也表现得挺聪明,但这决不是一个孩子的全部,小一岁的孩子在生活经历上会缺少许多,而这恰恰是他与别人交往合作的基础。”白校长说,现在家长经常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有的家长是误读了这句话。因为人生不是一场60米的短跑,而是一场长跑。开始时超前,并不意味着今后领先。
同时,白校长说,这两年教育部门对于上学的年龄限制确实更严了一些。这与教育资源配置有关系,比如按照招生计划,一个班40个孩子,一个年级四个班,这就需要相应的教师队伍,如果大量年龄不够的孩子要求入学,就打乱了学校的师资配备。
无非是家长的对比心理在起作用
“你看,今年报纸上报道了多少低年龄的大学生啊,14岁北京男孩考入北大,14岁的山东女孩考入南京理工大学,就连各省的状元里也有好几个只有十六七岁,还是早上学好啊!”一名力主让孩子提早上学的家长十分关注低龄大学生的新闻。
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的张晓龙博士不认同这种说法。一直从事教育心理学专业研究的张晓龙认为,多个心理学研究学派,比如皮亚杰、埃里克森、弗洛伊德等都把7岁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走出游戏阶段,进入具体运算阶段,这时儿童入学是比较符合心理发展规律的。
他还提供了一套数字,目前世界上203个国家中,有199个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为5~7岁,4~8岁的极少,亚洲大多数是6岁。只有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允许小孩5岁入学。
“这说明,规定儿童6到7岁入学是有科学依据的。”张晓龙还提供了一个有意思的信息,今年8月召开的英国教师专业协会2007年年会上,专家提议把英国小孩入学年龄从现在的5岁提高到7岁,理由是避免让儿童提前接触制度化的教育,破坏他们的好奇心。
“儿童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外界环境,家长应该清楚这一点。”张晓龙说,低龄大学生、低龄状元,也不全是因为上学早,而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
“这无非是一种对比心理在起作用,家长总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觉得别人的孩子能够在当年上学,而我的孩子差几个月就要晚一年有些吃亏。”另外,张晓龙说这里面存在一个学年差别和自然年差别的问题。因为入学年龄是以学年时间算的,但是平时人们在说年龄和以后计算工龄等的时候则是以自然年算起。他说:“如果是春季入学,学年与自然年相同,这个问题也就不存在了。不过,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总有人月份稍大一些,一些人小一些。这是无法改变的。”
-------------------------------------------------zhuo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