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本质始终没有变化
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扶持吴庭艳为首的南越政府,吞并越南北方,进而占领整个东南亚及侵略中国。至少期望在占领越南后为其设在亚洲大陆周围的空军和海军基地提供一个可靠的陆上根据地。美国发动海湾战争的目的,是企图在新的时期确立美国的领导地位,推行其霸权主义,以自己的价值观影响和改造世界,使其向更加符合美国利益的方向发展。
对于伊拉克战争的根源,美国说是为了打击萨达姆的独裁统治和恐怖主义行为。其实,从政治上看,美国把伊拉克作为中东政策的一部分,力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中东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从经济上看,美国要通过伊拉克追求不受节制和协商的石油资源分配权,掌握制约西方盟国和竞争对手的钥匙。从军事上看,伊拉克方面打死美英联军100多人,而美英联军则打死了成千上万的伊拉克人,战争的暴力本质没有改变。因此,无论战争的样式怎样变化,战争的基本属性没有改变,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观点没有过时。
地面作战仍是最基本的作战样式
自海湾战争以来,国际国内有一些人看到未来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化战争,便由此认为空中打击、精确制导等作战样式将主导一切,地面作战已经没有太大的必要,陆军部队也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从越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一再证明:战争不仅仅是震慑对方的意志、破坏对方的物质基础、摧毁对方的军队,而是要达成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目的。无论多么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无论多么精确的武器系统,最终解决战争的形式仍然离不开地面作战。就连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提出“21世纪战争新理念”时,也强调要依靠地面突击部队、配合强大的精确轰炸和准确的情报系统,毁灭性打击敌人指挥中枢。
持久战仍然是弱国制胜的法宝
在现代战争中,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在带来战斗力明显提高的同时,也使战争的开支费用剧增。在海湾战争中,一辆M-1A1坦克300万美元,一架F-117A隐形飞机1.06亿美元。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每天的费用平均达1亿美元以上。面对现代战争的高消耗,战争的指导者不能不考虑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力求以速战速决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战争。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中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而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却遭到了惨败。究其重要原因,就是败在了越南人民的持久战之中。在美国看来,伊拉克战争能否尽快结束对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至关重要。如战争确能速战速决,每桶高达38美元的石油价格肯定会回落;如果战争前景迟迟不定,大片伊拉克油田被点燃,或战后恐怖活动进一步升级,不仅油价会持续居高不下,全球整个不景气的经济有可能进入长期持续的衰退期。
萨达姆尽量拖延战事,希望能熬到酷热炎夏,拖到巷战带来双方的巨大伤亡超过美英民意和国际社会的容忍度,从而借助民意和国际舆论使美英政府下台,重返联合国框架解决伊拉克问题。事实上,伊拉克也有自己的优势。但是,萨达姆政府并未认真备战,结果落得国破家亡的下场。
国际准则对超级大国没有约束力
联合国是当今参加国家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组织,为战后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这表明,国际组织具有一定作用,这也是人们对它信任和依赖的重要原因。
美国自我标榜是法制的国家,在国际问题上它极力利用合法程序解决争端。海湾战争就是它最为成功之作。而在伊拉克战争中,它却遭到国际社会的抵制。为了使伊拉克战争达到合法化的目的,布什政府采取政治压力和经济拉拢的两手,最终也未得到联合国的授权。美英联军发动伊拉克战争后,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国际社会立即进行了劝阻。但是,国际社会的努力都告落空,战争继续按照美国的意愿进行。
可以说,美国这次对伊拉克的战争,一方面使和平受到威胁,使一系列国际关系准则和联合国的权威受到严重挑战,暴露出当今国际社会的无奈;另一方面,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也使国际社会的反恐怖斗争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这说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是不会认真遵守国际准则的。
第一,美国发动这两场战争的理由都是臆测的,或者说是令人怀疑的。在越南,美国说北越在东京湾发起了进攻,但至今仍然是个争议问题。在伊拉克,美国说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一年多来美国在这个国家没有找到这种武器。
第二,在越南,1968年发动的一场春季攻势使得美国指挥官相信,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足智多谋和决心坚定的敌人。在伊拉克,美国占领军上个月在费卢杰的战斗中得到了同样的教训,近百名美军士兵在那个月内被伊拉克反美武装打死。
第三,如果1968年在越南梅莱村美军屠杀几百名越南平民反映了美军丑恶的一面,那么如今的伊拉克,美军在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待伊拉克人的行为可以与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