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速度是起始速度
加速度是起始速度至少增加的速度 是一个累加的增值 有了这个速度才会越来越快 不然就是匀速运动或者减速运动了
末速度就是最终速度 或者到达某个时间点的瞬间速度
由 vt=v0+a
t
得
3*10^7=16.7*10^3+(50*10)*t
所求时间是 t
=59966.6秒=16.657小时
所求路程
s=v平均*t
=[(v0+vt)/
2
]
*t
=[
(16.7*10^3+3*10^7)
/
2
]*59966.6=899999721110米
因为1个天文单位约等于地球跟太阳的平均距离,等于149600000千米,
所以所求路程 s=899999721110米=899999721.11千米=6.016个天文单位
注:求路程时用s=v0*t
+a*t
^2
/
2 也可以,结果一样的。
解法一
功的原理。
物体滑下斜面支持力不做功,因为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垂直,也就是说只有重力做工,重力做功只与高度有关,两种方式高度相同,所以动能相同,所以速度相同。
解法二
设三角形的锐角为α,第一种情况物体沿斜面受力为mgsinα,根据公式V^2=2as知
v^2=2gsinα×h÷sinα=2gh
(h为三角形的高)与α无关,所以两种情况末速度相等
速度公式: vt = v0 + at ①
位移公式: s = v0t + at2 ②
速度位移关系式: - = 2as ③
平均速度公式: = ④
= (v0 + vt) ⑤
= ⑥
位移差公式 : △s = aT2 ⑦
公式说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
(1). 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2 : 3 : … : n.
(2). 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2 : 22 : 32 : … : n2.
(3).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
(4).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