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则上说,所有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因而会在水中电离,但不一定会生成离子,因为有一些与水反应,如氮化镁等。
2、物质为什么会在水中溶解,又为什么不溶解,这是一个化学上悬而未决的问题。一般认为,溶解度符合“相似相溶”原则,溶剂溶质的极性等越相近则越易溶。如离子化合物是极性的,易溶于极性溶剂水中,而不易溶于非极性的苯等有机溶剂中。然而非极性的石蜡则正相反。另外,溶解度与解离能、水合能的大小有关,与晶体的微观结构有关。“相似相溶”只是一个一般结论,不能解释所有现象。
3、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切固体物质都可以一定程度地溶于水,致使有些溶解的量极少,我们可以将其忽略而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不溶。排除那些与水反应的离子化合物不加讨论的话,可以说离子化合物都能“一定程度地”溶于水。因为实际上溶解过程是“溶解”与“析出”两个反应达到平衡的过程。平衡时一定留有一定量的离子溶于水中。但是这些离子有时及其之少,比如HgS、BaSO4、AgI等溶于水的离子极少,只有用电化学等方法才能间接测得,这时我们通常就说它们是“不溶的”,是沉淀。
另外补充一下,很多人认为“不溶”的AgCl、BaSO4等投入水中后没有离子产生,但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实际上如上所述,这些固体投入水中后也会部分溶解并产生离子,而且是可以用某些方法测得水中溶解的这些离子的存在的。实际上,溶与不溶并没有绝对的界线,在高中以上程度的无机化学里很少说某种固体是“可溶的”或“不可溶的”,而是只讨论其溶液中的离子积,因为在界线上的固体太多了。初中很烦人的“难溶”也可以说是一种在“界线”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