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剩余:
按边际效用理论,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在于他对该商品的效用评价。但往往市场上得实际价格并不等于他愿意尺幅的价格,消费者为消费某种商品而愿意支付得总价值与他购买该商品时候的实际支出之间就有一定的差额,这个差额就被乘坐为消费者剩余。这一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他写的《经济学原理》中指出的。其定义为:“他宁愿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超过他们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这个部分可称为消费者剩余。”
简明地说就是:
消费者剩余就是说消费者为购买一种物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的差价。
比如,为买第一台电脑,消费者愿意支付1万元,但是因为市场供需,电脑市价为5000,那么此时消费者剩余即为10000-5000=5000元。
在此题中需求曲线既可能是个人需求曲线,也可能是市场需求曲线:
(一、)个人需求曲线为 P=10-2Q 时,则该曲线上的P即为消费者对于不同的Q愿意支付的价钱。也就是说是Q的函数:
当Q=1时,P=8(当购买第一件商品时,消费者愿意支付8元)
当Q=2时,P=6
当Q=3时,P=4
当Q=4时,P=2
这个也体现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此
由题可知,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为2
那么, 若购买1件该商品,消费者剩余为8-2=6元
若购买2件该商品,消费者剩余为8+6-2*2=10元
若购买3件该商品,消费者剩余为8+6+4-2*3=12元
若购买4件该商品,消费者剩余为8+6+4+2-2*4=12元
即,当消费者购买3件该商品时可获得消费者剩余总量12元
(二、)当市场需求曲线为P=10-2*Q时,我们知道,此线和横轴纵轴构成三角形,那么消费者剩余对应于三角形中P=2的那条直线上面部分的小三角形面积!
也就是 两条直角边分别为(8/10)*5=4和10-2=8的直角三角形,面积为4*8/2=16
此事得消费者剩余为16.
题目中说“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P=10-2Q”,没有说”某个人“,所以我更加倾向于是市场需求曲线,也就是说消费者剩余为16!
消费者剩余就是说消费者为购买一种物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的差价。
比如,为买第一台电脑,消费者愿意支付1万元,但是因为市场供需,电脑市价为5000,那么此时消费者剩余即为10000-5000=5000元。
在此题中需求曲线为 P=10-2Q 该曲线上的P即为消费者对于不同的Q愿意支付的价钱。也就是说:
当Q=1时,P=8(当购买第一件商品时,消费者愿意支付8元)
当Q=2时,P=6
当Q=3时,P=4
当Q=4时,P=2
由题可知,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为2
那么, 若购买1件该商品,消费者剩余为8-2=6元
若购买2件该商品,消费者剩余为8+6-2*2=10元
若购买3件该商品,消费者剩余为8+6+4-2*3=12元
若购买4件该商品,消费者剩余为8+6+4+2-2*4=12元
即,当消费者购买3件该商品时可获得消费者剩余总量12元
@笨a小孩 这位兄弟的答案基本是对的,但我觉得个人和市场的算法不应该不一样,如果我们把个人的需求量给微小化成一个个碎片,即我不是一个个商品这样买,而是一微量一微量地买(无穷小的量),那么我的个人和市场的算法就都一样了,都是积分来算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就是需求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中,扣除价格水平线以下的梯形面积后,剩下的上面那个小三角形面积。
依题设:
需求量为0时,价格为10,
价格为2时,需求量为4,
表示的消费者剩余的小三角形的底为4,高为10-2=8
消费者剩余总量为 1/2 * 4 * (10-2)= 16。
应该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