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交汇处,以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此外,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三省侗族人口各有几万。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侗族人口数为2960293。侗族中有一些是北侗族,有100万多名说北侗族话的人生活在中国南部贵州省和湖南省交界处的地方,大部分北侗族人生活在湖南省的新晃县和贵州省的黎平县 。
侗族简介:
侗族使用侗语,属东亚语系,分南、北部两种方言。原无文字,沿用汉文,1958年设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大部分通用汉文。
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以生产鱼粳稻为主,选育栽培有本民族独特优质的水稻品系——“香禾糯”(Kam Sweet Rice) ;善用稻田养鱼,创造和传承了以“稻鱼鸭共生”为特点的侗乡有机农业文化遗产。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风雨桥因桥上建有长廊式,可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三江著名的程阳风雨桥,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桥上建有五座多脚宝塔,通道两侧有栏杆,形如游廊。桥梁结构不用一根铁钉,只在柱子上凿穿洞眼衔接,斜穿直套,结构精巧,十分坚固,令人叹为观止。
侗族的箫、笛、芦笙是其传统的乐器之一。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建筑中的代表有:风雨桥、吊脚楼。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及广西省交汇处。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侗族人口数为2960293。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及广西省交汇处,也就是湘西地区,分平坝和山区两个居住区,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主要是在乡村。
去湘西。
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黔湘桂鄂四省(区)毗邻地方。聚居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天柱、锦屏、从江、榕江、剑河、三穗、镇远、岑巩、铜仁地区的玉屏侗族自治县、万山特区,湖南省芷江、新晃、通道3个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和会同县,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散居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的雷山县,铜仁地区的铜仁市、石阡县、江口县和松桃苗族自治县及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荔波县、都匀市、福泉县等地,湖南省绥宁、洞口和城步苗族自治县等地,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罗城和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宜恩、恩施、利川和咸丰等县交界处以及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
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