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江城子》,留下千古佳话,当时苏轼妻子王润之不嫉妒吗?

2024-11-25 11:58:0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大才子苏东坡一生诗作流传无数,他的许多诗作都是有感发。他不但是一伟大的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位珍惜感情、重情的人。

有一次,苏轼对妻的无限思念,情到深处,吟起了千古句读《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要知道,苏轼当时已经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王润之读到这首词,会是什么感觉呢?

其实,王弗和苏东坡是同乡,生于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是乡贡进士,她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的熏染,知书达理,聪慧谦谨。两人的结合简单而传统,秉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过,这个媒人有点特别,他就是王弗的父亲,也是苏东坡的老师王方。当时的王方正在青神中岩书院教书,苏洵慕其声名,将18岁的苏东坡送到此处,拜入王方的名下。王方非常欣赏苏轼的才华,决心将自己的爱女托付于他。于是,在1504年的中岩寺山脚下,一对新人喜结良缘。此时的苏轼18岁,而王弗15岁。

婚后的王弗相伴苏轼左右,竭力照顾丈夫周全,做一个相夫教子的苏家好儿媳。而苏轼则天生豪放浪漫,在不羁之下,隐藏着一颗近乎野性的童心。王弗时常陪着苏轼徜徉于中岩寺的古庙清溪边,流连于半山腰的山间密林里,伴他郊游野炊、读书吟唱,陪他纵情山水、怡然自乐。

王弗个性内敛,不嗜浮夸,大才子苏轼读书时卡壳的时候,这时的王弗“辄能记之”,苏轼大为诧异,“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于是,苏轼由衷地感叹“其敏而静”。

王润之不仅秀外慧中,而且知书达礼,还是苏轼的朋友。这样的一位妻子,懂得苏轼的感情,也明白人间的情好,所以她是不会吃醋的。

回答2:

苏轼为王弗写的江城子为后世所称赞,而此时他的堂妹王闰之与其说是嫉妒苏轼对王弗的深情不如说是羡慕。因为嫉妒会使人生出负面的情绪。而王闰之可以说得上是典型的传统家庭妇女,她对于王弗所生的儿子苏迈和自己所生的两个儿子可以说是一视同仁。

王闰之是已故妻子王弗的堂妹,她是在王弗去世后的第三年嫁给苏轼的,尽管两人相差了十来岁,且是作为填房,但是也是因为对苏轼人品以及才华的爱慕,使得她愿意嫁给苏轼。王闰之陪伴舒适二十多年在他被贬离京城之后辗转各地漂泊不定。王闰之始终扮演着贤内助的角色,撑起了整个家庭的生活。

而在乌台诗案中苏轼被捕,为了防止诬陷他的小人从苏轼的诗文中罗列出更多的罪状,于是将苏轼的一些诗稿焚毁。尽管这在后世人心中始终是个遗憾,但是这是王闰之出于无奈之下,对于苏轼最好的保护。

苏轼被贬期间品阶下降,薪水也随之下降,而要撑起一家的开销王闰之也是赤脚躬耕,采摘野菜,遇到苏轼心情苦闷时也耐心开导。所以在他被贬的这一长段的艰辛时光中,王闰之可称得上是贤内助。而王闰之最后还是因病去世,苏轼也非常的伤痛,为她写下了祭亡妻文。也正是在这篇文章中,写到了王闰之母仪甚敦,三子如一。这也就说明王闰之对于苏轼为王弗写下了江城子并不是抱着嫉妒心理的。

回答3:

应该还不会太醋吧,第一人家既是原配又是她的表姐,第二人已经不在了,第三苏轼还有个小妾朝云,王润之若是嫉妒心太强也不可能让苏轼纳妾,第四据说王润之对王弗生的大儿子苏迈视如己出,是个非常好的妈妈。

回答4:

对于苏轼悼念前妻王弗的词,历史上并没有记载王润之有任何嫉妒之心。想来真实情况也确实如此。一者,王弗和苏轼的爱情故事,王润之是见证人,相信她也会感动的。二者,王弗是王润之已故的堂姐,她对姐姐,应该也是满怀思念之情。三者,王润之天性忍让宽厚。四者,苏轼对王润之虽然没知己的感觉,其实对她也是很不错的。

回答5:

有啥嫉妒的?作品而已。如果真爱王弗,如果真的爱深?又怎么会续她人?又怎么有美妾?又怎么会有朝云陪伴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