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的冷湿与暧湿怎么区别

2024-12-23 14:26:5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冷与暖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湿”参与其中,与其说它们是地理的概念,不如说是生活中的人体感受:摄氏15-25度人体感觉最舒服,我们称之为“暖和”(15-20度叫温和),如果稍加运动,就会出汗,感觉为热,这种热是人体发热,加上自己汗液蒸发形成了人体周围的湿度大(发汗不容易停止就表现为“湿热”),当一个人在地理环境中经常表现为“有汗难干”的感觉时,我们称之为“湿热”,同样在这个地方,当我们感觉不热,皮肤或者衣物经常有湿漉漉的时候,那就是“冷湿”。
地理角度的“冷湿”与“暖湿”是相对于地区与季节之间的气候(天气)变化而言的。有两种情况:
一是在同一个地方,因为天气状况或者天气趋势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感觉:春秋两季因为冷锋云系产生的降水天气给人们的感觉往往是“冷湿”,暖锋云系产生的雨天给人的感觉是“暖湿”;
二是在东西南北不同的地方,空气的湿度本来就不一样(沿海湿内陆干,多雨多林区湿,少雨少林区干),因此同样在冷空气的作用下,沿海地区多表现为“冷湿”,内陆地区表现为“干冷”,同样在暖空气作用下,在低纬度可以表现为“暖湿”、“干热”,在中高纬度则表现为“冷湿”或者“暖湿”。

回答2:

冷湿度和暖湿的区别与联系如下:
冷和暖可以理解为体感温度;湿描述的是空气中水汽的含量,饱和的时候就是百分之百。当空气中水汽的含量较大 ,由于水汽比干洁空气传导热量的能力强 ,所以无论是冷湿还是暖湿,对体感温度影响较大,我国南方冬季的气候特征就是湿冷,本来温度不是太低,但是由于湿度大,所以直接导致人体温度的下降 ,感觉就很冷。北方比较干,虽然冷,但只是空气比较冷对体温的影响不大。长江中下游夏季基本上具有暖湿的特点,感觉就是很闷很容易出汗出油。
当然纯粹从字面意思理解也是可以的,冷湿就是寒冷,而且湿度大,比如说冬季的时候,我国东北地区。暖湿就是温暖而且湿度大,比如春末的珠三角地区。

回答3:


东北地区,历史上东三省(为今天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广义上则包括辽吉黑和旧为东三省管辖的今内蒙古东五盟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和东北文化区的承德市秦皇岛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东南而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mm降至300mm以下,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不可以简单地说是冷湿还是冷干。

降水量和干湿区的界线

  1.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3. 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回答4:

气温冷且降雨多,冷湿
气温高且降雨多,暖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