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高效的设计初中数学课堂练习

2025-01-02 07:37:0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活动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的过程。可见,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我们要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加以点拨指导,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自始至终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数学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练习首先应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练习的设计要深挖练习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学习方法、解题策略,处理好数学知识、技能与数学思想的关系,通过自主练习、解决问题,揭示知识的数学本质,感悟其中的数学思想。其次应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练习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使枯燥乏味的纯数学练习变为解决生动有趣的生活实际问题,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再次要启迪学生的思维,练习的设计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存在,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让学生自主探索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开放题,激发自主发现的欲望,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思维,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总之数学课堂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式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因而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练习的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程度越来越突出地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可见,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着眼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就要大力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和合作互助的机会。
我所任教的班级大部分都是务工人员子女,大部分都是学习困难,学习习惯很差的学生,学生家长整体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几乎没有时间和能力对子女的学习进行辅导。这样的现状为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多的困难,个别学生回家的学习质量令人堪忧,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高在校时的学习效率,尤其是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的设置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同时也要具有趣味性。趣味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所学知识奠定兴趣基础,针对性可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为学好数学提供可靠保障,关于如何设置有效性课堂练习这个问题,我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看法:
一、精心选择有效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合作与交往是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交往与合作中,学生从他人身上反观自我,自我调节,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评价,相互提高,形成主客体的不断转换,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在群体中进行交往与合作,他们之间的相互认同、彼此理解,以及共同目标和情感的形成,使个体主体性因群体主体性的实现而获得发展。其二,合作与交往是社会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活动中,理解人际关系,产生角色规范,养成责任心,克服自我中心,在培养自尊、自强等自我意识的同时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社交技能,这正是现代公民的良好品质。其三,通过合作与交往,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合作与竞争能力,这是推动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还知道 ,季亚琴科的集体教学思想,主要是非固定成员的两人配对交往,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方法教给别人,用自己的方法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达到互帮互学。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课堂情境导入过分注重体现新课程中的“数学生活化”理念,把一些原本很简单的数学问题,想方设法以生活化的情境导入,而忽视了数学学科自身发展的知识。虽有活泼的形式,却缺少数学本身的价值。数学中的情境导入设计,既要挖掘其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又要注重数学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不能为生活化而生活化。例如,在“在理数的减法法则”教学时,就可以淡化生活情境导入方式,从前一节课“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导入,①我们知道8+(-3)=5,那么5-
时,5+(-8)=?5+(-2)=3,那么3-5=?同时,3+(-5)=?②观察上面问题你能将减法转化成加法吗?③根据结果说出减法的法则(或规律)这样的导入设计是通过与已学的加法法则紧密联系,从数学本质结构来探索减法的规律,既清晰明了,又揭示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掌握起来简单深刻。
有效的课堂导入应是通过数学自身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发现数学的内在美、和谐美、揭示数学的内在规律,体现数学的价值。初中数学阶段需要学习很多数学基本知识与规律,因此,要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导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精心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才能心情舒畅,才能使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才能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难。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研究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时间和机会越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就越多,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自主互助”教学模式就是给学生提供宽松的、民主的自主与合作发展空间,在教师指导下,以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为基础,通过小组成员的协作互助,共同解决问题,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潜能得到了开发。以小组合作学习和组间交流竞争为主要途径,实现全体学生的主动性、社会性和创造性的和谐发展的教学活动方式。具体表现在,首先将班级学生按认知水平、个性差异等分成若干个7—8人异质小组,为师生或生生之间的多向合作互助创设一种和谐的活动空间,通过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根据班级学生性别、个性、特长、认知能力等因素,把学生总体保密分级:A级、B级和C级。按教学需要编排座位,基本采取前后两张课桌4位学生围坐形式(即马蹄形),定值日组长,给每位学生创造机会,促进各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提高。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活动不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而应该是实现课程目标、落实课程内容的手段及方法。
有效的数学活动应基于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教学《梯形》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等腰梯形的概念及性质,可设计一个动手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对自己手中的等腰梯形的观察、度量、折叠等方法来探究等腰梯形,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等腰梯形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能积极动脑、动手、动口。

回答2:

当然是要有针对性的,重点单元要有所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