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正视眼看近处物体时,近处物体发出的光必然是发散的,而不是平行光线,此时,正视眼不动用调节必然聚焦在视网膜后,而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扩大的模糊光斑,此时发生近反射三联运动:瞳孔缩小,集合,调节。当看远处物体时,两眼视轴是平行的,而看近处物体,两眼就要向鼻侧旋转使视轴对准物体,称为集合。调节是指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环状肌收缩,放松悬韧小带,使晶状体凭借固有弹性变凸,使其屈光能力加强,使近处物体的发散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物象。调节有调节范围和调节幅度两个概念,调节范围是指能看清的最远点和最近点的距离(比如正视眼能看清无限远,而能看清的最近点是18cm,则正视眼的调节范围几乎是无限远的,但是近视眼能看清的最远点是0.5m,则该患者其实就是—2.00的近视眼,而能看清的最近点是15cm,则该患者的调节范围是0.5m-0.15m=0.35m);调节幅度是指看无限远时与用最大调节力量能看清的近点距离的屈光力的差别(比如正视眼能看清无限远,并不需要任何调节力量,而能看清的最近点是18cm,则正视眼的调节幅度是1/0.18-0=5.56D;—1.00D的近视眼最远只能看清1m处的1.0视标,而看近只能看清15cm处的1.0近用视力表视标,再近就看不清了,则该患者的调节幅度是1/0.15m-1/m1=5.67D)。集合是用注视距离的倒数来表示的,称为为米角。近反射三联运动是同步的(但是三者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合并存在,或改变程度是完全相同<比如近视或远视>的,但在正常情况下,它们三者是常常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是两眼相等的。
当长时间视近工作,睫状肌得不到休息时,容易发生睫状肌痉挛,此时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不能有效放松,使远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形成假性近视,因而假性近视是调节过度,是功能性的,当调节得到放松即可恢复成正视眼。而当假性近视得不到治疗,导致晶状体可塑性下降形成曲率性真性近视,或使视网膜局部出现组织变化使眼轴变长形成轴性真性近视,因而假性近视长时间得不到治疗最终转换为真性近视。因而,现在国际学术界一致认为,长期长时间视近工作是近视形成的主要原因。真性近视是器质性的,不可逆转;而假性近视是功能性的是可以防治的。
视频学习机可能主要是近距离使用,因此比较容易导致眼睛疲劳。
会
会的,但要合理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