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意为:上天不造就像孔子一样伟大的人物,那么万古就像漫漫长夜一样黯淡无光。但是上苍又造就了我们,那么万古才会重新恢复光明,焕发光彩。
这句话是中国儒家知识分子对孔子及其思想学说无限崇拜、无限敬仰的表达。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此语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卷九十三,但是,朱熹在这句话后面紧接着说了一句话:“唐子西尝于一邮亭梁间见此语。”唐子西名为唐庚,(1069~1120)字子西,眉州(今四川眉山)人。
《唐子西文录》记载:“蜀道馆舍壁间题一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知何人诗也。“唐子西作为该语的目击证人,尚不知何人所作。所以,一般认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句话是宋朝佚名诗人所作。
扩展资料:
就“万古长如夜”而言,《诗》中写道:“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子贡则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正是他把孔子比作日月:“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儒道互补的,包涵诸子百家的华夏文明。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谦下,知白守黑,顺其自然,后发制人。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中庸,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先礼后兵。从汉朝董仲舒首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的学说和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发扬光大。到宋朝时就有人说出了:“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赞誉之词。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为什么说“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
如果世间没有孔子的话,整个世界就如同漫漫长夜,失去光明.这句话是赞扬孔子思想给后人的影响的.
老天不让仲尼出生,那么以后长长的历史就像夜晚一样黑暗。
指孔夫子的重要性
不知道,按照我的理解,我觉得应该是说如果天底下没有生出一个孔子,那这人世间漫长的岁月都像是在长夜之中。仲尼应该就是指孔子。孔仲尼孔丘都是孔子。
孔子收三千弟子教学,不看出身,不看门第,打破了贵族对知识的垄断,所以如果历史长河中没有孔仲尼,那就是漆黑的、黑暗的。
而他的出现就好似黑夜中点燃了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