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3000株左右为宜,牡丹是一种多年生矮灌木,寿命可达上百年,在中国有近2000年的种植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牡丹的传统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观赏和药用。发现了牡丹的油用价值之后,经国家林业局调查研究,于2011年被批示后,山东菏泽市被列为“国家油用牡丹示范基地”。2013年,河南、山东两省被列为国家试点推广单位。
油用牡丹具有产籽量大、含油率高、种苗资源丰富、适种范围广的特点,能迅速产业化推广,并可林下、荒山荒坡种植。五年生油用牡丹良田种植亩产量300-400公斤,林下、荒山荒坡贫瘠地种植亩产100-200公斤。经检测,牡丹籽含油率22%,牡丹籽油核心成分α-亚麻酸含量42%、亚油酸含量28%,并且还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于2011年获批卫生部国家新资源食品,食用安全,成为一种新型木本健康食用油。
油用牡丹产业的兴起,使牡丹的产业发展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可预见的未来,油用牡丹项目足以部分改变国内粮油供给紧张的局面,为保障国家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顺利开辟出一条全新的产业项目。
牡丹花播种繁殖 主要用于培育新品种。种子九分成熟时采收即播种,这种方法第二年春季发芽整齐,若种子老熟或播种过晚,第二年春季多不发芽,要到第三年春季才发芽。播种苗床要高,以防积水,播后覆草保持土壤湿润。 种子脱出后,应马上播种,播种晚了,次年不萌发,甚至待第三年春天才能发芽。如果来不及播种,可用湿沙埋藏法处理,种沙比为2:8。这样催芽30天左右,芽尖稍露出后再播在地里,翌年春仍正常萌发。直接播种或沙藏催芽,都要先把种子放入50℃温水中浸种一昼夜,使种皮脱胶变软,吸水膨胀,易于萌动和发芽。 播种时间以采种即播为宜,最迟不能超过当年9月份。播种前,施足底肥,把苗床深翻整平,必要时进行床土消毒,以消灭蝼蛄、蛴螬等土中害虫。播种分穴播、条播两种,穴播每穴播7粒―8粒,每隔20厘米1穴;条播行距15厘米,开4厘米―5厘米的沟,将种子每隔3厘米―5厘米1粒播于沟内,然后盖土2厘米―3厘米,稍加镇压后浇水。每亩用种25公斤―30公斤。 为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可在苗床上遮阳,最好不要过多浇水,因为浇水多土壤会板结。在进入11月后可将遮阳物去掉,霜冻前用稻草、谷草或树叶覆盖苗床以防寒保墒,直到翌年2月才将覆盖物去掉,开始浇水。萌芽后,要经常松土除草,春、夏各追一次腐熟的饼肥或人粪尿,及时防治病虫害。 牡丹的繁殖一般通过分枝或嫁接的方法进行,种子繁殖多用于培育新品种。牡丹种子一般在8月上中旬成熟,成熟后应立即采收,并在当月播种。播后它在当年只生根,不发芽出土,必须经过一定的低温时期,才能打破上胚轴休眠,而在第二年春季发芽出土长苗。播种的苗经2年的培育,移植1次,一般4-5年后可以陆续开花。牡丹一般多采用露地栽培。盆栽如果得法,也可以开出硕大而美丽的花朵。有关牡丹的种植技术内容比较多,在网上很难具体解答介绍。好在它的培育在各类花卉书籍上均有介绍,可以购买一本参看照料。 牡丹喜肥,要想使牡丹花大色艳,避免“隔年开花”的现象,每年至少需施3次肥:第一次花前肥,在2月解冻后;第二次花后肥,5月上旬;第三次入冬前。为使牡丹生长健壮,年年开花,花多色艳,还要进行整形修剪,包括定干、修枝、除芽、疏蕾等项工作。
1. 水浇地: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宽1m,窄行宽60cm,密度1100~1500株/亩;单行配置,株距50~60cm,2200~2600株/亩。
优点:宽行便于机械化操作、除草、采摘、浇水等,窄行有利于保墒。
2. 旱坡地:采用等行距栽植法。行距1m,垂直株距0.5-0.6m,密度1300~1500株/亩左右。
优点:光照、通风良好,有助于提升产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