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 为杨柳科杨属植物, 分布于蒙古、苏联 (中亚部分和高加索) 、埃及、叙利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 中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新疆等地。胡杨耐干旱、盐碱, 对荒漠环境具有强的适应性, 作为宝贵的生物遗传资源已成为抗逆研究的重要木本模式植物。
乔木,高10-15米,稀灌木状。树皮淡灰褐色,下部条裂;萌枝细,圆形,光滑或微有绒毛。芽椭圆形,光滑,褐色,长约7毫米。苗期和萌枝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或不规则的疏波状齿牙缘;成年树小枝泥黄色,有短绒毛或无毛,枝内富含盐量,嘴咬有咸味。叶形多变化,卵圆形、卵圆状披针形、三角伏卵圆形或肾形,先端有粗齿牙,基部楔形、阔楔形、圆形或截形,有2腺点,两面同色;叶柄微扁,约与叶片等长,萌枝叶柄极短,长仅1厘米,有短绒毛或光滑。
胡杨是干旱大陆性气侯条件下的树种。喜光、抗热、抗大气干旱、抗盐碱、抗风沙。在湿热的气侯条件和粘重土壤上生长不良。它要求沙质土壤。在水分好的条件下,寿命可达百年左右。主要用种子繁殖,插条难于成活。木材供建筑、桥梁、农具、家具等用。木纤维长0.5-2.2毫米,平均长1.14毫米,也为很好的造纸原料;为绿化西北干旱盐碱地带的优良树种。
我国的胡杨林,主要分布在新疆,即北纬37度-47度之间的广大地区。多生于盆地、河谷和平原,在准噶尔盆地为250-600米,在伊犁河谷为600-750米,在天山南坡上限为1800米,在塔什库尔千和昆仑山上限为2300-2400米,塔里木河岸最常见。
产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新疆。分布蒙古、苏联(中亚部分和高加索)、埃及、叙利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
胡杨是当今最古老的杨树品种,被誉为“活着的化石树”。适应性、耐寒性、抗旱性、抗盐碱性极强,入秋叶色金黄,在荒漠、干旱地区建造风景林十分壮观;亦可做为优良的彩色叶树种与其它彩叶树种配植,以增加城市园林绿化的色彩效果。
胡杨又叫“胡桐”,是戈壁深处一种特有的古老树种,属于地中海残余物种,落叶乔木。具有耐寒、耐碱、耐风沙的特点,能在沙漠中生存。胡杨,是沙漠中能见到的乔木,高三十余米,树干最粗的树七八个人不能合围。它有柳、杨、桃、枫、榆、杏等多种叶型,植物界中又称“异叶杨”。
胡杨树是我们新疆地区比较常见的一种树木,其有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的树种。这从另一个方面变现出了这种树木的特点。在古楼兰遗址中有很多建筑都是用胡杨这种树木来建的,至今我们还能够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