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4的内存带宽怎么计算

2025-02-23 05:53:3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内存带宽计算公式:带宽=内存时钟频率×内存总线位数×倍增系数/8。

以目前的DDR400内存为例,它的运行频率为200MHz,数据总线位数为64bit,由于上升沿和下降沿都传输数据,因此倍增系数为2,此时带宽为:200×64×2/8=3.2GB/s(如果是两条内存组成的双通道,那带宽则为6.4 GB/s)。

很明显,在现有技术水准下,运行频率很难成倍提升,此时数据总线位数与倍增系数是技术突破点。

扩展资料:

基本上当CPU接收到指令后,它会最先向CPU中的一级缓存(L1Cache)去寻找相关的数据,虽然一级缓存是与CPU同频运行的,但是由于容量较小,所以不可能每次都命中。

这时CPU会继续向下一级的二级缓存(L2Cache)寻找,同样的道理,当所需要的数据在二级缓存中也没有的话,会继续转向L3Cache(如果有的话,如K6-2+和K6-3)、内存和硬盘。

由于目前系统处理的数据量都是相当巨大的,因此几乎每一步操作都得经过内存,这也是整个系统中工作最为频繁的部件。

如此一来,内存的性能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系统的表现,这点在多媒体设计软件和3D游戏中表现得更为明显。3D显卡的内存带宽(或许称为显存带宽更为合适)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其作用比系统的内存带宽更为明显。

大家知道,显示卡在进行像素渲染时,都需要从显存的不同缓冲区中读写数据。这些缓冲区中有的放置描述像素ARGB(阿尔法通道,红,绿,蓝)元素的颜色数据,有的放置像素Z值(用来描述像素的深度或者说可见性的数据)。

显然,一旦产生Z轴数据,显存的负担会立即陡然提升,在加上各种材质贴图、深度复杂性渲染、3D特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存带宽

回答2:

内存带宽计算公式:带宽=内存核心频率×内存总线位数×倍增系数。

以目前的DDR400内存为例,DDR400的运行频率为200MHz,数据总线位数为64bit,由于上升沿和下降沿都传输数据,因此倍增系数为2,此时带宽为:200×64×2/8=3.2GB/s(两条内存组成的双通道,那带宽则为6.4 GB/s)。

扩展资料:

内存看作是内存控制器(一般位于北桥芯片中)与CPU之间的桥梁或仓库。内存的容量决定“仓库”的大小,而内存的带宽决定“桥梁”的宽窄,两个缺一不可的“内存容量”与“内存速度”。除了内存容量与内存速度,延时周期也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

当CPU需要内存中的数据时,会发出一个由内存控制器所执行的要求,内存控制器接著将要求发送至内存,并在接收数据时向CPU报告整个周期(从CPU到内存控制器,内存再回到CPU)所需的时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 内存带宽

回答3:

内存带宽计算公式:带宽=内存核心频率×倍增系数×(内存总线位数/8)
(通用的计算公式:带宽=频率*位宽/8)
DDR4 3200(内存颗粒的物理频率=200MHz,预读16bit)组成双通道128bit内存,带宽将达到200MHz*16bit*128bit/8 = 50GB/s左右,如果是四通道(256bit)DDR4 4266内存规格(内存颗粒的物理频率=266MHz,预读16bit),带宽则进一步上升到了266*16*256/8=136GB/s左右。

回答4:

ddr4 3200中的3200是等效频率(内存颗粒的物理频率=200MHz,预读8bit, 但因为ddr一个时钟传输两次数据,所以*2,等效频率就是3200MHz),然后计算带宽(单通道): 200MHz*8bit*2*64/8=25.6GB/s, 双通道带宽:25Gb/s*2=51.2Gb/s。也可以直接用等效频率计算带宽(单通道): 3200Mhz*64/8=25600Mb/s=25.6G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