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掌意在欢迎、欢送、祝贺、鼓励其他人。作为一种礼节,鼓掌应当做得恰到好处。在鼓掌时,最标准的动作是:面带微笑,抬起两臂,抬起左手手掌至胸前,掌心向上,以右手除拇指外的其他四指轻拍左手中部。此时,节奏要平稳,频率要一致。至于掌声大小,则应与气氛相协调为好。例如,表示喜悦的心情时,可使掌声热烈;表达祝贺之时,可使掌声时间持续;观看文艺演出时,则应注意勿使掌声打扰演出的正常进行。通常情况下,不要对他人"鼓倒掌"。即不要以掌声讽刺、嘲弄别人。也不要在鼓掌时伴以吼叫、吹口哨、跺脚、起哄,这些做法会破坏鼓掌的本来之意义。
“鼓掌”,字典的解释是这样解释的:鼓,意为击、拍、弹,如鼓掌。掌,意为巴掌,手心。鼓掌,有时表示欢迎,有时表示鼓励,有时表示肯定和支持,有时表示感谢。
鼓掌,已经成为公众场合最为常见的集体运动。
奇怪的是,“鼓掌”作为常用词,《辞海》竟然没有收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误。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以来,由鼓掌又衍生出一些新鲜词语,且使用频率很高,有望在辞海下次再版时一并收入。
讨掌——讨要掌声。一般指表演者向观众讨要掌声或喝彩。通常的说法是“请大家给点掌声好不好?”“再来点掌声好吗?”也有的比较俏皮:“掌声在哪里?”“如果掌声再热烈一些,我就再来一首!”
领掌——即带头鼓掌,也指带头鼓掌之人。带头唱歌叫领唱,带头朗读的叫领读,带头跳舞叫领舞,带头跑步叫领跑……带头鼓掌就叫领掌。领掌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台上,演讲者、歌唱者、讲话者、报告者、表演者(以下简称表演者)的表演进行到精彩处(高潮处),就有主持人站在表演者后侧,举起双手示意观众鼓掌,只见他双手手掌轻轻一合,台下顿时掌声雷动。还有一种方式较为隐蔽。领掌者坐在观众席中(通常安排不止一个),在观众将要睡着或离开时,突然发力疯狂鼓掌,其余的人不明所以,于是跟着鼓掌,掌声大作,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领掌作名词用时,也叫掌托。
伴掌——一电视剧(一般为室内剧)或电视相声表演中,当表演进行到某个“节点”,事选录制的掌声唏里哗啦自动响起(往往伴随着笑声)。你本来不想鼓掌,不想笑,却也不由得条件反射一样咧开嘴乐了。
反掌——也就是鼓倒掌,喝倒彩。
候掌——等候(受众)鼓掌。领导讲话,讲到某个重点,或要点,或节点,或焦点,或煽情点,突然提高声调,接着突然停顿,不再往下讲,同时抬起头,以饱含深情的眼神俯视台下——这就是候掌的典型表现。雷鸣般的掌声过后,领导才接着讲下去。
催掌——与反掌近似。指以鼓掌的方式催促台上表演者及早下台。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英模事迹报告会(汇报会)等场合,台上讲得唾沫横飞,台下却急不可奈,盼着早点结束这苍白的空洞的浅薄的愚蠢的恶心的说教或表演,于是只好以雷鸣般的掌声淹没台上的讲话声,并提醒他:你该走了。
练掌——就是练习鼓掌。报载,2006年11月,广州市举行少先队建队57周年纪念活动,小“海归”张安妮参加活动后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进行了鼓掌练习,练得我的手臂都酸了。我不明白为什么鼓掌还要练习呢?不是拍拍手就行了吗?”据说,在国外老师从不教学生练习鼓掌,因为这是人的本能,是一种无须教、也根本不用教的基本技能——甚至是一种条件反射,发乎内心,自然而然。而在我们这里,鼓掌不仅是一种技能,而且是一门学问。事实上,练掌这样的事,不仅仅在孩子们身上发生。
令掌——即命令(他人)鼓掌。今年5月,安徽和县安徽和县举行第三届蔬菜博览会。开幕式后,举行了有4万人观看的大型文艺演出,会前,组委会办公室专门下发了一份关于会场纪律的红头文件,要求各镇、县直单位观众要始终保持“旺盛热情”,每个节目演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