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要解决什么样的哲学问题

2025-02-23 16:41:3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最开始是为了解决“空名”问题。
建议楼主最好自己去看一下罗素的论文《论指称》(on denoting),我这样空口讲肯定没你自己去看理解深刻的呗。不长的~
比如,对于诸如“当今法国国王是个秃头”这样一个主词并不实存(当今法国并没有国王)的命题而言,若依照传统的逻辑方法来分析,排中律会面临失效。
因为对于“当今法国国王是个秃头”和“当今法国国王不是秃头”这对矛盾的命题而言,根据排中律,此二者必有一真。而事实上当今法国并没有国王,因此这两个命题没有一个是真的,如此排中律就面临失效了。
但罗素凭借对于弗雷格数理逻辑方法的应用,将“当今法国国王是个秃头”改写为:
∃x(Fx∧Bx) 即存在一个对象X,它是法国国王,并且它是秃头。
与此相应的,它的否命题“当今法国国王不是秃头”也就被改写为:
~∃x(Fx∧Bx) 即不存在一个对象X,它是法国国王,并且它是秃头。

经过改写,罗素澄清了“空名”命题的逻辑本质——其实空名并不是命题真正的逻辑主词,它只是一个不具备特定指称的摹状词而已;而真正的逻辑主词是对象X。
并且我们也发现,在改写后的两个命题中,一个为真,一个为假,排中律并未失效。
罗素利用他的摹状词理论巧妙地解决了空名问题,堪称分析哲学方法的典范~

当然之后分析哲学界对于罗素摹状词理论的讨论还有很多,我就不再赘述了。楼主自行了解吧。
采纳哦采纳啦。。。。。。。。。。。打那么多字很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