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所有的F1车队名称 车手资料 (名字,国籍 ,年龄。。。)

还有一年有几站? 什么站 ?谢谢
2025-01-02 05:58:4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F1是一级方程式赛车的简称,它的英文全称是FORMULA ONE。
Formula one 官方网站 http://www.formula1.com/
方程式赛车是由本世纪初的场地赛车派生出来的。方程式赛 车分3个等级:三级方程式、三公升方程式和一级方程式。一级方程式是方程式赛车的最高境界。
一级方程式赛车对车手的要求十分严格,必须是取得三级方程式和三公升方程式驾驶执照,且身体素质非常好的专业运动员才能成为一级方程式赛车车手。国际汽联每年颁发的一级方程式“超级驾驶执照”不会超过100张。
一级方程式赛车的车速最高可达370公里/小时(2004年)以上,平均速度是200—250公里/小时。历史上也曾有人制造出时速在500—1000公里之间的赛车,但是,这么高的时速只能在瞬间产生,且这种赛车不能批量生产也不能常年使用,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汽车。所以,只有一级方程式赛车才是真正的速度之王。 其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已有多个极具盛名的赛车场,但那时的赛事因参赛车辆不多,因而对参赛者无严格的限制。50年来,一级方程式赛车的引擎规格不断有大幅改变,到1986年自然吸气引擎被禁止,一级方程式车坛全力发展涡轮增压引擎。后因涡轮增压马力太大,被国际汽联在1989年停用,以3·5公升的自然吸气引擎取代F1的第一次正式比赛是1950年的英国silverstone大奖赛,当时英国皇室亲临观看,意大利车手Giuseppe Farina赢得第一个F1大奖赛冠军,同时他也是当年的车手总冠军,即F1历史上第一个车手总冠军获得者。
1951年,F1出现了一位真正的车王,Juan Manuel Fangio,阿根廷车手,5次获得车手总冠军(1951,54-57)。不可思议的是,他是38岁才参加一级方程式比赛的!
1958年,Cooper-Climax赛车首先采用了后置发动机的设计,是F1历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图上是Stirling Moss正在驾驶一辆后置发动机的Cooper赛车。
车王Fangio后的1958年赛事,呈现出几位英国车手群雄竞争的局面,年终排名前四位都是英国车手,包括Mike Hawthorn,Stirling Moss等。另外,F1开始设立“年终车队总冠军”也是在1958年。
总之,无论道路多么坎坷,50年代的F1已经不再属于早期赛车运动,采用FIA专门制定的比赛规则——“一级方程式”,F1开始了大踏步的前进。
60年代是F1的一个重要转折期,F1脱离了稚气。
首先看技术方面,仅仅两年时间,后置引擎就被各车队广泛使用。这时候,Cooper车队的后置引擎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获得了1959,60两年的车手总冠军和车队总冠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整个60年代,除了Ferrari的两个车手总冠军,几乎是一个英国车队和英国车手的时代,车队包括BRM,Lotus,Brabham-Repco,车手包括Clark, Graham Hill,Jachie Stewart,John Surtees。其中John Surtees是一个既获得过F1世界冠军,又获得过摩托车世界冠军的人。
Colin Chapman的设计天赋使Lotus车队逐渐成为一支梦幻车队,Lotus车队1967年首先使用了双座4气门发动机(DFV engine),这种发动机后来统治了整个70年代。另外,60年代时,Lotus车队在空气动力学方面也处于的领先地位,现在的下压力理论就是从那时建立的。
60年代,比赛的事故开始增加。关于这一点,我们看看两界世界冠军Jim Clark的60年代。1960年,他开着一辆溅有当场死亡的英国车手鲜血的赛车冲过Spa的终点。1961年意大利大奖赛上,他与Trips(German, Ferrari)相撞,使Ferrari车撞进人群,Trips和14名观众死亡。1968年,这位无可置辩的世界冠军在Hockenheim的一次练习赛中死亡。这一切,使人们从根基上开始质疑F1这项运动,引发了很多思考。
同样1968年,Lotus赛车印上了金树叶香烟(Gold Leaf cigarettes)的宣传广告,这是F1历史上第一次引入商业赞助,可以参看上边Lotus车的照片。
70年代使F1逐渐走向成熟
首先,70年代的一系列赛道事故使安全问题得到了异常重视。
1970年的车手总冠军Jochen Rindt是F1历史上唯一一位死后的世界冠军。
另外,1973年,由于不忍接着看更多的赛道悲剧,Jackie Stewart决定把他的第100次大奖赛Watkins Glen大奖赛作为他的告别赛。但是似乎别有寓意的,Francois Cevert在这次大奖赛的练习赛中死亡。结果,Stewart领导掀起了F1历史上第一次“安全革命”。
这次安全革命使F1的赛车、赛道和车手装备等,都从安全角度进行了审查,论证,改进。
70年代的另一件大事要从1976年代的世界冠军James Hunt说起。James以他花花公子的作风,开始吸引世界的目光。F1开始受到世界媒体的关注,从此以后,F1的著名车手们,也都成为了聚光灯下的明星式人物。
这里不得不提到现在F1的掌门人Bernie Ecclestone先生,因为正是他去和电视传媒谈判F1的比赛转播的,并亲自落实了各项细节,从而把F1比赛的现场画面送入千家万户。Bernie将电视转播引入F1,无疑给F1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F1的商业运作逐渐成熟起来。
从技术方面看,1977年,F1出现了又一次的技术革新。Renault车队引入了涡轮增压式引擎。F1从此出现了涡轮增压式与自然进气式发动机并存争霸的局面,直到1988年涡轮增压发动机被禁止。
F1的80年代是一个空前的伟大车手云集年代,包括了巴西人Nelson Pequet,Ayrton Senna,法国人Alain Prost和Briton Nigel Mansell。他们之间展开了最激烈的争夺。比赛精彩不断。
车队方面,由Prost和Senna驾驶的Mclaren赛车赢得了80年代里的5个车手总冠军和4个车队总冠军。特别是1988年,也是Senna的第一个车手总冠军年里,Mclaren惊异地赢得了16个分站赛中15个冠军!Ferrari车队赢得了1988年的Monza大奖赛的胜利。而车队创始人Enzo Ferrari在几周前刚刚去世。
90年代的F1,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1993年,Prost最后一个车手总冠军年里,他驾驶的Williams-Renault赛车是F1有史以来最先进的赛车。赛车装备了轮胎反抱死系统,循迹控制系统还有电子控制的悬吊系统。
但1994年Senna的死则引发了F1的第二次“安全革命”,FIA禁用了以上用以提高车速的驾驶辅助系统,F1赛车又回到了原来的基本构造。
Senna死后,国际汽联一年一次的安全评估项目启动。以后FIA的制定规则都非常重视安全问题,很多规则的制定是为了降低车速。如1999年规定在干地轮胎加开四条凹槽,从而减小轮胎抓地力。另外,提高安全的科技研发也出现成果。车手头颈保护系统(HANS)就是一个例子,已经在2003赛季使用,受到车手、车队的好评,而且事实上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Senna走后,德国车手Michael Schumacher逐渐成为了F1的新车王。他在加入F1的第四年上(1994)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95年为Renault车队卫冕成功。1996年,他转入状态不是很好的Ferrari车队,并终于在2000年为Ferrari车队赢得了时隔21年的世界冠军,红色战车再次开始了传奇的战绩。今天的Schumacher已经是7次世界冠军得主,分站赛冠军次数达到91次,超过以前所有车手的战绩。 1948: 在法国Pau小镇举行的比赛首次采用了统一的规则(a formula), Formula One由此得名。
1950:只到1950年,首届F1冠军赛才正式举行,而此时也只是根据赛车的得分进行评奖。当时,参赛的赛手仍沿用1947年由FIA制定的规则。这一规则是参赛的赛车可搭载4.5L非涡轮增压或1.5L涡轮增压发动机。1950年5月13日,首届世界冠军大赛在英国的Grand Prix 的银石赛道(过去是一个军用机场)举行。意大利人Giuseppe Farina为阿尔法罗密欧车对应的胜利,同时也成为首任世界冠军。
1952:由于F1赛事组织尚缺乏支持,比赛被迫采用F2赛车进行;在F2比赛规定参赛的赛车只能装备排量不超过2.0L的非涡轮增压发动机。
1954:这一年GP赛车接纳新的F1比赛规则。最大排量为2.5L非增压发动机或最大排量0.75L的增压发动机。梅塞德斯.奔驰车队也在这一年重新投入比赛,并在法国朗斯的GP分站赛中赢的首次胜利。代表玛莎拉蒂和梅塞德斯.奔驰出战的Juan Manuel Fangio获得了这届大赛的分站冠军。
1959:后驱GP赛车开始取代前驱赛车成为比赛的主角。Bruce Mclaren在美国Sebring的GP分站一马当先,成为最年轻的冠军赛手
1961:有关1.5L发动机的赛车的规定开始实施。在这一年里,Giancarlo Baghetti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个首次参赛就囊括冠军的车手,而Phil Hil为美国争取到第一个F1世界冠军头衔。
1965:Jackie Stewart 首都代表BRM车队亮相GP赛场。
1966:有关3L发动机赛车的规定出台。Bruce Mclaren 创建自己的车队并打造出搭载福特发动机得第一款麦克拉伦赛车,但是车队并没有在当年的赛事中获得成功。
1968:赞助商凡是首次出现在F1比赛中。这也意味着F1具有民族色彩时期的结束。这一年,赛车第一次加装了尾翼,从而提升了整车的下压力。在德国霍根海姆举行的F2比赛中,Jim Clark不幸身亡。麦克拉伦车队创始人Bruce Mclaren 亲自参加比利时GP为车队第一次赢得冠军称号。
1969: Matra、莲花和麦克拉伦车队分别尝试改用四驱车,但都失败了。Jackie Stewart 赢得了第一个年度冠军车手称号;Bruce Mclaren在英国Goodwood测试一款Can-Am赛车是意外身亡;Jochen Rind在意大利GP排位赛中丧命;此后他成为唯一一位在死后获得F1总冠军的车手。
1973: 麦克拉伦车队推出经典的M23赛车。该车在此后的六个赛季里参加了各种形式的比赛。在加拿大站的比赛中,安全车第一次被用到F1的比赛中。
1976:Tyrrell(泰利尔)引进了刘伦赛车的概念在Nurburgring的一场事故中,尼克劳达被严重烧伤。麦克拉伦车队的James Hunt 赢得概念的世界冠军。
1977 Patrick Head (海德)加入威廉姆斯车队。第一辆配备涡轮增压器赛车的雷诺Rs01,在英国站的比赛中亮相。
1978 米其林正式加盟F1,FIA 聘请Sid Watkins教授担任医疗指导。飞剑车队首次参加F1比赛,就几乎将南非站的比赛冠军囊入怀中。F1比赛开始采用一种新的安全措施,即为了避免在第一圈赛车拥挤相撞造成的事故,医疗车需同时在外道尾随赛车,以其能够尽快的采取相应措施
1980:Alain Prost驾驶着麦克拉伦赛车参加了阿根廷站的比赛。莲花车队的Nigel Mansell 曼塞尔(文素)首次出现在澳大利亚站的比赛中。 Ron Dennis接管麦克拉伦车队,同年该车队推出由John Barnard 设计的由碳纤维材料制成底盘的赛车。
1981:由于FIA规定,所有车手必须拥有超级驾照,在南非站比赛前,大批反对这项规定的车手宣布罢赛。
1982:Colin Chapman 莲花车队的缔造者及F1赛车最具有革新精神的设计者,死于心脏病在荷兰站的比赛中麦克拉伦首次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
1984:在巴西 SENNA正式宣布参加F1澳大利亚站第一次全部由安装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赛车参赛。
1985:米纳尔迪车队首次参加F1比赛,Benetton与Toleman车队之间的生意越来越密切,最初其作为赞助商(贝纳通曾赞助过阿尔法罗密欧和泰利尔车队)不久之后便收购了Toleman车队,并在1986年以贝纳通车队之名参加F1比赛。
1987:威廉姆斯老板弗兰克威廉姆斯在Paul Ricard驾车从试车场返回家中时发生交通事故,严重受伤导致瘫痪。匈牙利站是在废除“铁幕”政策后第一场比赛。
1988:Adrian Newey 被任命为March车队的技术总监。FIA规定赛车的发动机需配置规定的涡轮增压装置,以减少驱动力。但是在1989年取消了该规定,转而要求3.5L排气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且不能超过12缸。SENNA赢得他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1990 :曼塞尔宣布退出F1
1991:哈基宁,舒马赫成为F1车手乔丹车队成立推出乔丹191赛车麦克拉伦赢得第七个年度总冠军
1992:舒马赫在西班牙取得第一个分站冠军。本田推出F1
1993:麦克拉伦车队分站冠军数目第一次超过法拉利Prost宣布退出F1,他的四次总冠军在当时今落后于方吉奥的5次
1994:梅塞德斯奔驰组建索伯车队,并借入股IImor涉足赛车发动机制造业。随着牵引力控制及主动悬挂系统限制的取消,今站加油重新推出。SENNA和Ratzenberger在伊莫拉不幸丧生舒马赫成为第一个获得F1总冠军的德国人
1995:麦克拉伦开始与奔驰在研发发动机上合作。舒马赫赢得第二个总冠军。哈基宁在澳大利亚站的排位赛中严重受伤
1996:舒马赫加入法拉利维伦纽夫加盟威廉姆斯雷诺和Elf宣布推出F1数字电视转播技术引入F1比赛Hill获得年度总冠军,HIll父子成为第一对F1总冠军父子
1997 :Newey离开威廉姆斯加盟麦克拉伦,成为车队总监。石桥涉足F1Berger宣布推出F1维伦纽夫获得年度总冠军
1998:为了控制F1赛车的车速,FIA公布了一些新措施,包括赛道变窄,使用有坑纹轮胎麦克拉伦的回转制动技术被禁用。哈基宁获得第一个年度总冠军
1999年:舒马赫在英国站受伤,此后7站他未能上场马来西亚的雪邦投入使用法拉利16年后第一次获得车队总冠军
2000:年在意大利站一位工作人员被撞身亡,F1比赛中有关碰撞测试的规定作了相应的改动。
2001 :牵引力控制系统和自动变速装置在西班牙站使用
2002:超过19000转每分钟的BMWP82发动机首次出现舒马赫获得第5个年度总冠军
2003:舒马赫获得第六个年度总冠军,成为F1世界第一人,阿隆索成为史上最年轻的GP冠军
2004:第一届F1中国大奖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办
2005:雷诺车队成为F1车队总冠军,阿隆索成为车手总冠军,土耳其首次举办F1
2006:阿隆索蝉联车手总冠军
2007:莱科宁以1分优势,成为F1车手总冠军
2008: 汉密尔顿以1分优势,成为F1历史上最年轻的车手总冠军,新加坡首次举办F1
2009:重新使用光头胎
2010:使用标准引擎
莱科宁(Kimi Raikkonen)
全 名: 吉米-莱科宁
生 日: 1979年10月17日
出生地: 芬兰,拉皮兰塔
国 籍: 芬兰
身 高: 1.75米
体 重: 71公斤
常驻地: 瑞士
处子秀: 2001年澳大利亚站
婚 姻: 已婚 妻子詹妮-达赫尔曼
车 队: 法拉利
车 型: 法拉利F2008
车 号: 1
网 站: www.kimiraikkonen.com

马萨(Felipe Massa)
全 名: 菲利普-马萨
生 日: 1981年4月25日
出生地: 巴西圣保罗
国 籍: 巴西
身 高: 1.66米
体 重: 59公斤
常驻地: 巴西圣保罗
处子秀: 2002.3.3澳大利亚GP
婚 姻: 已婚
车 队: 法拉利
车 型: 法拉利F2008
车 号: 2
网 站: www.felipemassa.com.br

海德菲尔德(Nick Heidfeld)
全 名: 尼克-海德菲尔德
生 日: 1977年5月10日
出生地: 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
国 籍: 德国
身 高: 1.75米
体 重: 70kg
常驻地: 摩纳哥
处子秀: 2000.3.12
婚 姻: 已婚
车 队: 宝马-索伯
车 型: 宝马-索伯F1.08
车 号: 3
网 站: www.adrivo.com/nickheidfeld

库比卡(Robert Kubica)
全 名: 罗伯特-库比卡
生 日: 1984.12.4
出生地: 波兰克拉科夫
国 籍: 波兰
常驻地: 克拉科夫
身 高: 1米84
体 重: 73公斤
处子秀: 2006.8.6匈牙利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宝马-索伯
车 型: 宝马-索伯F1.08
车 号: 4
网 站: www.kubica.pl
阿隆索(Fernando Alonso)
全 名: 费尔南多-阿隆索
生 日: 1981年7月28日
出生地: 西班牙奥维耶多
国 籍: 西班牙
身 高: 1.71
体 重: 68KG
常驻地: 瑞士代堡
处子秀: 2001.3.4澳大利亚GP
婚 姻: 已婚
车 队: 雷诺
车 型: R28
车 号: 5
网 站: www.fernandoalonso.com
小皮奎特(Nelson Piquet Jr)
全 名: 尼尔森-小皮奎特
生 日: 1985年7月25日
出生地: 德国海德尔堡
国 籍: 巴西
身 高: 1.77
体 重: 70KG
常驻地: 英国
处子秀: 2008.3.16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雷诺
车 型: R28
车 号: 6
网 站: www.piquetsports.com.br
罗斯博格(Nico Rosberg)
全 名: 尼科-罗斯博格
生 日: 1985年6月27日
出生地: 德国
国 籍: 德国
身 高: 178厘米
体 重: 71公斤
常驻地: 德国
处子秀: 2006.3.12巴林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威廉姆斯
车 型: 威廉姆斯FW30
车 号: 7
网 站: www.nicorosberg.com
中岛一贵(Kazuki Nakajima)
全 名: 中岛一贵
生 日: 1985年1月11日
出生地: 日本
国 籍: 日本
身 高: 175厘米
体 重: 62公斤
常驻地: 日本
处子秀: 2007.10.22巴西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威廉姆斯
车 型: 威廉姆斯FW30
车 号: 8
网 站: www.kazuki-nakajima.com
库特哈德(David Coulthard)
全 名: 大卫-库特哈德
生 日: 1971年3月27日
出生地: 苏格兰
国 籍: 英国
身 高: 1.82米
体 重: 75kg
常驻地: 蒙特卡罗
处子秀: 1994.5.29西班牙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红牛
车 型: 红牛RB4
车 号: 9
网 站: www.davidcoulthard-f1.com
韦伯(Mark Webber)
全 名: 马克-韦伯
生 日: 1976年8月27日
出生地: 澳大利亚
身 高: 1.85米
体 重: 75KG
常驻地: 英格兰 白金汉郡
处子秀: 2002.3.3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红牛车队
车 型: 红牛RB4
车 号: 10
网 站: www.markwebber.com
vc特鲁利(Jarno Trulli)
全 名: 亚诺-特鲁利
生 日: 1974年7月13日
出生地: 意大利佩斯卡拉
国 籍: 意大利
身 高: 1.73
体 重: 60kg
常驻地: 意大利
处子秀: 1997年澳大利亚
婚 姻: 未婚
车 队: 丰田
车 型: 丰田TF108
车 号: 11
网 站: www.jarnotrulli.com
格洛克(Timo Glock)
全 名: 蒂姆-格洛克
生 日: 1982年3月18日
出生地: 德国
国 籍: 德国
身 高: 1.69
体 重: 64KG
常驻地: 德国
处子秀: 2004.6.13加拿大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丰田
车 型: TF108
车 号: 12
网 站: www.timoglock.com
波尔戴(Sebastien Bourdais)
全 名: 塞巴斯蒂安-波尔戴
生 日: 1979年2月28日
出生地: 法国勒芒
国 籍: 法国
身 高: 1.72
体 重: 72KG
常驻地: 法国
处子秀: 2008.3.16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红牛二队
车 型: STR02B
车 号: 14
网 站: www.sebastien-bourdais.com
维泰尔(Sebastian Vettel)
全 名: 塞巴斯蒂安-维泰尔
生 日: 1987年3月7日
出生地: 德国
国 籍: 德国
身 高: 1.76
体 重: 62KG
常驻地: 德国
处子秀: 2007.6.17美国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红牛二队
车 型: STR02B
车 号: 15
网 站: www.sebastianvettel.de

巴顿(Jenson Button)
全 名: 简森-巴顿
生 日: 1980年1月19日
出生地: 英国
国 籍: 英国
身 高: 1.82米
体 重: 68.5KG
常驻地: 摩纳哥
处子秀: 2000.3.12日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本田
车 型: 本田RA108
车 号: 16
网 站: www.jensonbutton.com
巴里切罗(Rubens Barrichello)
全 名: 鲁本-巴里切罗
生 日: 1972年5月23日
出生地: 巴西,圣保罗
国 籍: 巴西
身 高: 1.72米
体 重: 78公斤
常驻地: 摩纳哥
处子秀: 1993南非GP
婚 姻: 妻子席尔瓦娜,儿子Eduardo
车 队: 本田
车 型: 本田RA108
车 号: 17
网 站: www.barrichello.com.br
苏蒂尔(Adrian Sutil)
全 名: 苏蒂尔
生 日: 1983年1月11日
出生地: 德国
国 籍: 德国
身 高: 1.84米
体 重: 75kg
常驻地: -
处子秀: 20007.3.18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印度力量
车 型: VJM01
车 号: 20
网 站: www.adrian-sutil.de
费斯切拉(Giancarlo Fisichella)
全 名: 吉安卡罗-费斯切拉
生 日: 1973年1月14日
出生地: 意大利罗马
国 籍: 意大利
身 高: 1.70米
体 重: 75KG
常驻地: 蒙特卡罗
处子秀: 1996.3.10澳大利亚GP
婚 姻: 已婚
车 队: 印度力量
车 型: VJM01
车 号: 21
网 站: www.giancarlofisichella.com
汉密尔顿(Lewis Hamilton)
全 名: 刘易斯-汉密尔顿
生 日: 1985年1月7日
出生地: 英国
国 籍: 英国
身 高: 1.75
体 重: 66KG
常驻地: 英国
处子秀: 2007.3.18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迈凯轮
车 型: MP4-23
车 号: 22
网 站: www.lewishamilton.com
科瓦莱宁(Hekki Kovalainen)
全 名: 海基-科瓦莱宁
生 日: 1981年10月19日
出生地: 芬兰
国 籍: 芬兰
身 高: 1.72
体 重: 66KG
常驻地: 芬兰
处子秀: 2007.3.18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迈凯轮
车 型: MP4-23
车 号: 23
网 站: www.heikkikovalainen.net

回答2:

车队:11个
名次 车队 轮胎 积分
1 法拉利 普利司通 172
2 迈凯轮 普利司通 151
3 宝马-索伯 普利司通 135
4 雷诺 普利司通 80
5 丰田 普利司通 57
6 红牛二队 普利司通 39
7 红牛 普利司通 28
8 威廉姆斯 普利司通 26
9 本田 普利司通 14
10 超级亚久里 普利司通 0
11 印度力量 普利司通 0

车手:22位
全 名: 刘易斯-汉密尔顿
生 日: 1985年1月7日
出生地: 英国
国 籍: 英国
身 高: 1.75
体 重: 66KG

全 名: 菲利普-马萨
生 日: 1981年4月25日
出生地: 巴西圣保罗
国 籍: 巴西
身 高: 1.66米
体 重: 59公斤

全 名: 罗伯特-库比卡
生 日: 1984.12.4
出生地: 波兰克拉科夫
国 籍: 波兰
常驻地: 克拉科夫
身 高: 1米84
体 重: 73公斤

全 名: 吉米-莱科宁
生 日: 1979年10月17日
出生地: 芬兰,拉皮兰塔
国 籍: 芬兰
身 高: 1.75米
体 重: 71公斤

全 名: 费尔南多-阿隆索
生 日: 1981年7月28日
出生地: 西班牙奥维耶多
国 籍: 西班牙
身 高: 1.71
体 重: 68KG

全 名: 尼克-海德菲尔德
生 日: 1977年5月10日
出生地: 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
国 籍: 德国
身 高: 1.75米
体 重: 70kg

全 名: 海基-科瓦莱宁
生 日: 1981年10月19日
出生地: 芬兰
国 籍: 芬兰
身 高: 1.72
体 重: 66KG

全 名: 塞巴斯蒂安-维泰尔
生 日: 1987年3月7日
出生地: 德国
国 籍: 德国
身 高: 1.76
体 重: 62KG

全 名: 亚诺-特鲁利
生 日: 1974年7月13日
出生地: 意大利佩斯卡拉
国 籍: 意大利
身 高: 1.73
体 重: 60kg

全 名: 蒂姆-格洛克
生 日: 1982年3月18日
出生地: 德国
国 籍: 德国
身 高: 1.69
体 重: 64KG

全 名: 马克-韦伯
生 日: 1976年8月27日
出生地: 澳大利亚
身 高: 1.85米
体 重: 75KG

全 名: 尼尔森-小皮奎特
生 日: 1985年7月25日
出生地: 德国海德尔堡
国 籍: 巴西
身 高: 1.77
体 重: 70KG

全 名: 尼科-罗斯博格
生 日: 1985年6月27日
出生地: 德国
国 籍: 德国
身 高: 178厘米
体 重: 71公斤

全 名: 鲁本-巴里切罗
生 日: 1972年5月23日
出生地: 巴西,圣保罗
国 籍: 巴西
身 高: 1.72米
体 重: 78公斤

全 名: 中岛一贵
生 日: 1985年1月11日
出生地: 日本
国 籍: 日本
身 高: 175厘米
体 重: 62公斤

全 名: 大卫-库特哈德
生 日: 1971年3月27日
出生地: 苏格兰
国 籍: 英国
身 高: 1.82米
体 重: 75kg

全 名: 塞巴斯蒂安-波尔戴
生 日: 1979年2月28日
出生地: 法国勒芒
国 籍: 法国
身 高: 1.72
体 重: 72KG

全 名: 简森-巴顿
生 日: 1980年1月19日
出生地: 英国
国 籍: 英国
身 高: 1.82米
体 重: 68.5KG

全 名: 苏蒂尔
生 日: 1983年1月11日
出生地: 德国
国 籍: 德国
身 高: 1.84米
体 重: 75kg

全 名: 安东尼-戴维森
生 日: 1979年4月18日
出生地: 英国
国 籍: 英国
身 高: 1.60厘米
体 重: 56KG

全 名: 吉安卡罗-费斯切拉
生 日: 1973年1月14日
出生地: 意大利罗马
国 籍: 意大利
身 高: 1.70米
体 重: 75KG

全 名: 佐藤琢磨
生 日: 1977年01月28日
出生地: 日本东京
国 籍: 日本
身 高: 1.63米
体 重: 60公斤

2008赛程:18站
03月16日 澳大利亚
03月23日 马来西亚
04月06日 巴林
04月27日 西班牙
05月11日 土耳其
05月25日 摩纳哥
06月08日 加拿大
06月22日 法国
07月06日 英国
07月20日 德国
08月03日 匈牙利
08月24日 欧洲
09月07日 比利时
09月14日 意大利
09月28日 新加坡
10月12日 日本
10月19日 中国
11月02日 巴西

回答3:

1楼的已经过时了,现在哪还有超级亚久里啊
车队:法拉利 基米-莱科宁
菲利普-马萨

迈凯轮 刘易斯-汉密尔顿
海基-科瓦莱宁

宝马-索伯 罗伯特-库比卡
尼克-海德菲尔德

雷诺 费尔南多-阿隆索
尼尔森-小皮奎特

丰田 亚诺-特鲁利
蒂姆-格洛克

本田 简森-巴顿
鲁本-巴里切罗

威廉姆斯 尼科-罗斯博格
中岛一贵

红牛 大卫-库特哈德
马克-韦伯

红牛二队(法拉利) 塞巴斯蒂安-维泰尔
塞巴斯蒂安-波尔戴
印度力量 苏蒂尔

赛程:03月16日 澳大利亚
03月23日 马来西亚
04月06日 巴林
04月27日 西班牙
05月11日 土耳其
05月25日 摩纳哥
06月08日 加拿大
06月22日 法国
07月06日 英国
07月20日 德国
08月03日 匈牙利
08月24日 欧洲
09月07日 比利时
09月14日 意大利
09月28日 新加坡
10月12日 日本
10月19日 中国
11月02日 巴西

回答4:

http://f1.sina.com.cn/teams/
新浪的f1频道,有详细的介绍,今年的赛季已经结束了,要看九点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