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是中国画艺术表现的灵魂。
中国画主要以线来描绘物象,尤其在传统中国画当中,最具审美价值的莫过于线的艺术了。然而,以线为主的造型绘画手法并非中国画所独有,西方古典绘画同样重视线的运用。那么,传统中国画的用线与西方古典绘画的用线有何差异,是否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呢?
1、西方古典绘画中的线属于自然形态下的光感的面。先来看看古典时代西方画家是如何谈论用线的。达•芬奇曾说:“绘画科学首先从点开始,其次是线,再次是面,最后是由面规定着形体”。线在这里只是作画过程中呈现的一种形式,它必须受形体所规定,最终消融在物象与光感的体面之中。安格尔是一位强调用线的新古典主义大师,他认为刻画人物“如果基本线条未能揭示出个性特征”,所取得的只能是“似是而非的形象”。同时他又指出,“在塑造人物时,光的效果也应从人物的中心点产生,然后有层次地加深各部阴影”。显然,西方古典绘画中的线属于自然形态下的光感的面,是以逼近客观物象的真实感为基本前提,是再现人的视象对三维空间反映的因素之一。
2、传统中国画的线条不仅是画家用以抽取、概括自然物象作为造型的基本手段,而且还相对独立于客观物象,具有表现画家主观情感的审美价值。它既符合人的视象在二维空间的真实合理性,又摆脱了像西方写实主义去被动地放映物象在三维空间的真实幻觉的束缚。因此,墨所勾画出的线条就具备了似与不似的双重特性,而成为传统中国画写意的基本形态。
3、东西方文化哲学意识的相异,决定了古典时代的绘画艺术中的西方写实,东方写意的形态。西方哲学将客观自然世界作为人的对立因素去加以研究的,反映在绘画上则强调在光和影的作用下对自然物象逼真的摹仿。柏拉图对希腊绘画艺术逼真摹仿的认同以及亚里士多德对摹仿论的称赞便是最好的例证。而中国的先圣们则将人的自身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强调一个“道”字,宗炳的《画山水序》中就屡次提到“道”,“圣人含道瑛物”,“圣人以神法道”,“山水以形媚道”等等。“道”是古人哲学中的最基本概念,即今之“真理”、“原理”。指的是天地万物的总规律、总法则。人与客观的自然世界应是相互交融的“天人和一”的整体,自然物无需依赖外在任何条件(包括光)的支撑,无需对此进行任何思辩,这种“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的认识观,在绘画上则反映出飘忽不定对光的漠视,同时,对物的本质和人的心态关系活动的重视。因此,没有光影只有物象轮廓结构并与心灵感受相契合的线,便成为传统中国画写意形态最为重要的表现样式。
二、传统中国画“写意”具有丰富的内含。
1、中国画中的墨线是与书法艺术紧密相关的。“六法”中“骨法用笔”就是传统中国画用线的总体要求。“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有着丰富内涵的笔法之线条——“气韵生动”更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并构成独具个性的画风特点。“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以及后人总结出人物画十八线描的意义,远不是技法语言所能涵盖的,更与古典西画中“面”的“缩扁”式的线有本质的区别。
2、传统中国画将文学、哲学、书法、篆刻融为一体,强调趣味性、象征意义和人格的理想化。西方绘画自印象派出现以后,由于艺术观念的转变,绘画主体情感意识的觉醒,也相继涌现出不少写意性作品。如果我们从作用于主客体关系的情感表现的程度上,来把握写实和写意的界线,塞尚、凡高、马蒂斯、毕加索等大师的有些似乎可以纳入写意之列。但是,它们与传统中国画的写意是截然不同的。从表层看,就用线而言,在可以称之为写意的西画中,不仅看不到“如屋漏痕”、“如折钗股”的痕迹,而且也找不到极色的黑墨线。从内层看,印象派之后西画的演变,就绘画形态讲,仍然是属于较为单纯的视觉形式的转变,而传统中国画(尤其文人画),则将文学、哲学、书法、篆刻融为一体,强调趣味性、象征意义和人格的理想化,其“写意”具有丰富的综合意义,无视这种区别,就难以把握传统中国“骨法用笔”的审美价值,自然也就更难以认清中国画写意性的基本形态。
三、通过笔墨呈现的黑白系列,构成中国画写意性的另一基本形态。
如果说黑墨线构筑了传统中国画写意形态的基本框架,那么黑与白相互关系的表达(不仅是线,还包括点、面以及“随类赋彩”、渲染气氛、表达意境、不碍墨色的中国画颜色)。则使传统中国画更趋完美。这是构成中国画写意性的基本形态的与笔法相关的另一个层面,即笔墨。中国画博大精深、玄妙莫测的“气韵”、“意境”的美学特色,正是通过笔墨呈现的黑、白两者之间的关系来体现的。这作为传统中国画写意性形态的又一大特点,既黑白系列,是西方色彩体系的绘画,即便是那些充满了主观情感的游离在具象与抽象边缘的画作,也不可与之相提并论,而传统为写意之作的。
(三)
从中国画的写意特性不难看出“笔墨当随时代”。即中国画的写意性要注重现代意识。
一、强调传统写意性的同时,不能忽视现代意识。
清代画家石涛提出了“笔墨当随时代”的观点。首先是所谓“笔墨”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画正是因为有中国之“笔墨”,所以才形成了中国画艺术的特色;其次,所谓“随时代”,是对中国画发展问题提出的原则与标准,即传统的“笔墨”不能失去时代的气息与风貌,否则将会使中国画的发展失去新意,乃至停滞;再次,笔墨是物质、也是工具。笔墨要通过画家的艺术思维,才能够使其产生中国画独有的艺术性与神秘性,从而使中国画作品出现应有的艺术魅力。
1、中国画“随时代”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脱离了这个主流中国画就会失去她的艺术生命与艺术价值。以中国画的发展进程来认识,每个时代所产生的艺术作品都附着了时代的气息与时代的特色,千百年来,中国古代画家在对待“笔墨”发展问题以及“随时代”问题时,从未脱离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以及自身的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的深刻理解,因而创作出了具有代表一个时代的传世佳作。如:唐代的《韩熙载夜宴图》即表现出了唐代流行的线描技法,同时又体现出了时代的背景与生活气息。又如;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不仅表现出了宋代的山水技法,同时又体现出了宋人的市井风俗与时代特色。
2、“笔墨当随时代”,在其“笔墨”的运用与变化中,也都要与所表现出的时代气息与风貌相符合。这样才能够从理论到实践都达到“随时代”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画出现多元发展的新趋向,尤以现代水墨画的探索较为突出,它跃向了一个全新的表现层面和思维空间。现代水墨画强化了形与神的抽象关系,并以“神似”作为现代水墨意象造型的基础。现代水墨画强调构成意识和笔墨的抽象性,强化了艺术的视觉冲击力。
中国画的写意传统包括了晋唐、宋元、明清这条历史发展的“长河”,她构成中国画传统精华的全部。如何更进一步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如何完成从古典形态到现代形式与内涵的转变,如何与其它艺术一样在传统与生活、东方与西方、内容与形式、哲理思辩、审美观念及价值取向上拓展出新的表现内容与表现空间,使写意画在现代意识与传统文化的双重观照下走向现代化,走向未来,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3、中国写意画要有突破,离不开融入现代意识。现代意识应包含以下三个层面:一是新探索所产生的新形式美感;二是由新的形式美感所呈现出的新的现代气息;三是画家通过客观实现生活的深刻体验,用其审美观念和艺术思辩去体现与时代相适应的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特定的时代,会产生特定的思潮和心态。面对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开放流通的文化体系所导致的种种变革,如仍固守传统的审美观念,审美对象与审美形式而不以新的现代意识无解析传统,利用传统,在传统里孕育未来,全新塑造新的艺术形象,展示新的艺术形式,表现新的艺术主题,那么我们的中国现代写意画就只能停留在复制传统与再现固有的社会的僵局之中,也就谈不上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另一方面,从现代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科学性来看,它要求以艺术作品为载体反映现代意识,以创造为前提,在艺术上推陈出新。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与条件下,中国现代写意画应把握现代意识,抓住笔墨、形式与意境,强化构成,打破画种、画法的界限,相互融通借鉴,以及外来因素的新组合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精粹,使艺术表现形式更趋多样性、探索性、现代性,更能体现出当代人文精神的新内容与艺术实践的新鲜经验。
二、中国画的写意性当与现代意识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艺术以及其他文化精神产品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它们都不可避免地同物质生活的经济基础相联系,并同其生产方式和阶级之间的矛盾关系相联系。现代意识促进当代艺术的出现,当代艺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因为既然科技在发展进步,艺术的发展进步就不可避免。
现代写意画艺术的发展总是建立在对传统的继承与革新的基础上,建立在扬弃旧观念,拓展新空间和表现新形式之上的,而这一切无不受到时代与社会条件的制约。具体到现代社会来说,则是受到现代意识孕育出的新现代审美观念的制约。因此,现代意识对现代写意画的影响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是现代意识呢?我认为,现代意识是一种文化观念,它既是现代文化精神的体现,也是这种文化精神对社会、人生和艺术的观照;它是运用现代文艺观念去观照民族传统而产生的新认识、新方法、新技巧。因此,现代意识体现着艺术的历史意义与时代意义。但也应该指出现代意识是对非现代的相对过去的意识观念而言的,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因为人类历史总是处在一种意识不断现代化的进程中,因而现代意识也表现为一种动态,表现为从非现代向现代意识的转变与演化;表现为旧的价值观念的否定与新的价值观念的肯定与创新。现代意识不仅构成对历史的超越,也构成对当代意识发展趋向的认同。
综观写意画的发展历程表明,现代写意画的成功,一是要树立具有美学高度的历史意义的绘画语言风格样式的新构架;二是要运用新的形式技巧在题开拓和意境的营造上做到别开生面,动人心魄;三是表现体裁和内涵要充分显示出时代、环境特征和人文特色。艺术不能只有延续,而必须在借鉴和融通中生存、发展、变革,只有最先进的、最现代的知识和中华民族艺术传统相结合,只有最鲜明的艺术形式与风格与具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人文特色相结合,才能创造出具有现代意识、历史意义和价值的作品。
席勒,马蒂斯,毕加索,高更,梵高等。
你要东西结合比较,西方的毕加索,马蒂斯等,中国的顾恺之、吴道子、陈洪绶、任伯年等都擅长
喜欢用线的画家有:丢勒,还有席勒,中国的你看看白描,清明上河图
就够你写几万字了
建议你多看看书法中的线,和绘画中的线,中国古代绘画中各种线都有特定的名称:如鼠勾,竹横.等
席勒,马奈,塞尚,毕加索,高更,梵高,莫迪里阿尼,马蒂斯,安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