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目的和规模受政治因素的严格制约
克劳塞维茨曾经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他把战争看成是政治性的行动,战争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列宁、毛泽东等都极为赞赏克劳塞维茨的这个论点,并运用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这个论点,为其赋予了新的含义。高技术局部战争作为战争的一种形态,它仍是政治的继续,而且战争为政治服务的目的更为明确,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反过来说,政治因素对高技术局部战争目的和规模等方面的限制,也就更加明显。
(一)高技术局部战争是直接为政治目的服务的
高技术局部战争虽然只涉及有限的国家和地区,但它的影响却遍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甚至全世界。这是因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起因,一般为人们所广泛注意的政治问题。高技术局部战争从开始到结束,都明显地表现出其为一定政治目的服务的趋势。在行动方式的选择上,不仅要确保军事斗争的胜利,而且更要适应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中,交战双方往往同时进行紧张的政治、外交活动,都企图通过政治、外交活动,争取对自己有利的国际条件。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的形式与军事斗争的形式密切配合,共同服务于战争的政治目的。而战争的结局,或是军事上占绝对优势的一方取得胜利,或是通过外交谈判,从政治上解决问题而结束。从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全过程来看,它一刻也不脱离政治,为政治目的服务贯彻始终。
当年,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侵略越南等战争行动,都是针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这是主要的政治原因,是推行其“遏制战略”的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政治目的。除此外,还有其他的军事和经济上的原因。美国入侵格林纳达、两次袭击利比亚的战争行动,是为了对付苏联和古巴,抵毁苏联的影响,“杀鸡给猴看”。海湾战争的政治起因就更加明显了。可以说,每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都有它一定的政治背景,同时又都是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务的。
从战争发展的历史看,战争历来是政治的继续,这既是战争的一个本质特点,也是战争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高技术局部战争也是如此。
(二)高技术局部战争目的更具有限性
由于高技术局部战争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战争的目的也就是政治的目的,二者是一致的。任何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其政治目的有限性便决定了战争目的的有限性。所谓目的有限,是指战争一般不以占领敌国全部领土为目的,而是通过军事手段,或通过政治、外交手段与军事手段的结合使用,达成有节制的政治、经济目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目的的有限性更为突出。高技术局部战争通常是为了解决两个国家或多个国家在一个局部地区的矛盾而爆发的。有的是为了报复,以便在政治上、在国际上挽回影响,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如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战争和以色列空袭巴解总部的行动等。有的是惩罚、教训性的,以便使对方老老实实,服服贴贴听从自己的指挥,或是不再损害己方的利益,从而提高自己的政治威望。如美国入侵格林纳达和空袭利比亚的战争等。更多的则是为了扩张势力,争夺某一地区的利益或世界及地区霸权。如马岛战争,美苏各支持一方所发生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及海湾战争等。政治目的的有限性,使得战争行动只局限于一定范围内,政治目的一旦实现,战争即告结束。
(三)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规模存在有限性
由于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目的有限,便决定了战争的规模和地域的有限性,交战双方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对方的潜化力量和国际舆论,因为当今世界,和平与进步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战争必然遭到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反对,大多数爱好和平的人们都主张和平解决一切争端。发动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一方,不能不顾及到世界舆论的压力,因而除积极寻找“合理”的借口以外,在作战力量的投入和作战行动的地域界限,都保持一定的限度,控制战争规模和进程,一般不搞战争升级。再者,从战争本身来看,由于目的有限,作战范围有限,必然对战争规模有一定控制。如英阿马岛战争,阿根廷只是为了收复马岛主权,而英国则是为了重新占领和控制马岛,英军在战争过程中的作战行动被“战时内阁”的规定所限制。美国入侵越南,也只是在越南南方“打”,对其北方只是“炸”,并明确规定不得轰炸与中国毗邻的地区。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多次向以色列发射“飞毛腿”导弹,企图拉以色列卷入战争,扩大战争规模,但由于美国的干预,以色列等国始终没有卷入。这些都说明了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规模、地域的有限性。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起因、目的、规模等方面,受政治因素制约的情况,似乎与其他形态的战争完全相似,其实不然。高技术局部战争,归根结底是战争的一种形态,它与其他形态的战争都属于战争,在这一点上,它与其他战争对政治的关系有共同之处。但是,高技术局部战争是一种全新形态的战争,是高度现代化的战争,它虽然受政治因素的制约,但在表现形式上却存在着独特之处,上面谈到几个方面的有限性,就是这种独特性的具体表现。另外,因为高技术局部战争持续时间一般都比较短,它受政治因素制约的情况也就更便于认识。战争的经过相对地较简单,政治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更易把握,更便于人们去研究和分析。
二 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加速了作战样式和方法的更新
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在陆军武器方面,坦克、装甲车、火炮由于采用新型复合材料、大功率发动机和先进的火控系统,其机动能力、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空军武器方面,各种作战飞机都装备了新型夜视器材、雷达设备和中心计算机系统,以及电子干扰装备和导航设备,使飞机具有较强的突防能力和全天候的作战能力。在海军武器方面,由于采用了核动力装置,加上新材料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舰船的续航能力增强,舰体结构越来越科学,隐蔽性能越来越好,攻击威力越来越大,抗毁伤能力有了提高。在作战指挥方面,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指挥、控制、情报、通信一体化的 C3I 系统的产生和运用,大大提高了指挥控制能力和决策、执行、
反馈的时效性。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在战争中的使用,不断改变着战争的内部结构,出现了许多新的作战样式和新的作战方法,给人们以全新的认识。现结合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情况,对其在军事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和规律作初步探讨。
(一)作战空间向高度立体化方向转变
立体战的作战样式很早就形成了,但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立体战的样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空间在不断增大,立体战的构成上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高技术武器装备多种类、大批量地使用,战争的立体性大为扩展,陆、海、空、天一体战,多维性立体战,纵横交错的战场结构,把战争样式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广泛使用,使交战双方的战场分布,从外层空间、高空、中空、低空、超低空、地面、海面直至地下、水下,从近距离、中距离直至远距离,形成了陆、海、空、天紧密结合的立体作战。特别是军用卫星大量用于空间战场,遂行了侦察、通信、预警、气象和战场监视等多种任务,成为立体战的一个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随着天基定向能等武器系统投入实战,立体战将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由于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战争的立体性也就不断发展,这种立体性发展是完全依赖于武器装备发展的。
(二)空袭作战已成为独立的作战样式
在一般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空袭行动主要用于进攻前的火力准备,或短时间的配合地面部队作战,或摧毁、破坏敌后方某个重要目标,消灭、压制敌战场上的兵力兵器,封锁交通线及骚扰等。而在高技术条件下,就大不一样了。从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看,空袭作战已成为首当其冲、贯穿始终、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的重要的作战行动。空袭的兵力运用量之大、空袭兵器的种类之多、空袭的强度之裂、空袭的范围之广、空袭的目标之多,等等,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空袭作战,它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作战样式。这既是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一个特点,也是空袭作战样式变化的主要原因,而且,未来还可能有加剧变化的趋势。这种作战样式的运用,不但增强了战争的突然性,而且直接参与毁伤对方各种重要目标,致对方于瘫痪状态,使其毫无还手之力。因此,又可以说,空袭作战是战争的一个重要阶段。回顾 70 年代以来的几场较大规模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多数都是以突然的空袭行动拉开战争帷幕,而又伴随着战争的整个过程,保持不间断的空袭的。有的战争则是单一的空袭行动。
现代高科技使航空武器装备的更新周期缩短了,从根本上改变了航空兵器的技术战术性能。战斗飞机的航程延长了、攻击范围增大了、自动化程度提高了,有的还具有隐形性能。作战机的续航能力增强了,载弹种类增多了,数量加大了,飞行速度更快了。各种勤务保障飞机(空中加油机、电子对抗机、远程侦察机等)具有与远程攻击机相匹配的战术技术性能和专业保障能力,从而使航空兵兵器的远程奔袭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空中力量占优势的一方,常常可以出敌不意地实施强大的远程奔袭作战。 1986 年 4 月 14 日,美军第二次袭击利比亚,就充分显示了其航空兵远程奔袭作战的能力和空袭作战指挥的先进程度。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凭借着各种先进的作战飞机、导弹、精确制导炸弹和攻击直升机等武器装备,对伊拉克实施了猛烈而持久的空袭,重创伊军,为最终赢得对伊作战的胜利提供了保证。海湾战争结束后,为了再次教训伊拉克。 1993 年 1 月,美国出动数百架次飞机,从舰艇上发射“战斧”巡航导弹 45 枚,分 4次向伊拉克的雷达、指挥控制系统、通信大楼和电子设施进行了空袭,基本完成了预定的有限军事打击的目的。这表明,空中袭击已是进行有限军事打击的主要手段,它将成为霸权主义和拥有空中优势一方以强凌弱的独立的作战行动。
(三)强大的机动能力,是夺取和保持战争主动权的重要保证
高技术局部战争,爆发突然,交战双方都必须具备高度的应变能力,而机动是这种应变能力的重要体现。从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看,谁的机动能力强,谁就能迅速夺取和保持战争的主动权。强大的机动能力,是克服远距离障碍,迅速到达战区,完成战略展开的保证。因此,及时组织和实施有力的机动,又是达成战争突然性,创造有利战机和实施大纵深突破的主要作战样式。据资料记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的国家军队有 40% 的时间用于战场机动。马岛战争中,英军用于机动的时间超过了 80% ;到了海湾战争,多国部队从战争开始到结束几乎都在组织机动。海湾危机一出现,美国就立即作出反应, 3 天之后,第 82 空降师开始抵达沙特,一个星期内全部到位。接着,从英国本土、印度洋等地大量机动兵力到达海湾地区,有效地遏制了伊军扩张的势头,稳定了战略态势。这种战前突然实施的大范围机动,在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快速而隐蔽地实施机动,是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一个突出特点。特别是战场机动,更显得必要。因为在高技术条件下,卫星、飞机从空中侦察,地面、海上情报网密布,如果兵力提前展开,势必暴露企图,而依靠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临时快速而隐蔽地机动,就可以达到突然性的要求,给对方以意外打击。美军的机动,主要是依赖其空地一体化的高速机动能力。据统计,美军参战近 30 个建制单位中,装甲机械化部队就有 22 个,占总兵力的 73% ;参战的直升机共有 1700 余架。美第18 空降军在快速推进时,由武装直升机开路,几百架飞机呈六路纵队,运载 2 个空中突击营以及各种作战物资,“像一群麻雀一样,铺天盖地”,突然出现在伊军纵深 80 公里的重要地区。由此可见,机动作战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四)远战是一种新的作战样式
以往作战,战场布局集中在交战线附近,交战双方的作战行动多在视距内进行。由于空中加油技术、卫星航天技术、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使军队适时掌握战场情况的能力、远程机动能力和远程打击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突防能力大大加强,出现了远距离交战的新趋势。运用精确制导武器实行远距离交战,是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又一种作战样式。其具体特点:一是单个突击与集群突击相结合;二是攻防兼施,既可使用导弹对地面、海上、空中目标实施进攻,又可使用导弹进行防空、反坦克和反导弹作战;三是“超视距”作战,利用导弹射击距离远、飞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的特长,实施中、远距离攻击。远战离交战,在高技术条件下变为现实,它既是一种新的作战样式,又是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一个特点。运用远距,可使作战行动具有极大的突然性,既有利于迅速达成作战目的,又有利于保存自己。
海湾战争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声称要在地面与多国部队“拼刺刀”。然而,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出现以往那种在广阔的战场上,双方长时间厮杀的短兵相接的决战场面。战争一开始,美军从东地中海和波斯湾的战舰上发射了 100多枚“战斧”式巡航导弹,飞行 1000 多公里后,准确地击中了巴格达及其附近的军事目标。 B-52 战略轰炸机从美国本土起飞,奔袭 2 万多公里后,在距离目标 200 公里以外发射 35 枚 AGM-86C 巡航导弹,全部命中目标;在空袭阶段,美军的空对地导弹能在伊军防空火力圈以外发射,空对空导弹能在敌机载武器射程外发起攻击,舰对地导弹能在敌岸防火力圈外实施打击,基本上做到了“我能打你,你不能打我”。在地面作战阶段,当伊军在某一个方向上出动 80 辆坦克企图阻止多国部队进攻时,立即遭到“阿帕奇”直升机在 7 公里以外发射导弹的袭击。据伊军俘虏称,他们驾驶的坦克还没有发现敌人在哪里,已被突如其来的导弹所击毁。远战使多国部队扩大了战场范围,增加了选择作战方向的灵活性,隐蔽了作战意图,又避免了对方可能的打击,达成了攻击的隐蔽性和突然性。因此,随着以导弹为主的远战兵器的不断发展,远战体系不断完善,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双方短兵相接的局面将会越来越少。
以上几点,仅是反映在军事行动方向的一些特点,作为作战样式,它们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配合、结合使用的,各种作战样式都充分利用电子干扰的效果,在整个战争中,各种作战样式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大大提高了整体作战效能,并表现出许多带有规律性的特征。
电脑合成的军事图片
比较典型的比如海湾战争
还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都是
使用高科技手段,获取敌方情报,对敌方重要目标实施点对点精确打击
取代了原先的陆军大军压境,人海战术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