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牛蒡花开的地点和季节及采摘的过程。文章开头先写时间、地点,点出人物“我”,因是仲夏季节,于是引出第2自然段对百花盛开情景的描写,这一段主要是为了衬托牛蒡花的,所以,作者在第3自然段重点写采摘牛蒡花的过程,突出牛蒡花的个性特点:“四面八方的刺人”,“惊人的坚韧”,并且“粗犷和不驯”,有着惊人的“生命的毅力和力量”。这里,作者用拟人的写法,把牛蒡花的特点赋于人的性格和品质,用以达到象征的目的。
第二部分(4—6自然段),赞美田野里的一株鞑靼花。作者先写耕过的田地上看不到一棵小草,结果在路旁发现一株鞑靼花,接着,作者集中笔墨,热情赞美了这株花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尽管是残枝,花色已变黑,“但仍然向上挺着”;尽管被车轮轧过,歪着身子,“但总算站起来了”,“决不低头”。最后作者赞道:“人战胜了一切,毁灭了成百万的草芥,而这一棵却依然不屈服。”这里表面上是赞美牛蒡花,其实是赞美具有牛蒡花这种精神的民族和人民。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挖掘本文的象征意义,明确了写作目的。这里作者由眼前这株坚贞不屈,永不屈服的牛蒡花,联想到高加索的故事(见书下注释),告诉读者,这里写牛蒡花,就是歌颂高加索的故事,歌颂高加索人面对摧残、迫害、折磨永不低头的品质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