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在清朝开始逐步形成。清初,昆曲与京腔在京城盛行。到乾隆中叶,京腔逐渐兴盛,并取代了逐渐衰落的昆曲在京城舞台的地位。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以其俊美的扮相、甜润的嗓音、委婉的唱腔一举轰动京城。从此,京腔也走向衰落,各京腔名班纷纷入秦腔班演出。然而,仅仅5年后,魏长生便被清廷以“表演有伤风化”逐出了京城。秦腔班自此停止了在京的演出。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开始落脚京城。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台春台四家最为有名,有“四大徽班”之称。徽班流动性强,在各地吸收了不同剧种的表演艺术,除唱徽调外,也兼用昆腔、梆子腔、四平调等。吸收了各家之长的徽班,上演剧目丰富、阵容齐整,深受京城人士喜爱。一直萎靡不振的秦腔艺人纷纷搭入徽班,秦、徽两腔的融合由此开始。徽班还致力于将秦腔与京腔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合并,同时继承昆曲的舞台艺术,使徽戏在京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乾隆末年,汉剧进京加入了徽班。汉剧的融入使得徽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也更趋近京音,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道光至咸丰年间,徽戏、秦腔、汉调、昆曲与京腔的融合达到成熟,形成了曲调、板式均超越徽、秦、汉三剧的新剧种,京剧由此诞生。此后,京剧名家辈出。晚清工笔写真作品《同光名伶十三绝传》中描绘的13位享有盛名的京剧演员就诞生在这个时期,算是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进入宫廷演出始于咸丰十年(1861年)。到光绪年间,京剧演员不仅入宫演出,还在宫中向太监们传授京剧技艺。慈禧太后极爱京剧,带动京剧日渐繁荣。京城各戏园日日皆有京剧演出,京剧名家也频繁入宫献艺。京剧从此在京城内独领风骚。
民国以后,京剧演员大量涌现,京剧达到鼎盛时期。“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及众多京剧流派均诞生于此时。京剧发展到今天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剧种之一。
京剧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
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扩展资料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
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
当然,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剧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是京剧诞生的标志。京剧正式形成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余胜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生“三鼎甲,此外还有老生演员兼京剧剧作家卢胜奎。”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京剧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
京剧著名演员:老生谭鑫培、孙菊仙、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等;小生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等;武生俞菊笙、杨小楼、盖叫天等;旦角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苟慧生、尚小云等;老旦龚云甫、李多奎等;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等;丑角刘赶三、杨鸣玉、王长林等。梅兰芳是京剧艺术最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之一。他的代表剧院目有《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水斗·断桥》、《奇双会》、《游园·惊梦》等。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个徽剧班三庆班、四喜班、春班、和春台班(称为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班”,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
清朝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湖北演员进京,带来了汉调(楚调、西皮调),许多汉调艺人,加入徽班,与徽班与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
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后来北伐成功,全国统一,北京改名北平,“京剧”改称为“平剧”。又由于平剧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近代学者齐如山甚至认为平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精华,所以平剧也被称为“国剧”。
1950年代,大批国内难民南下香港,并带着京剧到香港,于占元1960年代在香港开办京剧班,徒弟有七小福(包括成龙、洪金宝、元华、袁和平等)。至1970年后,京剧班(七小福)解散,并各自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