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口口相传的“关羽大帝”不仅仅至于忠义,其相貌的刻画也十分出彩。《三国演义》中描述关羽的外貌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其丹凤眼和卧蚕眉乃世间罕见,凤眼生威,卧蚕似雾,英气逼人,霸气十足。”这样的形象,放在哪个年代都是一等一的硬汉。关羽为何要发动襄樊之战?一是想拔下荆州向北方进军的钉子,拿下樊城就可以虎视许昌和洛阳,直接威胁曹操的中原腹地。二是和刘封驻守的上庸遥相呼应,关键时刻可以相互策应。三是迫使曹操更加关注樊城,使其无法分兵于汉中,减轻立足未稳的汉中的压力。
实际上,关羽的意图只实现了一个,那就是吸引曹操重兵来救,就这一个意图还实现的不彻底,并导致兵败被杀。客观上这固然有关羽自身不重视孙刘联盟,因自身的傲慢使孙刘联盟破裂,导致东吴白衣渡江,抄了关羽后路。但最主要的是刘封的不救,以及傅士仁和糜芳的反水,主观上来讲,关羽自己也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高估了自己对部下的控制能力,同时也没有认识到孙权的野心。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首先是为了策应刘备的汉中之战。当时刘备为了争夺汉中,带领益州的全部人马,和曹操打了三年,死伤惨重。虽然逼退曹操,但自己也是精疲力尽。而曹操的大军还驻扎在长安,随时可能重新南下汉中。这时候关羽在荆州发动襄樊战役,很大意义就是吸引曹操注意了,分散刘备方面的压力。结果这个任务完成得很好。关羽一发动,曹操就很快从长安到了洛阳。汉中的威胁顿时减少了。
另一个目的,则可能是关羽自己有立功的想法。毕竟从211年刘备入蜀,张飞、黄忠、魏延纷纷立下大功,关羽身为刘备集团的第一号武将,镇守荆州八年,未曾拓展疆土,反而在215年丢掉东部三个郡,也想做点什么事情来振奋一下了。
只可惜他遇上了狡猾的吕蒙陆逊,反而落得如此下场。
关羽发动襄樊大战,一是刘备推动,当时刘备为转移曹操对汉中的注意,好让汉中重新发展,便命令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同时,襄樊大战是隆中对战略的重要一环,所以它的发动是必然。只是关羽大意,加上曹操孙权前后夹击,导致荆州军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