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低温不容易形成强对流,因此冬季打雷就少见。当然,如因为某种原因,当强对流和低温这两个条件都具备时,就可能会又下雪又打雷。
地气温在0℃以上,湿度较大。打雷当天有强冷空气影响本地。强冷空气和近地面相对较为暖湿空气接触,较轻的暖湿空气受到猛烈抬升,导致层结不稳定而形成雷雨云。雷雨云温度0℃以下会打雷。
打雷,要求大气层结很不稳定,发生强对流现象,有雷雨云存在于天空中。这在夏季,由于太阳辐射强,地面温度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扩展资料
打雷时的注意事项
1、不要继续在楼顶等建筑物顶部玩耍,也不能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大树下避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2、在河里、湖泊、海滨游泳,在河边洗衣服、钓鱼、玩耍等都是很危险的,雷雨中不要奔跑,更不适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在雷雨中快速移动容易遭雷击。
3、雷雨天气不能玩手机。尽量别拨打或接听电话,家里的座机也避免使用,因为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但对沿架空电线、电话线侵入的雷电波却无能为力。
4、在雷雨天气赤脚行走或避雨,会加大了被雷击的可能性。贪玩的孩子应该立即穿上鞋子,或者在脚底垫上塑料等绝缘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打雷
1.
冬天也打雷.只不过出现几率很小.
雷电一般出现在强对流天气里.比如:热带雨林气候区和我国夏季午后常出现的对流雨、低纬度大陆东岸常出现的台风雨,它们都常伴有雷电.
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方是位于印尼爪哇岛上的茂物(热带雨林气候),那里平均每年约有322个雷雨日,有“世界雷都”之称.
强对流天气需要暖湿气流迅速抬升.夏季近地面很容易迅速升温,因而常出现强对流天气——雷阵雨.
冬季出现强对流天气的机会少,但有时强冷空气南下,也能使某些地区近地面暖湿空气迅速抬升.这时往往产生暴风雪等,其间伴有雷电也是很正常的.
2.(并列的..看那个无所谓)
的确是比较少见的一种天气现象,但是也属于正常天象,是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形成并出现的.
据气象专家介绍,11月9日晚上,华北地区受冷空气影响气温较冷,已具备了下雪的条件.从南方吹来的暖湿空气,同北方的冷空气汇合时,暖湿气流沿着低层冷空气猛烈上升,形成强烈的对流,产生了发生雷雨现象的积雨云,云中的冰晶带有电荷,冰晶放电所以出现边下雪边打雷的气象
3..
气象专家评说“冬打雷”现象
问天网
冬天打雷,俗称“冬打雷”,并不是今年才出现,近几年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发生过.
中央气象台副台长姚学祥介绍,雷电的形成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空气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暖湿空气上升的动力,空气要能产生剧烈的上下对流运动.春夏为什么多雷电呢?
这是因为暖湿气流活跃,空气潮湿,同时太阳辐射强烈,近地面空气不断受热而上升,形成强烈的上下对流,这样就易出现雷电现象.而在冬季,受大陆冷气团控制,空气寒冷而干燥,加之太阳辐射弱,空气不易形成剧烈对流,很少出现雷电现象.但是,当出现强盛的暖湿空气北上,遇上冷空气被迫抬升后,也会产生强烈对流,到一定强度就会出现雷电现象,在暖湿气流特别强、对流特别旺盛的情况下,还可降雹.
姚学祥认为,雷暴的产生不是取决于温度本身,而是取决于温度的上下分布.夏天地面温度高,对流比较强烈,容易产生雷暴;冬天的降水不是强对流降水,比较稳定,但如果上面的温度和下面的温度差达到一定值时,也能形成强对流,产生雷暴.因为下层空气相对暖和湿,就会产生浮力,破坏大气的稳定性.
今年11月上旬,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地受异常强盛的暖湿气流影响,又有强冷空气南下,低层暖而潮湿的空气被强迫抬升,产生了强烈的对流,为雷电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也就在“立冬”前一日的夜间出现了“冬打雷”. 这样的天气在北京等地少见,而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冬天就经常出现“雷暴雪”.说明“冬打雷”不过是一种天气现象,跟兆头无关
只要有强对流现象出现,就会打雷闪电。冬天强对流天气较少,但不是没有。简单地说,就是冷空气和暖湿气流激烈对抗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