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造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制造业相结合的产物,高度发达的现代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石景山区发展现代制造业,适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符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符合首都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环境保护的内在需要,是石景山区的现实选择。
一、石景山区发展现代制造业的优势、劣势与机遇、挑战
1.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石景山区在资产总量、人才和土地级差上有一定优势,有利于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如:可借中科院研究生院和高能物理所等科研院所人才智力优势,可借首钢等制造业产业优势。石景山区是首都的西部门户,距天安门16公里。地铁一线横贯全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将本区与海淀区、丰台区等区域的科技园区和现代制造业基地相连。市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二是石景山区政府和企业已经形成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共识。石景山区确定了建设具有首都经济特征的现代工业区的目标,与企业形成共识,区内的协调、联合、合作进一步发展。驻区大企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型的力度加大。
三是制造业基础较完备,拥有发展现代制造业的较多资源。石景山区是北京制造业重要基地,能源、材料、加工基础较完备,区内制造业大企业拥有制造业生产技术、配套能力。这些大企业是影响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性因素。
四是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一定规模。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新的产业基础正在形成。如首钢高新技术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包括芯片制造、IC设计、软件、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产业布局基本形成。成立于1992年的八大处高科技园区以及北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石景山孵化基地、首特科技孵化器等现在基本成型。
2.劣势
一是传统重工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缓慢。石景山区发展现代制造业是以重工业的调整、转移为必要条件,以全区经济结构调整为大背景。石景山区是北京市传统重工业区,有经济总量巨大的传统工业企业群。面对经济全球化、国内外市场变化和发展首都经济的挑战以及北京承办奥运会对环保提出的更高要求,首钢钢铁主业压产、转型和向外地转移已成定局,但首钢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至今未得到国家的批准,不少发展设想不能付诸实施。
二是石景山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企业是区域竞争力的主要载体。从石景山区的实际情况看,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区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多年计划经济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使企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落后于其它一些城区,特别是近年来新增企业的数量、质量、科技含量、规模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远慢于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区,以至于在全市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展形势下,石景山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趋势显现。
三是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缺乏有力支撑。石景山区有现代制造业企业53家,从总体上看,规模有限,缺“大”少“强”,在结构上呈现“小企业、小产业”的局面。
四是可供开发建设的土地资源少。石景山区土地资源少,可供开发建设的土地更是有限。全区可供开发利用的建设用地仅为950公顷左右,且很少有集中成片的地块。
3.机遇
一是海外跨国公司和企业竞相进入我国市场和产业领域,提供了利用更多资源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机遇。自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海外跨国公司和企业加快了参与中国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的步伐,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①由进入下游产业为主转向进入中上游产业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为主,并向研究与开发本地化的目标前进;②由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布局发展转向积极在北京、沈阳等北方工业重镇推进;③由参与中国消费市场竞争为主转向参与中国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等全方位市场竞争。由于这些新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北京市进入全方位、宽领域的投资跨越期,成为海外投资者竞相投资的热土,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正处于上升趋势。外商对北京市竞相加大投资,必然将具有较好制造业基础的石景山区域列入自己的选择视野。
二是北京市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展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石景山区发展现代制造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开展奥运会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制造业提供大量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和设施。
三是北京市有关政策将改善石景山区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大环境。2003年上半年,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加快振兴现代制造业作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和突破口,确定了振兴现代制造业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领域,提出了有利于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最近,北京市又在研究制定新的城市规划,其中京西区域大开发将成为重要内容。
四是大型制造业企业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有利于石景山区发展现代制造业。首钢、北京重型电机、北京锅炉厂等驻本区的大型制造业企业正加快改革、调整步伐,向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方向迈进。
4.挑战
一是体制机制挑战。由于石景山区是重工业区域,国有企业众多,国有经济比重很高。改革以来,石景山区也同北京市其它区县一样,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与先进地区比,改革步伐还比较慢,在体制机制上存在着较多计划经济的痕迹,区域内大企业、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受到不少非市场化因素的影响。
二是人才竞争挑战。本区的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人才市场不发达,为人才提供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有待进一步改进;且区域内和邻近区域内的求职人员大多文化、技术水平较低,很难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就业岗位,人才竞争挑战的压力很大。
三是区域竞争挑战。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政策条件差异及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要求的提高,北京市各区县在一些方面形成竞争。如:在吸引资金、技术、智力资源、人才等方面形成竞争;在改善投资和发展环境上形成竞争;在提供文化、卫生、医疗、教育、交通等综合服务设施和条件上形成竞争。以财政税收政策为例:国家对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包括一区五园)内的企业有明确的优惠政策,而非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企业就不能享受这样的优惠政策;前不久,北京不少区县出台了对企业双税(所得税和流转税)返还的政策,就比只返还所得税的区县对企业吸引力大。许多纳税大户很在意流转税方面的优惠政策,不少有实力有规模的高科技企业落户到实行双税返还政策的区县。
二、石景山区发展现代制造业战略选择
1.指导思想
石景山区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指导思想:适应发展首都经济的要求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需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争取国家、北京市给予重要政策支持,发挥政府与企业各自优势,突出石景山区产业重点,充分整合利用内外各种优势资源,坚持全面持续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经过5-10年努力,使石景山区现代制造业跃上新台阶,最终达到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
全新的制度与经营理念是实现石景山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保证: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树立国际化经营理念;营造产业文化;培育核心竞争力;走合作共赢道路;打造信息化基础。
2.产业构架
以机电加工业、电子信息产业、钢铁产品深加工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石景山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产业。通过不断的科技投入和有效整合内外资源,做强做大核心产业。围绕核心产业,结合汽车行业、现代建筑业、家电业等行业需求,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金属制品、汽车零配件配套加工、光掩膜、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上下游相关产业,有效拓展现代制造业的产业规模。要将现代物流业、会展业作为石景山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补充,并通过发展“总部经济”丰富全区产业构架。使现代制造业成为石景山区的支柱产业。
3.产业区域划分
未来5到10年,石景山区将形成“二园三基地”的产业布局。
以八大处科技园区为核心地区建设石景山生态工业园。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为主的现代制造业产业链,对进入园区的企业要求具备生态产业链的条件,八大处科技园区面积应随着今后发展逐步扩大,并争取在2005年前进入中关村科技园区。
以首钢主厂区为核心建成首钢科技工业园。重点发展机电加工业和钢结构加工业,并在首钢主流程生产中消纳塑料废弃物,为城市清洁环境做贡献。同时,将首钢特钢公司厂区建成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建立石景山现代机电制造基地。以北京重型电机厂、北京锅炉厂、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等驻区大企业为基础,建设现代机电制造基地。
在刘娘府地区建立石景山现代制造业研发基地。以生态工业理念开展研发工作。
建立石景山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对中小制造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进行统一规划,形成若干中小企业创业基地。
三、石景山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规划设想
1、生态工业园建设
生态工业园是工业生态学的典型实践形式。它谋求工业群落的优化配置,节约土地,互通物料,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谋求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生态工业园区通过成员间的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和其他设施的共享来实现整体在经济环境上的良好表现。石景山区从规划、政策、服务等方面促进:以首钢高新技术企业和其它发展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基础,进行资源优化整合,将八大处高科技园区着力打造成生态工业园,严格规定进入园区的企业必须具有可行的生态产业链。
2、首钢科技工业园建设
首钢科技工业园重点发展机电加工业、钢结构加工业、新材料和环保产业。
首钢机电业发展以汽车配套产品板块为主的重型机械产品、施工工程机械、液压电气产品和电站设备四大板块。
通过对钢铁产品进行深加工,发展钢结构产业。钢结构加工能力将在现有2�5万吨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到2005年形成年产15万吨轻重配套的钢结构生产规模,用于现代场馆、桥梁、厂房、住宅建设。
镁合金制品是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强度优于铝合金和钢材,易加工且加工成本低,是国家和北京市当前工业重点发展的产业化技术。首钢特钢公司投资组建镁合金制品有限公司,到2005年,成为具有年生产能力500万件的国内最具影响力、生产规模最大的专业生产企业,打造国际一流的镁合金产业化基地。
利用特钢停产后的土地,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3、现代机电制造基地建设
北京重型电机厂、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扩大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合作,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加以改进和创新,以实现大功率汽轮发电机组国产化为主带动技术装备升级。北京锅炉厂、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的产品结构继续向高节能和环保型调整,发展环保产业,保持生产技术水平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4、现代制造业研发基地建设
掌握尖端核心技术是持续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关键。不断创造有利条件,建设好刘娘府地区研发基地,使石景山地区不仅成为制造中心,还要成为设计中心和创新中心,尽可能将有限的发展空间向研发机构倾斜,吸引众多国内外著名研发机构入驻基地。
5、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
在政策导向上,石景山区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产业定位,整体发展的定位应由分散式的自由发展向集中式的集聚发展、由配套式发展向装配制造式发展迈进。通过着力打造中小企业群,逐步形成若干中小企业创业基地。
四、政策措施支持
国内工业园区的发展实践表明,政府应在发展环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环境建设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指制度与政策,硬环境指基础设施建设。石景山区发展现代制造业的环境建设同样应在这两方面加以完善。
1、积极推进创新,形成有利于发展现代制造业的体制机制
(1)区委、区政府积极向北京市建议,由一名副市级领导牵头,组成京西地区开发领导小组,该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制定京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经国家批准后组织实施,并协调解决规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领导小组由国务院和北京市有关部门代表、京西地方领导、驻区大企业领导及专家组成。
(2)北京市对京西地区政府进一步下放权利,将京西地区作为将传统制造业改造为现代制造业的试点,并争取国务院给予类似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支持。
(3)区政府借鉴德国鲁尔区的经验,做好规划指导、法制保障、招商引资优化等工作,还要强化为企业服务工作,加大鼓励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力度,如批准实行对现代制造企业双税(流转税和所得税)返还政策。
(4)考虑发行京西开发债券(地方债券)。
(5)驻区大企业在本区域内的发展要与区域规划发展相协调,驻区大企业在区域内发展规划内容发生重大变化和调整,应及时告知京西开发领导小组和所在区政府。
2、石景山区将发展现代制造业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来抓
区政府将振兴石景山地区现代制造业工作当作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建立发展石景山区现代制造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全区部署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统一协调、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现代制造业所遇到的立项、资金、市场、信息等问题。要完善发展现代制造业的信息服务,在区政府网站中设立专题栏目。要利用首钢等大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机会,做好有关项目配合工作,争取国家、北京市的资金支持,以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早日将石景山区发展成为极具现代制造业特色的新型工业区。
3、结合石景山地区产业优势打造产业链
由于历史的原因,石景山区工业始终以钢铁业为主导产业,钢铁业对全区经济起着首要的支撑作用,是名副其实的钢城。因而也致使区内制造业资源丰富。首钢发展非钢产业几十年,至今大部分非钢产业仍然依赖钢铁业生存。因此,要从钢铁生产上游、过程中和钢铁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寻找契机,近期应重点结合奥运场馆建设、汽车产业腾飞等首都经济新特点,在钢结构、汽车零配件加工等领域拓展产业规模。
根据石景山区钢城的特点,改变区内钢铁产品有物流无交易的现状,创建钢铁产品交易市场。在钢铁产品交易的基础上,逐步将石景山区发展成制造业交易中心,形成钢铁产品、汽车、医疗器械、金属制品等多种交易平台,如可设立钢材物流港、汽车物流港等,由物流交易促进产业发展,放大产业效应。
4、从制度和政策上鼓励扩大开放,吸引更多的海内外资本和资金
区人大、政府完善对内对外开放的制度、政策措施,使内外开放建立在全面、系统的制度保障之上,形成稳定、透明和可预见发展的扩大开放的体制机制。政府要大力推进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的统一实施。进一步提高投资、生产、贸易、研发等活动的市场化自由度和便利程度,加强服务功能,减少行政干预。要按照扩大开放的指导思想,考察、借鉴北京其它区县的先进经验,研究整理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征求区类各类企业、研发机构的意见,找出不足,确定新的突破口,出台新的政策措施。要从打造现代制造业产业链的视角,改进现行招商引资工作,形成全方位吸引海内外资本和资金的服务体系。近期引资的重点应是大外资企业和大民营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民营100强企业)。
5、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要鼓励民营企业大力发展制造业,发挥民营经济机制灵活、决策快捷等特点,形成石景山区现代制造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石景山区中小制造企业应是民营经济的主力军。
6、进一步明确鼓励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产业、财政政策
北京市政府将适当增加工业发展资金规模,专项用于扶持重点行业、重点产品,推进重点产业基地建设。石景山区首先要用好用足国家和北京市发展现代制造业的相关政策。加强有关产业和人才政策的研究和宣传,对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和信息服务。争取区内有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北京市支持的投资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其次是尽快出台石景山区的支持政策。主要包括:每年拿出财政增量的一部分用于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拿出财政增量的一部分对进入科技园区的企业进行场地租金减免和奖励;拿出财政增量的一部分对处于创业期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贷款担保支持;拿出财政增量的一部分作为政府跟进资金,支持前景好的现代制造业项目。
7、增强石景山区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石景山区着力将刘娘府地区的现代制造业研发中心建设好,吸引著名跨国公司在本地区建立研发基地,鼓励支持大型企业和民营企业集团将研发中心建在区内,为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创造优厚条件,为石景山区现代制造业积蓄后劲。
8、加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
积极采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控技术和其他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改造、提升石景山区现代制造业核心产业的工艺制造水平,使传统制造业增添科技含量,更具竞争力。
9、实施广聚人才战略
解放思想,学习先进经验,建立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从现代制造业的需要出发,广聚人才。针对石景山区人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缺乏学术带头人和人才队伍不稳定、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力度不够等问题,要解放思想,学习先进经验,建立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从现代制造业的需要出发,广聚人才。
10、努力为现代制造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政策服务环境
一是生产经营环境。要充分发挥石景山区交通便利的优势,重点抓好物流环境。现代制造业已从设计、管理、加工生产等技术孤岛发展为集成的CIMS,大量的原辅料、能源、零部件、产品和人员、资金等形成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流,包括物的采购、储存、搬运、运输、分拨、集散、通关、检验、销售、结算和服务等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现代制造业基地要有现代、可靠的供应链和现代物流为支持系统的环境保证。
二是政策服务环境。重点是加强政府服务职能。发展石景山区现代制造业,区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制定规划、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完善和规范“服务大厅”的服务,深化“一站式”、“首问制”、“代办制”服务,进一步完善土地、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建设。
历史上很多城区都有重工业工厂,但是现在,石景山区处于北京西偏南,而北京上风口是西北或者东北,石景山对大气的污染不容易进入市区。
当然是因为当时首钢在那里啊!
而且当年的北京,出了复兴门就是郊区了!那您说石景山是不是更属于当时的"远郊"了吗.所以他成为重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