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东吴孙权吴人吴制,也就是政权江东化。本质上缓解了一定的内部阶级矛盾。曹操方面:北征乌丸刚结束,新降荆州集团,内部矛盾压力大,曹操依循法家思想治国,严重影响士族阶级的特殊为官地位,面对的舆论压力大(舆论掌握于士族阶级之手) 总结一句话:东吴基本上下一心(孙权斩岸立誓之后)与刘备联军,曹操内部矛盾虽未彻底激发,但要相对较大。
军事:孙氏久占东吴,以历三世,国险民附,易守难攻,且入主东吴必经水战,江东之人多以水战为主。曹操方面军事力量强大,兵数众多却因新老(亲兵,新降,地域)关系上下离心,不习水战,故而略显外强中干。
战术:曹操领5000精兵追击刘备后,突然离奇的停顿在巴丘(今湖南岳阳),并没有顺势追击刘备或者等大军到齐顺江而下东吴,给刘备时机联合东吴做足够的战前准备。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操在巴丘停顿了将近半年,从而丧失了战机的主动权(有说法是军队得了瘟疫。)
思想:骄傲自满,过于轻敌。顺便说下一楼的!赤壁之战根本就没庞统什么事!!庞统那时没名气没地位,凭什么让曹操相信他?连锁战船是曹操或者他自己的幕僚们的想法,一是因为瘟疫,二是因为北方人不善水战,三是气势。
总结一句: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一错再错,指挥上与思想上严重失误,再加上瘟疫及内部政权阶级不稳,后方不干净(马腾,韩遂)以及孙刘联盟和周瑜指挥的正确性,导致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逐步形成。
(全是自己打的 不像楼上某些人...玩复制,版主看着给吧)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战争,正是这场战争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在这场战争中失败后再也没能卷土重来,从此势力仅限于北方,而孙权和刘备在江南和巴蜀的势力则得以巩固。赤壁之战前的曹操可谓雄心壮志,气吞山河,他通过讨董卓、伐吕布、灭袁绍、携天子而令诸侯,一度统一了中国北方,而且麾下兵精将广、人才济济,因此挥师南下,欲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不料占据军事优势的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却败的一塌糊涂,令人叹惜。关于他的失败,史家已经罗列了非常多的原因,那么这些因素中哪些才是决定性的呢?
一是曹操骄傲自满,过于轻敌。由于曹操在此前的战事中一路高奏凯歌,接连消灭了袁绍、吕布等割据势力,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从而内心开始漂漂然起来,他率领大军来到长江后,根本不把孙刘联军放在眼里,在战斗之前就已经开始盘算胜利后在江东如何享乐,没有象此前管渡之战时那样细心研究战略战术,也没有精心安排细作到江东去探听军情,反而疏于防范,让孙权的耳目三番五次的混进军营刺探消息。
曹操最为疏乎大意的就是没有仔细考察黄盖投降的真伪,以及庞统来献“连环计”的用心,这两件事是导致火烧赤壁的直接原因,由于曹操的骄傲自满,没有及时识破孙刘联军这两次计谋,从而为赤壁之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晋代史学家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指出曹操被胜利充混了头脑,骄傲自满、求胜心切,在战争的指挥策划中显得心浮气躁,从而导致了大败,他说:“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可见曹操由于一时的疏乎大意,没有认真的看清当时的形势,从而导致大败,将数十年的积累毁于一旦。
曹操的自大还体现在他不听劝告上,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狼狈的从华容道逃跑,慨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开始后悔没有人给他出谋划策,其实早在他准备挥师南下时,谋士贾诩就力谏曹操不宜南下,因为当时时机并不成熟。《魏志?贾诩传》写道:“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饷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不可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太祖不从,军遂无利。”而黄盖诈降、庞统献“连环计”的时候,程昱等人就劝曹操要谨慎小心、明察秋毫,但曹操不听劝告,一意孤行,从而导致上当中计,兵败赤壁。
二是曹操军队组成混乱,不习水战。曹操的军队从北方而来,大多不习水战,而且组成混乱,其中既有原来袁绍部队的军士,在官渡之战后投降曹军,也有中原平定徐州时候的投降部队,还有平定荆州时收服的投降部队,更有曹操早期镇压黄巾军时投降的黄巾军,真正属于曹操嫡系部队的本来就不多,而且这些各种背景的部队被曹操纳入编制后还没有认真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加以统一,内部纷争矛盾众多。
更为重要的是曹军不习水战,他的军队组成绝大部分是北方人,不习惯船上作战,其中唯一善于水战的部队是是荆州被迫投降的水军,而这些人军心不稳,战斗力大为削弱。也正是这个原因,周瑜等人才请出凤雏庞统,前往曹营献“连环计”,建议曹操将所有战船用大铁环连成一体,这样就组成了牢固的犹如陆地的水上战场,陆军的优势就可以发挥出来,曹操由于求胜心切,又没有水上作战的经验,对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缺乏研究,因而没有进多的思索例采纳了庞统的计策,为战斗失败埋下了伏笔。当身边的谋士提醒曹操当心对方用火攻时,曹操不以为然,以为当时乱北风,对方不敢用火。岂料战斗打响时,风向突然逆转,乱起了东南风。
更为不幸的是,当天还有大雾,当黄盖带领二十余艘船只前来“投降”时,曹操根本看不清船头的士兵乃是稻草扎成的,而且船上洒满了硫磺,当他看清真相时为时已晚,烈火顺风冲进曹军绑在一起军营中,立刻就让曹军乱了阵角。《三国志·江表传》记载:“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盖举火白诸校,使众兵齐声大叫曰:‘降焉!’操军人皆出营立观。去北军二里馀,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公退走。”可见当时的惨状。
三是曹操军队在战争中感染了传染病,这一点在诸多关于赤壁之战的分析中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实上这一细节给曹操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据《三国志》记载,曹操部队到达南方后,由于水土不服,很快就出现呕吐疾病等现象,曹操没有过多的重视这件事情,面是继续坚持对孙刘联军做战。《三国志·周瑜传》云:“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可见,孙刘联军准备停当,合力与曹操决战,但第一次交手曹军就遭败北,而这其中曹操军队已有疾病是主要原因,于曹军只好退回江北,驻扎下来。《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可见在曹操参与赤壁之战的过程中,疾病一直伴随着曹操的部队,让曹军发挥不出水平,战斗力大打折扣,而且很多士兵不仅病了,还死了不少,这就更说明这次疾疫是这次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三国志·先主传》、《吴主传》等篇章中,这种疾病困扰的记载也有很多。
那么赤壁之战中曹军感染的病病是什么病呢?据今人考证,应当是血吸虫病。1981年《中华医史杂志》和《文汇报》均曾载文分析考察当时的情况,指出当时正值冬春之际,是血吸虫病发的高危时期,而荆州赤壁一带又是此种疾病的多发地,曹军士病呕吐、发烧、拉稀等症状与之相符。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血吸虫病本来就难以治疗,曹军又是在行军作战,治疗情部也就可见一斑了,必然导致病情的大规模传染。
这场流行性血吸虫病,让气势汹汹而来曹操大军兵败如山倒,让势力明显处于劣势的孙刘联军打败,实在是一件很恼火的事情。《三国志·孙权传》记载:“瑜、普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饥疫死者大半。”又《武帝纪》裴注引《江表传》说:“周瑜破魏军,曹公复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疫病,孤烧船自退,使周瑜虚获此名。’”曹操对赤壁之战的失利耿耿于怀,反复强调是这场病疫让他战败,是他自己烧船自退的。由此可见,军队感染疾病的确是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壁之战,是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曹操缘何败绩?过去学术界几乎都说是孙、刘联军采用“火攻”的策略的结果。
但是,《三国志·魏书·武帝本纪》中并未提到赤壁之战中孙、刘采用火攻之事。据载:“(建安)十三年,秋八月,公南征刘表……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三国志》中另一处记曹操给孙权的书中亦云:“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是曹操有意
掩盖这次战斗败绩的原因,还是由于疾病的关系,引军自还呢?
近年来,学术界把这个问题挑开了。1981年第11卷第2期的《中华医史杂志》发表李友松的《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战兵败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虫病。
一、根据历史记载以及近代科学研究,证明血吸虫病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疾病。《周易》卦象“山风蛊”以及7世纪初叶的《诸病源候论》中已有类似的记载与描述;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其肠壁和肝脏组织都发现有血吸虫虫卵,说明当时血吸虫病已相当流行,连軑侯之妻这样的贵妇人也难以幸免。而赤壁之战的战场恰恰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
二、从时间上来说,赤壁之战时间又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开始的,但曹军在转徙、训练时间是在秋天。曹操水军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
三、那么,同是在水上作战,同是在疫区内转移与行军,为什么孙、刘军队不染上血吸虫病呢?人或动物感染血吸虫病后,体内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刘、孙军队长期在血吸虫流行的疫区中从事生产、生活,士兵感染的血吸虫病多数是属于慢性的,急性期早已过去,特别严重者也早已死亡。而曹军刚到南方安营扎寨,士兵不适应疫区环境,急性血吸虫病突然发作。
有的同志不同意这一说法,他们认为曹军败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至于“疫病如何,更有待考查”。(《文汇报》1982年5月25日,季始荣:《曹军兵败赤壁是由于血吸虫病吗?)理由是:
一.曹操训练水军的地点不在血吸虫病流行的疫区。据历史记载,曹军训练水军地方应在黄河以北的邺(今河南安阳县境),那里没有血吸虫病,时间又是春正月,气候寒冷,不可能感染血吸虫病。曹操当时紧紧追赶刘备,途经江陵停留较久是有可能的,但江陵不是水军基地。曹军驻留江陵时,不是隆冬时节而是晚秋之时,所以感染血吸虫病的机会是极少的。
二、史载,曹操水军除自己在邺所培训外,主要来自刘表,他们大多是湖北人,世居于血吸虫病流行区,具有免疫力。另外,刘璋补充给曹操的兵卒是四川人,亦是来自血吸虫病疫区,也具一定免疫力,把曹操、孙刘联军的免疫力分为急、慢血吸虫病的两种不同人群也是不妥当的。
三、血吸虫病潜伏期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因天气冷热,时间长短有异。但潜伏期长,发病症状较轻,曹军在江陵或行军途中即使感染血吸虫病,到十二月(阴历)才发病机会已经很少,就是发病,症状也不会重。至于说引起许多官兵同时发病,导致军事上全线退却,那就更难想象了。
参考资料:http://202.121.7.7/person/yangliu/xingkong/lszm/27.htm
第一是曹操的大部分兵都是北方人,都不善游泳,而东吴的兵都是水上的霸王.
第二是郭嘉的死,以郭嘉的料事如神,一定可以化险为夷.赤壁之战失利后,曹操说若奉孝(郭嘉)还在,定不会让我落到如此地步.
第三是刘备联吴抗曹.所以在兵力上,曹操打不过蜀吴联军.
第四是东吴用苦肉计,使曹操上当,并用火攻将曹操打锝无还手之力,其中用绳索将船固定的主意是蜀国派来的奸细庞统出的主意.
这个故事是假的。但我也来发表一下我的意见:
政治曹操当时是很强的,因为他刚刚合并了袁绍,南征节节胜利。军事上号称几十万大军。思想上因为南征节节胜利很轻敌。还有瘟疫,也就是疟疾和水土不服,加上孙、刘联军采用“火攻”的策略导致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