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准黄金时间
在夜幕将至未至的时间拍摄夜景最好。此时,华灯初上,晚霞刚隐,天空的颜色不是黑,而是带着一抹淡淡的彩霞余光,而此时城市的夜生活已然开始,人头涌动,好不热闹。
这时候拍摄的好处是画面的色彩层次感强,色彩华丽,但城市的夜景也勾勒得十分恰当,十分漂亮。这时候的天空肉眼看上去基本上已经算是全暗了,但因为相机的长曝光,所以你还是能看到些许的云彩和晚霞的余光。
二、三脚架,快门线,低ISO
拍夜景一般都需要好的机位和长曝光,这两样东西是最基本的了。而在这两样东西的支撑下,你就没有必要用高ISO了,毕竟低ISO的质量更好。
三、用RAW
RAW对白平衡的调整基本上是无损的,这在夜景中更是体现得无比明显。看夜景图片,实际上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夜景的主色调十分明显且在画面中占据着较大比例。原因很多,主要是两点:其一,夜间光照不强,
不足以支撑世间万物表现出各自的色彩差异。
其二,因为长曝光的运用,会让相对固定的色彩不断强化。比如天空的色彩,反之,涌动的人群因为在动,在画面停留的时间短,所以对色彩的影响要弱于天空。拍夜景用RAW模式是多么的必要。
四、善选机位
1.天桥
天桥可以很好的运用车流,而车流营造的光线正是我们需要的,车流的灯光一是可以形成一条自然的延伸线,二是可以增强画面的色彩,比如黄色的车灯,红色的车灯等。
2.水边
水面的好处就是:其一,可以营造对称美。
其二,可以增强画面的整体亮度和色彩的丰富度。
3.人行道
在人行道(不要太多人的),架上三脚架,对着夜景测光,让人从镜头四周走过,最后形成的效果就是“人流”与夜景的相得益彰。
如果是想拍风景类夜景有两种拍法:
1、要固定机身(例如上三角架),将iso值降到最低(要尽量低),然后把光圈收小至F8~F16,快门尽量慢(2秒以上很正常),然后设定为自拍模式(倒计时自动快门)。这种方法是最传统的拍摄夜景方法,画质也是最好的。
2、不固定机身,用手握相机。iso尽量大,光圈也要大,那么快门就可以快一点了。但是这样,iso的提高,会使颜色不纯;而光圈不收小,也不能营造灯光的星芒。总的来说,效果不如方法1,总算堪用。
如果是拍人像或者近景:
1、固定机身,用闪光灯,开慢同步闪光模式。被摄对象也不能乱动。这样就又能拍清人,又能拍清背景。
2、手持机身,不用慢同步闪光,就会照清主体,背景会变黑。
auto档是完全由相机自动设置拍摄模式,用户不能改变快门、光圈组合,也不能设置对焦方式或对焦点,只能设定iso与曝光补偿。
P档相对地,就可以且对焦方式、选择对焦点,也可以在维持当时曝光补偿的前提改变快门光圈的搭配(两个同时改而不是以其中一个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