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物价高,还是山东物价高

2025-02-21 22:37:0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山东吧…猜的,经济比长沙好

回答2:

了解下两地的经济状况:
一、长沙
2016年,长沙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23.70亿元,比上年(比2015年,下同)增长9.4%。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无锡,上升至全国第13位。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0.9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13.23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439.52亿元,增长12.4%。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1、3.7、5.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39.5%、59.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123681元,比上年增长7.0%。三次产业结构为4.0∶48.4∶47.6。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0%,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034.9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4.7%。

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3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3.70亿元,增长3.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41.43亿元,增长12.6%。
2016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涨幅增加0.8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9%,涨幅增加1.3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4.1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4%。

第一产业
2016年,长沙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8.43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农业增加值235.03亿元,增长5.3%;林业增加值17.89亿元,增长6.4%;牧业增加值104.60亿元,下降2.7%;渔业增加值13.43亿元,增长3.3%;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7.48亿元,增长12.3%。
2016年,长沙粮食播种面积37.3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7%,其中稻谷播种面积33.6万公顷,下降0.8%,优质稻种植面积所占比重为78.8%;蔬菜播种面积17.2万公顷,增长0.3%;油料种植面积5.6万公顷,增长1.1%;出栏肉猪737.68万头,下降6.2%。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
2016年,长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9575个,比上年增长15.7%;入社农户19.07万户,参与农户23.24万户。农业机械总动力595.9万千瓦,农业机械总值29.98亿元,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75.7%。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1.2万处,水利工程投入资金45.87亿元,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0.24亿立方米。

第二产业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截至2013年,长沙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烟草制品、汽车制造、非金属制品业、新材料等五大支柱型产业。
2016年,长沙市全部工业增加值3727.18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253.03亿元,增长7.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全市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80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6%。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5.5%,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1.2%。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446.84亿元,增长1.5%。全市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88.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1.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6.3%。
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16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107种,占产品总数量的比重为63.3%。
2016年,长沙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10.79亿元,比上年增长9.3%;利润总额593.48亿元,下降4.7%;利税总额1548.49亿元,下降3.0%。全市建筑业增加值790.9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786.45亿元,比上年增长8.9%;房屋竣工面积7370.01万平方米,增长12.7%。

第三产业
2012年12月,长沙市服务业形成以新型商贸流通、金融、旅游、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电子商务、会展业、体育产业八大产业为重点;从服务业就业结构看,传统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仍是长沙稳定就业的重要渠道;2007年,长沙获批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2011年,长沙市拥有服务外包企业800多家。长沙市有银行机构41家(含村镇银行2家,农合金融机构11家),省级保险分支机构44家,法人保险机构1家,上市公司46家,小额贷款公司26家,融资性担保机构69家,各类私募投资机构近200家,花旗银行、新韩银行、东亚银行、渣打银行等一批外资银行入驻长沙。

2016年,长沙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7.4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零售额3787.31亿元,增长11.3%;乡村零售额330.09亿元,增长14.6%。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3741.44亿元,增长11.7%;餐饮收入额375.96亿元,增长10.4%。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9%,分类别看,粮油、食品类增长15.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6%;化妆品类下降9.5%;金银珠宝类下降9.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中西药品类增长19.8%;通讯器材类增长21.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1.3%;书报杂志类增长16.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7.5%;汽车类增长16.1%。

2016年,长沙市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726.71亿元人民币(折合109.3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9.8%,其中出口总额485.74亿元,下降9.6%;进口总额240.96亿元,下降10.1%。在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262.66亿元,占54.1%;高新技术产品110.01亿元,占22.6%。在进口总额中,机电产品156.86亿元,占65.1%;高新技术产品58.63亿元,占24.3%。全市利用外资项目(企业)177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8.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3%。全年新增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项目454个,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784.60亿元,增长14.7%。

2016年,长沙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2450.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2%;旅游总收入1534.83亿元,增长13.6%。接待国内旅游者12328.50万人次,增长6.3%;国内旅游收入1482.01亿元,增长13.8%。接待入境旅游者121.50万人次,增长1.0%;入境旅游收入7.96亿美元,增长0.4%。
2015年,长沙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下同)15488.77亿元,比年初增加1423.11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872.73亿元,比年初增加520.0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866.96亿元,比年初增加1543.0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677.38亿元,比年初增加0.18亿元,中长期贷款10472.19亿元,比年初增加1343.07亿元。
2016年末,长沙市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55.87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98.06亿元,增长13.3%;人身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7.80亿元,增长40.1%。赔付支出82.64亿元,增长25.9%。
二、山东
山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也是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2007年以来经济总量居第3位。
2016年,山东省实现生产总值(GDP)6700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29.1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0410.0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31669.0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为7.3:45.4:47.3。人均生产总值67706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0193美元。

第一产业
山东耕地率属全国最高省份,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农业增加值长期稳居中国各省第一位。
山东不仅栽培植物、饲养畜禽品种资源丰富,而且可资利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山东省的粮食产量较高,粮食作物种植分夏、秋两季。夏粮主要是冬小麦,秋粮主要是玉米、地瓜、大豆、水稻、谷子、高粱和小杂粮。其中小麦、玉米、地瓜是山东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

2016年,山东农业增加值2834.9亿元,比上年增长4.8%;林业增加值103.7亿元,增长9.4%;牧业增加值1061.9亿元,增长2.5%;渔业增加值928.7亿元,增长1.9%。粮食总产量4700.7万吨,比上年减少0.3%,为历史第二高产年份。新增粮食高产创建田524.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获证企业3439家,比上年增加633家;产品7402个,增加1149个%;产地总面积287.0万公顷,增长14.7%。

第二产业
山东的工业发达,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据中国各省前三位,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较多,号称“群象经济”。此外由于山东是中国重要的粮棉油肉蛋奶的产地,因此在轻工业特别是纺织和食品工业相当发达。
重工业企业发展迅速,重点工矿业企业有齐鲁石化、山东电力、山东钢铁、山东海化、胜利油田、兖矿集团、中国铝业山东铝厂、南山集团、晨鸣纸业等。
2016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40600家,比上年末增加253家。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100亿元、1000亿元的企业分别为1935家、145家和2家。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26648.6亿元,比上年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其中,轻工业增长5.5%,重工业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50034.9亿元,比上年增长3.7%;实现利润8643.1亿元,增长1.2%;实现利税13312.9亿元,增长0.4%。利润、利税由上年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工业产销率为98.8%。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8.7万元,比上年增加3.2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236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新开工项目43760个,增长7.1%。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5157个,增长10.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势稳定。房地产开发投资6323.4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住宅投资4690.2亿元,增长6.6%。房屋施工面积59957.1万平方米,增长4.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4158.1万平方米,增长4.5%。竣工面积8253.5万平方米,下降0.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358.2平方米,增长2.8%。

第三产业
2016年,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进出口总额15466.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出口9052.2亿元,增长1.2%;进口6414.3亿元,增长6.8%。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77家;合同外资14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实际使用外资1110.7亿元,增长9.8%。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6.6万公里,增加233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710公里,增加362公里。新开通5条洲际直航航线,实现零突破。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754.3万辆,增长12.9%。其中,私人轿车1020.7万辆,增长15.1%。邮电业务总量2191.6亿元,比上年增长48.9%。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890.0亿元,增长49.3%;邮政业务总量301.6亿元,增长46.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70.4万户,下降13.1%;移动电话用户9594.5万户,增长1.9%。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107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