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之所以叫刘豫州,是因为他三临豫州。
第一次是陶谦任命刘备为豫州刺史,给刘备增兵四千丹杨精锐,屯兵于小沛,一方面是对抗曹操,另一方面想让刘备攻略豫州,将豫州纳为陶谦的领土。
第二次是刘备前往许都投奔曹操。曹操给予刘备兵马粮草,任命刘备为豫州牧。刘备回到沛国收复散卒,再度率兵与吕布交战,虽有夏侯惇相助,刘备仍被吕布的将领高顺、张辽所击败。刘备兵败后再投曹操,与曹操联手进攻吕布,最终将吕布彻底击败。
第三次是在官渡之战时期,袁绍和曹操决战,刘备奉袁绍之名率军绕道偷袭曹操后方。刘备诱使豫州汝南境内的贼寇龚都、刘辟响应,对许昌以南造成骚扰,还斩杀了曹操大将蔡阳,只是刘备又被曹仁所击败,放弃了豫州而投奔刘表。
扩展资料
兴平元年曹操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不能抵挡,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田楷与刘备一起前往救援,到徐州后,陶谦又给刘备增丹杨兵四千,刘备于是又归属陶谦。而此时张邈、陈宫叛迎吕布,攻打曹操,曹操根据地失陷,于是回兵兖州。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叫他驻军在小沛。
建安元年,袁术率大军进攻徐州,刘备迎击,吕布偷袭了下邳,刘备回军,中途军队溃散,为袁术所败,转军海西,困顿至极,得从事东海麋竺以家财助军。于是向吕布求和,不久,刘备再度召募了万余人的军队,吕布于是率军进攻小沛。刘备战败,前往许都投奔曹操。曹操给与刘备兵马粮草,让刘备做豫州牧。其后,人称刘备为“刘豫州”。
参考资:百度百科-刘备
刘备之所以叫刘豫州,是因为他三临豫州。第一次是陶谦任命刘备为豫州刺史,给刘备增兵四千丹杨精锐,屯兵于小沛,一方面是对抗曹操,另一方面想让刘备攻略豫州,将豫州纳为陶谦的领土。
只是陶谦忽然病死,徐州政府大乱,袁术趁机进攻徐州南部。原扬州刺史陈瑀被袁术击败,也逃到了徐州下邳地区。笮融攻下了徐州广陵,掠夺人口和钱财去投奔扬州刺史刘繇。陶谦的发生领土严重分裂,官员邀请刘备入徐州稳定局势。
当时豫州名士陈群投入刘备麾下,劝说刘备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不要接管徐州,毕竟徐州遭到袁术和曹操夹击,又有吕布为后患,对刘备相当不利。豫州人陈群更期望刘备能够坐实豫州之主,但刘备没有听从陈群的建议,最终让吕布袭取徐州,才无奈屯兵回小沛。
刘备曾被封为豫州牧,所以人称刘备为刘豫州根据小说《三国演义》的描写,刘备双手过膝,两耳垂肩,身高七尺五寸(合172.5cm)。
在书中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人志士。而历史上真实的刘备确实也是仁德为怀,感人至深的,但不至于书中所描述的那样。鲁迅曾评价《三国》:刘备之德近乎伪,孔明之智近乎妖。
扩展资料
三国时期,豫州的治所在安城,下辖颍川郡、陈郡、鲁郡、汝南郡、谯郡、弋阳郡、阳安郡、襄城郡、汝阴郡9郡,以及梁国、沛国2国。
汉末刘表为荆州牧,袁绍为冀州牧,都等于割据政权。以后历代设都督、总管、节度使等,州牧之名即废。唐宋时惟京师或陪都地方最高长官以亲王充任者,尚称为“牧”,其他州牧之名均废。清代往往借作知州的别称,实际上远非东汉州牧之比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豫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豫州牧
曹操攻打徐州,陶谦向刘备求救,刘备遂从公孙瓒处借来数千兵马,当时公孙瓒手下的赵云也奉命随军。往徐州救援。此时吕布偷袭曹操的根据地濮阳,曹操不得已而退兵。刘备则进驻徐州。陶谦将小沛城交与刘备。 之后,陶谦病故,将徐州城交与刘备,刘备遂自领为徐州牧。此后被曹操所败的吕布前来投奔,刘备让其居小沛。后来,袁术率大军进攻徐州,刘备迎击,两军在盱眙、淮阴相持。这时,吕布偷袭了徐州,刘备战败,转军海西。途中击杀在徐州、扬州为寇的杨奉、韩暹,并向吕布求和,吕布让刘备驻军小沛。其后袁术派纪灵带大军攻小沛,吕布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用“辕门射戟”救了刘备。但其后,刘备再度召集万余人的军队,吕布于是率军进攻小沛。刘备战败,只能前往许都投奔曹操。曹操表奏刘备为豫州牧,至此人称刘备为“刘豫州”。
当过豫州牧,故又叫刘豫州 ,此外还有叫做刘使君,豫州与使君同是官衔,是敬称,就好像我们现在叫所长与局长一样。
刘豫州(音同周)
解释:是对三国刘备的尊称,刘备,字玄德;他又当过豫州牧,故又叫刘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