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眼睛”的提纲

高中的作文,老师要我们写提纲,作文的题目是“眼睛”
2024-12-25 18:35:2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题目是作文的眼睛,是内容的一扇窗口.
鲁迅说:记人,就要记他的眼睛。
人们常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这说明了外表反映本质。透过眼睛可以窥见人的内心世界。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题目就可以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讲得最多的是文章的立意构思。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注重的也是文章的立意构思,谋篇布局,这种现象是非常好的,应该得到提倡。但在自拟题目的“话题作文”中,往往勿略了对标题的修改、润色。标题就像人的穿着打扮,打扮得体就能体现出人的精神面貌,反映人的文化修养,性格特征,别人看你一眼,对你就立刻产生好感,印象深刻,反之,穿着随随便便,甚至有些邋遢,这只能使人感到厌恶,对你“敬而远之”。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把写作意图、目的直接地、明确地传达给读者,读者见之便可预知文章的意境宗旨,思想感情。好的题目不仅突出主题,还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欲望。
作文的立意、选材、结构、谋篇布局,这无疑是作文时最重要的,也是语文老师一讲作文时就讲得最多的问题,却往往忽略对学生讲如何拟作文题目,那怕讲也只是就如何审题有关方面的问题讲得多些,而就如何拟题的问题讲得就少了些,或只是蜻蜓点水式的触及一下,不深不透。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我们的某些老师教学观念还没有改变,一直停留在过去命题式或半命题式的岁月里,跳不出这个“坑”,思想观念跟不上教育形式的发展。特别是贫困地区,由于闭塞,加上与外界缺少交流,消息又不灵通等客观原因造成了这种脱节的现象。但是从教育改革的形势来看,从目前无论大大小小的考试来看,凡是考作文的,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供材作文(或话题作文),半命题的都已经很难见到了,这样一来,考生们首先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拟题。题目拟得是否新颖得体,引人深思,给人启发,激起读者的兴趣,这或多或少影响评卷者对作文内容的评价。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考试中的作文命题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其命题形式、内容与过去比较都有较大的变化,尤其是以话题作文为主要形式的开放性作文考题更是方兴未艾。自从1999年高考全国卷考话题作文以来,这种开放性的作文命题方式在考试中很快占据了重要地位,无论是高考中考期末考,还是日常的单元测试训练,都是以这种形式据多。因为它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挥,在考试中能够让考生有话来说,有事来写,从而达到考试检测的目的,所以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充分地引起重视,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拟题的重要性,并掌握快速拟题的基本方法。这方面,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们给我们作出了榜样。
曹雪芹的《红楼梦》本名《石头记》,又名《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缘》等名。“红楼”概括了大观园“女儿国”的全体,“梦”字预示出了其结局,寓意深远,因此《红楼梦》作为标题是几经修改后才被大家沿用下来的。
茅盾的《子夜》最初取名为《夕阳》,后改《子夜》,其意思是当时正是半夜,但很快就要天亮了。这一题目使主题更鲜明,给读者鼓舞和力量,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鲁迅的《阿Q正传》,先定名为《阿Q内传》、《阿Q外传》、《阿Q别传》,这些标题表现不出阿Q的地位性格,只有“正传”二字准确地揭示阿Q的地位与性格。
雨果的《悲惨世界》(又译《哀史》或《孤星泪》)最初题名《若望·瓦尔让》,第二次改为《困穷》,最后才定名《悲惨世界》。他的剧本《欧那尼》也是三次改定了题名的,原先是《三个对一个》,后来用《尊贵的卡斯提尔式——欧那尼》,最后才定《欧那尼》。
契诃夫《万尼亚舅舅》,原来名为《恶魔》。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先取名《暴风雨的儿女》,这名一改,就把战士的成长过程给突现出来了,主题更加鲜明。
由此可见,大文豪们对题目是何等的重视,每个题目都是不厌其烦地一改再改。标题,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拟出比较好的标题呢?
文体不同,对题目的要求也不同。有些题目只能写记叙文,如:《我的小伙伴》、《童年趣事》、《我最崇敬的人》、《老师,我希望你……》、《我的双休日》、《在迎接中考的日子里》、《大家都夸他》等。有些题目只能写议论文,如:《小议“开卷有益”》、《×××读后感》、《虚心使人进步》、《不能惧怕压力》、《学习贵在×××》等。有些题目只能写说明文,如:《××的制作过程》、《吸烟的害处》、《风筝为什么能上天》、《说明我喜爱的一种小动物》、《介绍一种好的学习方法》等。而有些题目是什么体裁都可以写,如:《这也是课堂》、《读书真好》、《童心依旧》等题目,既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生活》、《书》、《习惯》等题目,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和说明文。现在的作文考试经常见到这样的题目:《生活》(河南的考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像这种题目写起来是不会出现什么偏差的。
一般来说,记叙文的标题要生动,如:我们学过的课文《吾家有女初长成》、《背影》、《金黄的大斗笠》、《我的老师》、《我和儿子一家》、《散步》等。议论文的题目要鲜明,如:《谈骨气》、《论求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发问精神》、《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等。说明文的题目要平实,如:《中国石拱桥》、《松鼠》、《人民英雄纪念碑》、《蜘蛛》、《苏州园林》等。当然有些科普类或文艺类说明文标题也是有文采的,如《月亮上的足迹》、《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万紫千红的花》、《大自然的语言》、《卧看牵牛织女星》、《大自然的文字》、《时间的脚印》等。在这些诸多文体中,初中阶段训练得最多的是记叙文,中考考得最多的也是记叙文,下面就记叙文如何拟题方面来谈谈。
话题作文可以多角度立意,多侧面拟定题目。那么,自拟的题目怎样才算是上乘的呢?一般说来,一要准确鲜明。准确就是要求紧扣材料,符合文体;鲜明就是要一目了然,切忌晦涩难懂,空泛笼统。二要简洁生动。要有概括性,要生动形象,忌冗长呆板。但有些学生认为:不就一个标题嘛,随便加一个就行,只要不偏题就万事大吉了。作文时就拟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题,如:《记××××事》、《难忘的×××》等作为文章的题目。虽然也适合上边的两个要求,可就是标题显得有些陈旧,不够新颖,落入俗套,没有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缺乏那种给人“啊!”的一声的惊叹。从那些评出的优秀作文看,其题目都是经过一番润色的。如《我这个人呀》、《我的拿手好戏》、《挑战》、《体味初三》、《生活使我懂得了珍惜》、《星期天的我》、《大家都夸他》等等,这些题目可谓新颖别致,匠心独运,不能不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
记叙文怎样拟题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拟题方法:
1、概括式。题目概括全文的中心内容,点明文章主旨,如:初中学过的课文《提醒幸福》、《吾家有女初长成》、《热爱生命》、《我的信念》、《心中的鹰》、《我的老师》等。
2、象征式。用记叙的对象的象征意义或比喻意义的事物拟题,如《小橘灯》、《紫萝藤瀑布》、《七根火柴》、《金黄的大斗笠》、《荔枝蜜》、《白杨礼赞》等课文。
3、假设式。以假设的方式提出一种设想,借以表明自己的看法、打算,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我是班长》、《假如我当班主任》、《如果我是舍长》等。
4、摘取式。根据文中记叙的内容,引用能概括中心的词语、成语、警句或句子作题目,如《勇气》、《散步》、《社戏》、《背影》、《春》等。
“文无定法”,拟标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不拘一格。以上介绍的几种拟题方法,只是窥斑见豹,抛砖引玉而已,在写作实践中要视情况灵活运用,根据题目要求,抓住问题的实质,拟出符合材料要求的好题目,克服随意拟题的思想,像以上这些标题生动、优美,醒目、具体,让人一看便知文章写的是什么,一目了然,有一种驱使读者一看标题就急着去阅读全文的欲望。
但有些学生自拟题目时,还没有抓住题目要求的精髓,就匆匆写出标题。如:以“语文课”为话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就急急忙忙的写下了《记一堂生动的语文课》或《一堂难忘的语文课》的标题。这两个标题是可以写,也符合要求,但就是显得老套,似曾相识,没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反而有点倒人胃口之感,这样就容易产生拒读者于门外,文章内容再好也会受到影响。而许多学生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拟出了好的题目:鲜明、确切、新鲜、简洁,如:
《多味的语文课》
《虚构语文课》
《语文课剪影》
《语文课之我见》
《有趣的语文课》
《这也是语文课》
《从一堂语文课说开去》
《语文课应该这样上》
上面这些标题求新求趣,给人陌生的新鲜感,让读者一见钟情,怦然心动,自然产生一睹为快之冲动。
总之,好题目,就像美目那样传神,一下子抓住读者,感染读者,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好题目,就像一颗袒露的灵魂,一声拨动读者情弦的颤音,给读者心灵的震动,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作文时,一定要精心构思,一改再改,

回答2:

首先,想眼睛像什么---如像天上的星星,一眨一眨地,很可爱
其次,眼睛是人的心灵上的窗户,通过一个人的眼睛,你可以看到什么,是信任、关爱还是欺骗?举一个例子,体现眼睛是人的心灵上的窗户这个中心语。
最后,结合文章,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回答3:

总分总,
分总,
总分,

不外乎这三个结构,

题引……俗话说得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引用自己的或身边人的有关眼睛的视力

总结眼睛对于人的重要性,并倡导保护眼睛

回答4:

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好说的,其实呢就是,眼睛就是我们心灵的一扇窗口就是按照这个方法来写就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