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2025-02-25 08:24:5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家庭教育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父母的言行、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儿童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等方面的影响来实现的。

1、父母言行的影响。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模仿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儿童的许多态度和行为不是直接从书本上学来的,而是通过对周围环境中的榜样的模仿获得的。父母是孩子模仿的最直接、最经常的榜样。

2、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

娇生惯养是最常见的一种错误的教育方式,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因为是独生,全家人一切都围着孩子转,一切都顺着孩子来,这种娇生惯养的孩子,容易形成一些什么样的人格呢?

(1)胸无大志,安于享受,不求进取。

(2) 任性、自私、脾气暴躁。

(3)怯懦、娇气、不能吃苦。

(4)胆小怕事。

(5)懒惰、依赖、独立性差。

3、家庭气氛影响着人格的形成。

在宁静愉快的家庭气氛中长大的孩子与气氛紧张、冲突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在人格上有很大的不同。

一个家庭,夫妻之间相亲相爱,兄弟姐妹之间互敬互爱,与邻里相处相敬如宾,往往易使儿童形成谦虚、礼貌、随和、诚恳、乐观、大方等良好的人格特征。

反之,一个家庭父母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经常打骂争吵,往往会使儿童形成粗暴、蛮横、孤僻、冷酷等不良人格特征。

4、父母的文化程度,尤其母亲的文化程度,直接影响儿童人格的发展。

人格的形成,起之于童年,早期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影响是巨大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作为父母不仅要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而且更要承担教育的责任,应该高度重视儿童良好人格的早期培养,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

从幼小抓起, 从细微入手,逐步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为其以后人格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奠定基础。



回答2:

家庭教育对孩子人格形成的影响决定孩子的理性 感性,以及内心。

1、从人格的角度而言

父母的教育,父母的因材施教。就决定孩子的理性 感性,以及内心。我曾经得出的结论是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内在层次几乎决定孩子成长的起点。人格的形成是以家庭教育 父母的影响,形成基础。去学校 出社会只是顺着根成长罢了。

2、从大的角度说

在农村和城市的孩子他们的人格成长又是天差地别,所接触到的东西  被环境影响到的又是截然相反的局面。逐渐会对人的认知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经常会看到新闻,在农村非常优秀的孩子在城市上上学,却发现自己除了学习好其他都不会。

城市的孩子,每天玩的编程 魔方 各种户外活动,所接触的也是更直观的东西。农村的孩子所玩的是手机 打游戏 父母和街坊邻居的溺爱,两者所拥有的环境 教育资源完全不同。

两种环境成长的人,两种不同的人生、认知也会就此拉开差距。什么样的认知决定每个人眼中所看见的世界。虽然现在有互联网的影响,会让这种差距被缩小。

但最核心的本质是在父母。这种影响放在大环境下也是微乎其微,如果父母有见识,有深度,有内在这种影响是可逆的,反之差距只会越拉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