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是怎么引起的?医生坦言:多是两个原因导致,劝你别忽视
足跟痛的原因主要是退行性改变和慢性劳损。中老年人常有足跟部软组织萎缩和组织功能退化,使得局部保护能力降低。而且足跟部是承重较大的部位,容易发生慢性劳损,使得局部出现损伤性病变。走路时,足跟踩着硬物或足跟部着地过猛等都可导致足跟部的组织损伤引起疼痛。长期负荷过重或韧带松弛会使跟骨的受力点发生变化,在受力点发生新的损伤和产生无菌性炎症时出现疼痛。骨质增生使跟骨骨刺形成时,反复挤压和刺激可造成局部炎症反应。很多时候是在劳累、寒冷、久站、奔跑、身体超重、走不平的路、穿不合适的鞋等诱因作用下,肌腱韧带会发生慢性反复损伤而产生无菌性炎症,出现渗出、水肿、粘连或滑囊形成,局部压力增加引起疼痛。及时外用,足跟骨方世帖,缓解就可以的
足跟痛的症状
1、跟骨下脂肪垫炎:站立或行走时跟骨下方疼痛,有僵硬肿胀感,压痛明显,压痛点在跟下负重区及其内侧。X线片可见跟骨负重区下方的软组织影像密度增高。
2、跖筋膜炎与跟骨骨刺:站立或走路时,足底或跟骨前下方疼痛,尤其在早晨起床后或休息后刚开始走路时疼痛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疼痛有所减轻。检查时跟骨结节前下方压痛明显,牵扯患者跖筋膜可使其疼痛加重。有跟骨骨刺者,骨刺较大时还可能摸到有隆起。但有跟骨骨剌的患者,并不一定会发生跟痛症。跟骨骨刺的大小与跟部疼痛程度不成正比,跟骨骨刺是老年人骨与关节发生退行性变的特征性表现。
3、跟腱止点滑囊炎:跟腱附着处疼痛、肿胀,压痛明显。有的跟腱增粗变大,有摩擦感。踝关节背伸、跖屈时疼痛加重,不能踮脚。走路多时可因鞋的摩擦而加重疼痛。部分患者的X线片可见局部钙化影像。
4、肾虚性跟痛:站立或行走时双侧足跟部酸痛、隐痛、乏力,但局部无明显压痛。 X线片显示,跟骨本身稍有骨质疏松外,无明显异常。
5、跟骨骨骺炎:足跟后下部疼痛,走路呈跛行,运动后疼痛加剧,跟骨后下部压痛,有轻微肿胀。X线片可见跟骨骨骺变扁平,密度呈不均匀的增高,外形不规则,呈波浪状或虫蚀状,骺线增宽。
如何防治足跟痛
1、青少年跟骨骨骺炎多数由于跟骨外伤,长期跑跳引起,因而在此期患者,跟骨骨骺正在发育阶段应避免跑跳,尤其是高处跳下,在症状早期应注意。
2、老年性足跟痛多由于劳损,跖腱膜炎,跟骨结节滑囊炎,脂肪垫变性引起。此期应避免长期站立,长期行走,抬高足跟可以减轻足跟负荷。穿定制的矫正鞋垫,这样使全身重心前移,可减少足跟部受压。
3、平足症引起足跟痛是由于足弓减少或消失,足跟骨向前倾倒,则在长期行走时疼痛出现,故应使用特殊定制的矫正鞋,配合足弓支撑的矫正鞋垫,改善足底异常的生物力学状态。
4、平时尽量选择穿软底鞋,鞋底厚些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