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
信陵君无疑是战国四大公子中最杰出的一位,他排在第一位也是毫无争议、当之无愧的。
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是四大公子故事中最闪耀的一个,这个故事流传千年,信陵君此次急人之困,千里赴义,以及前面礼贤下士的铺垫,都让这个故事有了足够的传奇性。这个故事因为流传广,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信陵君窃符救赵后,因为担心魏王忌恨,就让军队回去,自己在赵国客居了十年。后来秦国听说信陵君不在魏国,就屡次派兵攻打魏国,魏国屡屡落败。后魏王派人请信陵君归国,信陵君经门客劝说后决定火速归国。回到魏国后,魏王任信陵君为上将军,信陵君派使者向各国求救,各国听说信陵君为将,都纷纷派兵救魏。信陵君率燕、赵、韩、楚、魏五国联军再次大败秦军。此次合纵攻秦的胜利,再次显示了信陵君的杰出军事成就,也从此声名大振,名冠诸侯,后有《魏公子兵法》传世。
信陵君性格沉稳机智,能真正做到礼贤下士,而且有侠义之心,两次败秦则是他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信陵君后因魏王猜忌郁郁而终,十几年后魏亡。
二、平原君-赵胜
平原君赵胜,我觉得自身能力一般,而且气量显小。对于平原君有一件事挺经典的,一次,有个跛子门客经过平原楼下,平原君的小妾看到,大笑起来。第二天,跛子到平原君面前,跪着请求杀了这个小妾。平原君答应之后,却认为这个要求太过分而没有理会,他的门客因此走了一半。经过查问之下,才知道原来门客们认为平原君重女色,轻士人,于是平原君杀了这个小妾,亲自登门向跛子道歉,门客才陆陆续续的回来。
跛子门客的要求的确过分了点,但平原君思虑不周就贸然答应,答应后又不做也不做解释,等门客走了又再去做以挽回人心,平原君处世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平原君虽然水平一般,但可取之处是忠君爱国,长平之战后,赵国困守孤城邯郸,平原君带领自己的门客发挥了顶梁柱的作用,出面组织军民抗敌,联合魏、楚,终于大破秦军,解了赵国之围。
三、春申君-黄歇
春申君黄歇为人比较仁义,算是勤政爱民,曾经在江苏一带治理水患,广施仁政,深得民心,现在上海简称“申”,就是纪念春申君而命名。军事上春申君曾经带领楚军,会同魏、赵,共同破秦,这也是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三大公子唯一一次联手演出,演出成功。后来春申君还带兵灭掉了鲁国,援赵灭鲁是春申君的主要军事成就。春申君还有一次带领六国联军共同抗秦的经历,但在函谷关下被全力出击的秦军击败。
之后春申君就做了件不太地道的事,楚王无子,春申君听从李园建议,把怀有自己孩子的李园妹妹送进宫去,想将来自己儿子就是楚王了,之后又不听门客劝阻,反被李园暗算,不得善终。
四、孟尝君-田文
提到孟尝君,一般都会先想到“鸡鸣狗盗”这个词,孟尝君一次去秦国回不来了,一个门客去秦国国库偷了件狐皮裘衣送给了秦王的'宠妃求情,秦王于是放了孟尝君,后又反悔派兵去追孟尝君,孟尝君逃到函谷关时天还没亮,当时函谷关是鸡叫开关,情急之下,有个门客擅长学鸡叫,叫了几声后,周围的鸡都跟着叫起来,于是顺利出城。
从这件事粗略可见孟尝君是个做事不择手段的人。孟尝君归途中经过赵国,平原君贵宾之礼招待。回家路上,赵国人听说孟尝君大名争相围观,看到后都说:原以为孟尝君是魁梧的大丈夫,没想到却是个身材瘦小的男人呢。孟尝君听到后勃然大怒,跟门客一起动手杀了几百个人,毁了一个县走了。
孟尝君的小故事应该是四公子中最多的,他还有一个替他烧毁借据,收买人心的超级好门客冯谖。
孟尝君广招门客,有好客知名,在后世几乎是“讲义气”的代名词,是江湖好汉们的精神偶像,小时候看《兴唐传》,里面说秦琼的外号是“赛专诸,似孟尝”,就是说秦琼为人孝顺像专诸,对朋友讲义气像孟尝君。
本来孟尝君处世果断,心狠手黑,有枭雄本色,虽然军事上没什么大成就,但也不至于被排在第四,论知名度和能力也比春申君和平原君强,但一件事就可以把孟尝君牢牢钉在老幺的位置上了。----后来齐湣王灭了宋国后,十分骄横,想杀孟尝君,孟尝君于是逃到魏国为相,竟然联合燕国、赵国、魏国、楚国、秦国几乎灭了齐国,要不是齐国田单大摆火牛阵,齐国就玩完了。
战国四公子,因其封号中皆有“君”字,又被后世称作“战国四君子”,指战国时齐国孟尝君田文(?—前279年)、赵国平原君赵胜(?—前251年)、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前243年)、楚国春申君黄歇(前314年—前238年)。
一、齐国孟尝君田文
《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的田文
孟尝君田文,是齐威王田因齐的孙子,靖郭君田婴的儿子,齐宣王田辟疆的侄子。
田文的父亲田婴是齐威王少子,齐宣王的庶弟。他相齐十一年,有子四十余人。田文的母亲只是田婴的众妾之一,地位卑微。田文出生于五月五日。婴以为不吉,告其母,孩子出生后弄死他。其母不忍,偷偷地抚养大了田文。田婴知道后,大发雷霆。田文问父亲:为何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不能养育?田婴回答说:“五月出身的孩子,长大后将与门户一样高,不利父母。”田文反问道:“人一生的命运,是上天决定的呢?还是门户决定的呢?”田婴无言以对。田文接着说:“如果人的命运由上天注定,您还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如果由门户决定,可以用把门户抬高这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啊!那么高的门户,人谁能长那么高呢!”田婴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对田文另眼相看。
田文还多次劝谏田婴,要招纳贤者,不要只顾贪图私利,忘记履行公职。田婴很奇异,索性让田文主持家务。田文把上述诸事都处理的井井有条,他的名声也在各国广泛传播,并普受赞誉。很多诸侯、贵族请求田婴,让田文继承他的爵位,婴许之。田婴去世后,田文承袭了他的封邑——薛(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
田文招纳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给他们丰厚的待遇。众食客无论出身贵贱,田文对他们一视同仁。当时,田文门下的食客有三千余人。司马迁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后人也往往将喜欢结交豪杰者,冠以“赛/小孟尝”之号。
其中,有擅作主张,利用田文命自己去薛地收账的机会,将薛地人借田文钱物的人的借据债券一概焚毁,却美其名曰为田文买了无价的“情义”;游说诸侯,为田文营造安全游刃有余的生存环境的冯谖(或作冯驩),后世成语“狡兔三窟”即源出于他。以及利用擅长模仿公鸡鸣叫、偷盗这样一些被正人君子鄙视不屑的技能,却在危急关头拯救了田文的佚名门客,成语“鸡鸣狗盗”即源出他们。
“鸡鸣狗盗”剧照
秦昭王听说田文贤明,请他去秦国。孟尝君本来打算去,后在门客们的劝阻下,取消行程。公元前299年,田文再次受邀到秦国,被秦昭王任命为丞相。秦国大臣激烈反对,认为田文肯定会首先考虑齐国的利益,甚至会牺牲秦国的利益。秦昭王听从大臣们的建议,将田文等关押,准备杀死。田文和众门客依靠二名“鸡鸣狗盗”二门客的“雕虫小技”,侥幸逃脱。
田文返回齐国后,被齐湣王任命为丞相。公元前298年,孟尝君率齐、韩、魏三国兵,攻入秦国函谷关。秦国被迫求和,归还以往侵占的韩、魏的领土。
随着田文的威望、权势不断提高,齐湣王感到威胁,于是准备寻由铲除他。田文畏惧,逃到魏国,被魏王任命为丞相。公元前284年,在田文撺掇、串联下,魏、秦、赵、燕国联军大败齐国,齐国几乎亡国。齐湣王逃至莒,后来死在那里。齐襄王即位后,与田文修好。
孟尝君死后,诸子争权夺利,内讧不已。齐、魏趁机联合灭亡薛邑。田文家族被灭族。
二、赵国平原君赵胜
《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的赵胜
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封于东武(今山东诸城),号平原君。礼贤下士,宾客至者数千人。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
平原君执政时最大的失误,就是仅着眼扩张领土,不顾大多数臣僚反对,劝说赵孝成王接受因遭秦国攻击而投靠赵国的韩国的上党地区,使秦人转攻赵国。长平之战中,平原君和赵孝成王轻率地否定了名将廉颇持久作战消耗秦军的正确战略,重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统帅,遭致惨败。赵国几乎亡国。
成语“利令智昏”即是司马迁对赵胜等赵国统治者短视无谋的评价。
长平之战后,秦围攻赵都邯郸,平原君率诸门客至楚国求援。成语“脱颖而出”、“毛遂自荐”等故事,即发生在此时。这说明,平原君在对人才的评判方面,存在阙失。
“毛遂自荐”剧照
三、魏国信陵君
《虎符传奇》信陵君剧照
魏公子无忌,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异母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于公元前276年,封无忌为信陵(今河南宁陵县)君。“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门下食客三千人。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而魏安釐王因害怕魏无忌贤能,不敢授其重任。其为后人熟知的事迹,就是“窃符救赵”了。
魏王怒,欲待信陵君返国后,重治其罪。信陵君破秦后,使其他将领率军归国,公子与客独留赵国,十年不归。
后秦伐魏,魏军连连战败。魏王无奈,只好派使者到赵国,请公子回国。公子趣驾归救魏。魏王命公子为上将军,公子也派使者遍告诸侯。各国闻公子为统帅,各遣兵救魏。公子率五国兵大败秦军,乘胜追击至函谷关,秦不敢出战。
秦王暗中派人携万斤金至魏国,在朝野重金收买奸臣小人,让他们散布谗言,诋毁公子有异心,欲自立为王。魏王果然中计,猜忌公子,派人代他为帅。公子心灰意冷,为避嫌疑,自此谢病不朝,与宾客日夜饮醇酒,喜好女色。如此四年,因酗酒过度病卒。唐代“诗仙”李白曾写诗赞颂信陵君曰:“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四、春申君黄歇
《芈月传》黄歇剧照
与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皆出身贵族迥然不同的是,春申君黄歇是黄国(嬴姓诸侯国,今河南省潢川县。公元前648年为楚所灭)人,并非楚国王室贵族。他豢养的门客有3000余人,数量在“战国四公子”中居首位。他又是“战国四公子”中最悲催的一位:被人利用后,被杀灭口。
他游学博闻,以辩才出众,深受楚顷襄王器重。当时,秦将白起攻楚,取巫、黔中郡,攻陷鄢、郢。秦国还打算联合韩、魏,合攻楚国。黄歇游说秦昭王,取消攻击楚国的计划,转而与楚结盟,合攻他国。
后来,黄歇陪同太子熊完,至秦国为人质。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秦国却不愿放熊完归国。黄歇劝秦相应侯范睢,释放楚太子归国,可最大限度的保护秦国的利益。同时,他让太子换装,偷偷逃回楚国。秦王怒,欲杀黄歇,被应侯劝阻,释放回楚国。
太子完回国后数月,楚顷襄王去世,太子即位,即楚考烈王。公元前262年,楚王以黄歇为令尹(丞相),封春申君。公元前257年,楚考烈王撕毁秦楚盟约,派春申君率军,与信陵君率领的魏军,大败秦军。公元前255年,春申君又灭亡鲁国。楚国一度强盛。
公元前242年,各国约定合纵攻秦,并推举楚考烈王为首,春申君主事。六国联军由名将庞暖为帅,曾一度到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境内),秦军出关应战,六国联军战败溃逃。楚考烈王将战败归咎于春申君,从此开始冷落他。
黄歇:我心里苦啊~
楚考烈王的妃嫔一直没有生育。黄歇虽然也贡献无数美女入宫,但都没有生育。赵国人李园将妹妹暗中献给黄歇,待她怀孕后,又劝黄歇将此女献给楚考烈王。这样,黄歇的儿子就极有可能成为太子。黄歇利欲熏心,按照李园的嘱咐,付诸实施。李园的妹妹入宫后,深受楚王宠爱。她生育的儿子,果然被立为太子。成语“移花接木”即典出此处。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重,黄歇手下一名叫朱英的门客,劝黄歇先下手为强,杀掉李园,免除后患。黄歇不从。李园自妹妹入宫受宠后,就暗中收买刺客,欲杀黄歇灭口。楚考烈王去世后,黄歇入宫奔丧,被李园埋伏的刺客们杀害,并被灭族。
文史君曰
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作为战国时期齐、赵、魏、楚的执政者,礼贤下士,招揽数千名贤士门客,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诸多贡献。他们多不得善终的悲催命运,也反映出政治斗争的残酷,即便名满天下、为国效力的显贵勋臣,亦不能自主掌握自己的命运。更重要的是,他们作为执政者,却多昧于大义,利欲熏心,终害人害己:或如孟尝君不顾国、家休戚与共的大义,昧于个人私利仇怨,竟唆使、勾结他国,灭亡母国;或如平原君贪恋土地财富,利令智昏,几将国家陷入灭亡的深渊;或如春申君贪恋权位,移花接木,最终被人利用后灭口,家族被诛灭。其惨痛教训,颇值得后人借鉴、警诫。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 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3.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郛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战国四公子,因其封号中皆有“君”字,又被后世称作“战国四君子”,指战国时齐国孟尝君田文(?—前279年)、赵国平原君赵胜(?—前251年)、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前243年)、楚国春申君黄歇(前314年—前238年)。
一、齐国孟尝君田文
《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的田文
孟尝君田文,是齐威王田因齐的孙子,靖郭君田婴的儿子,齐宣王田辟疆的侄子。
田文的父亲田婴是齐威王少子,齐宣王的庶弟。他相齐十一年,有子四十余人。田文的母亲只是田婴的众妾之一,地位卑微。田文出生于五月五日。婴以为不吉,告其母,孩子出生后弄死他。其母不忍,偷偷地抚养大了田文。田婴知道后,大发雷霆。田文问父亲:为何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不能养育?田婴回答说:“五月出身的孩子,长大后将与门户一样高,不利父母。”田文反问道:“人一生的命运,是上天决定的呢?还是门户决定的呢?”田婴无言以对。田文接着说:“如果人的命运由上天注定,您还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如果由门户决定,可以用把门户抬高这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啊!那么高的门户,人谁能长那么高呢!”田婴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对田文另眼相看。
田文还多次劝谏田婴,要招纳贤者,不要只顾贪图私利,忘记履行公职。田婴很奇异,索性让田文主持家务。田文把上述诸事都处理的井井有条,他的名声也在各国广泛传播,并普受赞誉。很多诸侯、贵族请求田婴,让田文继承他的爵位,婴许之。田婴去世后,田文承袭了他的封邑——薛(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
田文招纳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给他们丰厚的待遇。众食客无论出身贵贱,田文对他们一视同仁。当时,田文门下的食客有三千余人。司马迁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后人也往往将喜欢结交豪杰者,冠以“赛/小孟尝”之号。
其中,有擅作主张,利用田文命自己去薛地收账的机会,将薛地人借田文钱物的人的借据债券一概焚毁,却美其名曰为田文买了无价的“情义”;游说诸侯,为田文营造安全游刃有余的生存环境的冯谖(或作冯驩),后世成语“狡兔三窟”即源出于他。以及利用擅长模仿公鸡鸣叫、偷盗这样一些被正人君子鄙视不屑的技能,却在危急关头拯救了田文的佚名门客,成语“鸡鸣狗盗”即源出他们。
“鸡鸣狗盗”剧照
秦昭王听说田文贤明,请他去秦国。孟尝君本来打算去,后在门客们的劝阻下,取消行程。公元前299年,田文再次受邀到秦国,被秦昭王任命为丞相。秦国大臣激烈反对,认为田文肯定会首先考虑齐国的利益,甚至会牺牲秦国的利益。秦昭王听从大臣们的建议,将田文等关押,准备杀死。田文和众门客依靠二名“鸡鸣狗盗”二门客的“雕虫小技”,侥幸逃脱。
田文返回齐国后,被齐湣王任命为丞相。公元前298年,孟尝君率齐、韩、魏三国兵,攻入秦国函谷关。秦国被迫求和,归还以往侵占的韩、魏的领土。
随着田文的威望、权势不断提高,齐湣王感到威胁,于是准备寻由铲除他。田文畏惧,逃到魏国,被魏王任命为丞相。公元前284年,在田文撺掇、串联下,魏、秦、赵、燕国联军大败齐国,齐国几乎亡国。齐湣王逃至莒,后来死在那里。齐襄王即位后,与田文修好。
战国四君子平原君、春申君、孟尝君、信陵君。
孟尝君与冯谖之间的故事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对抗强大的秦国的威胁,同时也是为了增强了自己的实力,纷纷招兵买马,招募天下有才能的人。因此一时之间,出现了一股养“士”的潮流。而”战国四公子“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而这四个人之中,实力最庞大,也是最具野心的便是来自齐国的孟尝君。
孟尝君,原名田文。齐国王室家族成员之一,幼时曾遭父亲的嫌弃和厌恶,最后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和出众的表现,最终获得了父亲的认可,成功在四十几个兄弟中杀出重围,继承爵位。此后便大量招募有才能的人,给他们最优厚的待遇,因此他的食客号称达到了三千人。
冯谖是一个不一般的人才,他为了测试田文是否具有足够的胸襟和眼界,便故意装扮成无才无德的人来接近他,在孟尝君接纳他之后还提出各种无理的要求来刁蛮,但是田文却满足了他的所有要求。冯谖就此认定他确实是可辅佐他成就大业的人。
于是便倾力相助,先是挺身而出接受了到薛城收债的任务,烧了百姓的借据为孟尝君买到了“义”。之后又“经营三窟”,帮助田文恢复并巩固了相位。可以说孟尝君能够数十年没有遭到什么灾祸,完全靠的是冯谖的计策。
孟尝君和冯谖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领导要有广阔的胸襟,要体恤下属;而下属在选择为谁工作是也要进行充分地考虑和思索,这样才能达到双赢的结局。
搜狗问问
扩展资料:
他们为什么被称之为“君子”
首先,在商周时,君子只是指代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是相对于奴隶与平民的贵族的称谓。并没有褒贬的意思在里面。
接下来,孔子在《论语》中有大量关于君子的论述,比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孔子或者儒家的君子代表的是一种道德完备的人。后来的人们完全将“君子”的社会地位这层意思去掉了。
那么,战国四君子,他们的君子称谓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1,他们都是贵族,是士大夫阶层。他们的出身要么是君王之子,要么是君王的亲戚。他们除了家境殷实之外,他们更是官僚,是社会的特权阶层;
2、他们都有很多门客,最多的有门客3000,最少的也有门客1000。这个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给人民的印象。
3、他们都是文化深厚的人。信陵君写过兵书,平原君博学多才,他们都能够礼贤下士,唯才是用;
4、他们都有一定的政治信仰,比如爱国、崇尚正义、爱好和平等。
所以,战国四君子被称之为君子,是综合了两种因素:社会地位和道德水平。
与孟尝君田文有关的典故有:鸡鸣狗盗、狡兔三窟。与信陵君有关的是:窃符救赵。与平原君赵胜有关的是:毛遂自荐。春申君黄歇典故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