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巴颜喀拉山石盘密切相关的是我国神秘莫测的《太极图》,从古至今人们费尽了脑筋,也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
《太极图》又称《先天图》或《天地自然之图》,是我国上古文化中最神秘的一张图,也是众说纷纭、争论最激烈的一张图。
虽然《周易·系辞传》中已明确提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但汉代以后所传的《周易》,都不曾附有《太极图》。直至宋朝华山道士陈博才传出《太极图》,并有“先天”、“后天”之分。
后来,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根据陈博所传的《太极图》,写了一篇《太极图说》,继承并发挥了《周易》的观点,提出“无极而太极”的哲学思想。
到朱熹撰写《周易本义》时,才正式将《太极图》附在《周易》前面。他看出了离开《太极图》,《周易》只是一部普通的占卜之书,根本不能位列群经之首。
这期间,真正对《太极图》有所研究的是理学家邵雍。据邵雍说,先天《太极图》为伏羲所作,后天《太极图》为周文王所作。邵雍指出,在伏羲所在年代并没有文字,只有一张太极图来表现天地万物和阴阳变换原理。
朱熹则认为,《太极图》源自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太极图》的一个间接来源于道教似乎没有太多疑问。
但是,《太极图》的源头在哪里呢?它是否真像《周易》和道教所说的那样是伏羲所作的呢?
《太极图》和伏羲
据今人考证,伏羲可能和太阳或者东方的某一星座有关。从史籍上看,伏羲又与龙有着密切的关系。
台湾飞碟研究协会会长吕应钟先生提出了“龙就是飞碟”的看法。的确,龙这种过去被视为神话传说的动物,现在似乎应当重新认识。
《说文解字》说龙是万物之长,能暗能亮、能长能短、能大能小。春分的时候就飞上天,秋分的时候就潜入海。
现在看来,这种能暗能亮、能长能短、能大能小而又披着硬甲的龙,和我们观察到的雪茄型飞碟非常相似。
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所谓伏羲“蛇身人首”不过是一个象征性表述,它暗示着伏羲是一种半人半神的生命体,是直接和龙有关的生命体。
如果伏羲就是伟大的太阳神,而他又乘龙,即飞碟来到地球上,传授人们一些天文地理知识以后,由于上古民智未开,为了不使外星球高级文明失传,留下了一幅整合性的《太极图》让后人去破译。那么,今天我们看到《太极图》包罗万象的内容就不奇怪了。
太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