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饲料指干草类(包括牧草)、农副产品类(包括壳、藤、蔓、秸秆、秧等)及绝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等于18%的糟渣类、树叶类及其他类。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上,是能量含量很低的饲粒,都属于粗饲料,如青绿饲料、苜蓿、青干草、作物秸秆、青贮饲料等。
粗饲料的粗纤维含量较高,体积大,消化能或代谢能较低,特别是收割较迟的劣质干草和稿秕中木质素与硅的含量增加,从而阻碍微生物对纤维素的降解和对细胞内容物的作用,成为粗饲料能量和各种养分消化率低以及不能被猪、鸡等大量利用的主要原因。粗饲料虽然营养价值低,但它种类多、来源广、数量大、价格低,符合草食家畜的生物学特性,是草食家畜的主要饲料来源。同时,还可解决粗饲料浪费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对青贮和半干青贮可以用青贮窖,也可以用青贮塑料袋。最近的报道显示,在青贮制备过程中添加微生物青贮添加剂,会对青贮的质量和效果产生明显的作用。对于苜蓿干草,则提倡机器收割、烘干、包装、运输、储藏一次性完成,这样可以确保干草的营养价值上乘。粗饲料在草食家畜日粮中占很大比例,其中秸秆为主要组成部分。秸秆饲料经适当加工调制,可改变原来的体积和理化性质,进而改变消化性,提高营养价值。
(1)粉碎 苜蓿优质苜蓿青草(干草)具有很好的消化率,可作为蛋白质饲料供给源;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理想;为碱性饲料,具有良好的瘤胃缓冲作用;富含维生素D、胡萝卜素和钙。苜蓿可以青饲,但应控制喂量;可制作成青贮、干草捆、草块、草颗粒,可长期贮备。优质干草(如苜蓿等)经粉碎后,可以低比例混入猪、鸡饲粮中,可提高畜禽消化率。鸡料可磨得较细,猪料粉碎为1~2毫米。如果配制颗粒饲料,犊牛料粉碎为4~6毫米,奶牛和马料为10~16毫米。牛料不应粉碎得过细,否则通过瘤胃过快,降低饲料利用率。
(2)切短或揉碎处理 切短或揉碎,便于采食和家畜咀嚼,减少粗饲料浪费,并易于和粗料混匀和改善适口性。切短的长度依家畜的种类与年龄而异,一般牛为3~4毫米,马2~3毫米,羊1.5~2.5毫米,幼畜可更短些。揉碎时不能过细,揉碎过细会影响瘤胃消化。
(3)碱化 用1%生石灰水、3%熟石灰水或2%的氢氧化钠溶液对粗饲料进行碱化处理,可改变植物细胞结构,使植物纤维膨胀疏松,并能增加饲料含钙量,极大地提高了饲料消化率和利用率。100千克石灰水可浸泡8~10千克切短秸秆,浸泡24小时;80~100千克氢氧化钠溶液可浸泡100千克秸秆,浸泡8~10小时,捞出后可饲喂。据试验,用经碱化的粗饲料饲喂牛,消化率可提高13%~20%。
(4)氨化氨水氨化:将配制好的25%的氨水逐层喷洒或注入堆垛秸秆中,分层压实,最后用塑料薄膜封严,在20~30℃下经7~14天氨化后开封,待氨气挥发尽后方可饲喂。氨水12千克可氨化100千克秸秆。
尿素氨化:按秸秆重量的3%加进尿素,一般将3千克尿素溶解在60千克水中,均匀地喷洒到100千克秸秆上,逐层堆放、压实,再用塑料膜覆盖。也可利用地窖进行尿素氨化处理切碎了的农作物秸秆。氨化处理时间取决于气温,通常夏季约需1周,春、秋季2~4周,冬季4~8周甚至更长。使用时,应让残留的氨气挥发掉。氨化后的秸秆可形成醋酸氨,反刍牛羊采食后,在瘤胃微生物作用下,能合成菌体蛋白,代替部分蛋白质饲料。
(5)盐化 冬季牛常以麦秸、稻草、玉米秸等粗饲料为主食。这些饲草质地粗硬,营养价值低,适口性差,盐化后效果会明显改观。
操作方法:将麦秸、玉米秸等饲料切短或压碎,按每100千克粗饲料加入0.5~0.8千克食盐计算,将食盐溶解在20~30千克水中,制成食盐溶液备用。在水泥地面上(没有水泥地面的也可铺上塑料布)一层一层堆放粗饲料,向粗饲料上面均匀地喷洒食盐水溶液,一边喷洒一边搅拌,然后将搅拌均匀的粗饲料装入水泥池、缸或塑料袋内,最后用塑料薄膜封盖扎口。通过24~48小时的浸润和软化,即可开池解口取用喂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