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性:大多数熊食性很杂,既食青草、嫩枝芽和坚果,也到溪边捕捉蛙、蟹和鱼,掘食鼠类,掏取鸟卵,更喜欢舔食蚂蚁,盗取蜂蜜,甚至袭击小型鹿、羊或觅食腐尸;但是北极熊比较特殊,主要吃鱼和海豹;熊的视觉和听觉都不十分灵敏,但嗅觉非常发达。
外形特征:熊躯体粗壮肥大,体毛又长又密,脸形像狗,头大嘴长,眼睛与耳朵都较小,臼齿大而发达,咀嚼力强。四肢粗壮有力,脚上长有5只锋利的爪子,用来撕开食物和爬树;尾巴短小;熊平时用脚掌慢吞吞地行走 。
熊(英文名称:Bears):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虽然一般人把熊看做是危险的动物,但在马戏团或动物园中,却是相当受人喜爱的,熊科是个大家族,可分为4属:懒熊属 、眼镜熊属、马来熊属、熊属。
简述:哺乳纲,食肉目,熊科各种类的通称。广泛分布于欧、亚及南北美洲。体重在200kg以下,毛漆黑,下颏有一块白色,胸部有“V”形白斑者,称为黑熊或狗熊;如果体重200kg以上,毛棕褐、近黑或棕黄色,称为棕熊,另外,还有北极熊、马来熊懒熊美洲熊等。
生长繁殖:熊是哺乳动物——受精卵没有类似于蛋壳的外壳;交配后在母体内生长成个体。
保护级别:熊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哺乳动物,严禁猎杀食用。
分布范围:熊科中分布最广泛的是棕熊,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但数量并不多。不同地方的棕熊体型习性有一定的差距,最大的阿拉斯加棕熊体重可达600~800公斤,而小型的棕熊体重不及100公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熊 (熊(熊科杂食性大型哺乳动物)_百度百科)
外貌特征:熊躯体粗壮肥大,体毛又长又密,脸形像狗,头大嘴长,眼睛与耳朵都较小,臼齿大而发达,咀嚼力强。四肢粗壮有力,脚上长有5只锋利的爪子,用来撕开食 物和爬树。尾巴短小。熊平时用脚掌慢吞吞地行走,但是当追赶猎物时,它会跑得很快,而且后腿可以直立起来。
生活习性:大多数熊食性很杂,既食青草、嫩枝芽、苔藓、浆果和坚果,也到溪边捕捉蛙、蟹和鱼,掘食鼠类,掏取鸟卵,更喜欢舔食蚂蚁,盗取蜂蜜,甚至袭击小型鹿、羊或觅食腐尸。但是北极熊比较特殊,主要吃鱼和海豹。熊的视觉和听觉都不十分灵敏,但嗅觉非常发达。熊一般是温和的、不主动攻击人和动物,也愿意避免冲突,但当它们认为必须保卫自己或自己的幼崽、食物或地盘时,也会变成非常危险而可怕的野兽。
熊是利用价值较大的经济动物,毛皮可用,肉、掌能吃;胆、脂作药,幼小的熊崽,易于驯养,可供观赏。 现在许多地区和国家已经无熊,有些种群濒于灭绝的边缘。我国政府于1980年把马来熊列为一类、棕熊二类、黑熊三类保护动物,不准毫无节制地乱捕猎杀。进行人工养殖,开展活熊人工引流取胆,在保护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有汁划地合理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熊食物品种来源: 熊的常用能量饲料有玉米、麦类、高粱、糖鼓、红茗干、次粉、小米等。 蛋白饲料有肉粉、肉骨粉、蚕蛹、血粉、鱼粉、蝇蛆粉、豆饼(粕)、菜籽饼(粕)、花生饼(粕)、黄豆、豌豆、酵母粉等。 矿物质词料:石粉、贝壳粉、骨粉、食盐、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钙、沸崐石粉、膨润土等。 棕 熊 【保护级别】:国家Ⅱ级 分类地位:食肉目 熊科 学 名:Ursus arctos 别 名:马熊 人熊 【形体特征】 棕熊是大型兽类。身体强壮;吻部较长;肩部隆起;眼睛小 ,耳小;颈部短而粗壮;躯干粗壮;四肢强健有力,前后足均具五趾,爪不能伸缩;尾短。体长约170-200厘米,体重约150-200千克。体毛为棕黑色至棕红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山地森林中,嗅觉发达,多白天活动,善于爬树和游泳,冬季有冬眠习性。杂食,以植物果实、嫩叶、青草和各类小动物为食。一般每年5-8月发情交配,怀孕期7-8个月,胎产1-2仔,幼仔约4-5年性成熟,寿命约35年。 【分 布】 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等地区。 黑 熊 【保护级别】:国家Ⅱ级 分类地位:食肉目 熊科 学 名:Selenarctos thibetanu 别 名:黑瞎子 狗熊 【形体特征】 黑熊是大型食肉动物。身体强壮;吻部尖;眼睛小 ,耳大而延伸;颈部短而粗;臀部圆;四肢强健,足垫厚,爪不能伸缩;尾短。体长约150-170厘米,体重约150千克。体毛黑色,胸部有一白色或淡黄色的“V”形纹。 【生活习性】 多栖息于山地的森林中,视觉较差,听觉和嗅觉较灵敏,善于爬树和游泳,北方寒冷地区的黑熊有冬眠习性。杂食,以植物果实、嫩叶及各类小动物为食。多白天活动。每年6-8月发情交配,怀孕期6-7个月,每胎产2仔,幼仔约4~5年性成熟,寿命约30年。 【分 布】 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华南、华东等地。 小熊猫 【保护级别】:国家Ⅱ级 分类地位:食肉目 熊猫科 学 名:Ailurus fulgens 别 名:九节狼 金狗 【形体特征】 小熊猫是中等体型兽类。身体肥壮;头部短宽,双耳前伸;前后足均具五趾,爪能够伸缩;尾长超过体长之半。体长约40-60厘米,体重约5-7千克。鼻镜黑色,被毛以红褐色为主,吻部、眼周、耳缘、胡须白色,耳背被毛黑褐色,两颊和吻部有白毛,尾部有棕白相间的环纹。 【生活习性】 多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森林中,多晨昏间活动觅食,性情温顺,视觉、听觉、嗅觉均不灵敏,善于爬树,行动较迟缓,喜欢晒太阳。杂食,喜食箭竹的竹笋和竹叶以及植物果实等,也吃鸟卵、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一般每年3-4月发情交配,怀孕期约2个月,胎产2-3仔,幼仔约1-2年性成熟。 【分 布】 分布于我国陕西、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 熊是利用价值较大的经济动物,毛皮可用,肉、掌能吃;胆、脂作药,幼小的熊崽,易于驯养,可供观赏。 现在许多地区和国家已经无熊,有些种群濒于灭绝的边缘。我国政府于1980年把马来熊列为一类、棕熊二类、黑熊三类保护动物,不准毫无节制地乱捕猎杀。进行人工养殖,开展活熊人工引流取胆,在保护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有汁划地合理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熊食物品种来源: 熊的常用能量饲料有玉米、麦类、高粱、糖鼓、红茗干、次粉、小米等。 蛋白饲料有肉粉、肉骨粉、蚕蛹、血粉、鱼粉、蝇蛆粉、豆饼(粕)、菜籽饼(粕)、花生饼(粕)、黄豆、豌豆、酵母粉等。 矿物质词料:石粉、贝壳粉、骨粉、食盐、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钙、沸崐石粉、膨润土等。 熊科,目前世界仅存8属种。以体型粗大有力,尾极短,出生的幼兽常发育不完全为特征,种类不多,现存仅8种,是犬型类中种类最少的一科,且多数种类数量稀少。熊科成员多数食性很杂,也有少数以肉食或植食为主,体型多比较大,其中包括陆地上最大型的食肉动物。熊科成员虽然体态笨重,但是多数能爬树,并有不少是游泳好手。熊科成员视觉不佳,但嗅觉比较灵敏,主要依靠嗅觉觅食。 熊科中分布最广泛的是棕熊Ursus arctos,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但数量并不多。不同地方的棕熊体型习性有一定的差距,最大的阿拉斯加棕熊Ursus arctos middendorffi体重可达600~800公斤,而小型的棕熊体重不及100公斤。阿拉斯加棕熊由于体型超大,过去曾被当作独立的物种。 我国西部的一些棕熊颜色和体型与其它棕熊也有些差别,又是被单列为马熊Ursus pruinosus。 唯一能和阿拉斯加棕熊相比的是北极熊Ursus maritimus,生活于北冰洋附近,游泳能力强,并可随海冰远离海岸。北极熊主要食海豹,是肉食性最强的熊。北极熊和棕熊是仅有的跨州分布的熊,其它的熊有4种分布于亚洲,一种分布于北美洲,一种分布于南美洲。这几种熊体型均小于北极熊和多数棕熊,且除了大熊猫以外,均以黑色为主,亚洲特有的几种熊胸前还有月牙形的白斑。
生活习性:大多数熊食性很杂,既食青草、嫩枝芽和坚果,也到溪边捕捉蛙、蟹和鱼,掘食鼠类,掏取鸟卵,更喜欢舔食蚂蚁,盗取蜂蜜,甚至袭击小型鹿、羊或觅食腐尸;但是北极熊比较特殊,主要吃鱼和海豹;熊的视觉和听觉都不十分灵敏,但嗅觉非常发达。
外形特征:熊躯体粗壮肥大,体毛又长又密,脸形像狗,头大嘴长,眼睛与耳朵都较小,臼齿大而发达,咀嚼力强。四肢粗壮有力,脚上长有5只锋利的爪子,用来撕开食物和爬树;尾巴短小;熊平时用脚掌慢吞吞地行走 。
拓展资料
熊(英文名称:Bears):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虽然一般人把熊看做是危险的动物,但在马戏团或动物园中,却是相当受人喜爱的,熊科是个大家族,可分为4属:懒熊属 、眼镜熊属、马来熊属、熊属。
简述:哺乳纲,食肉目,熊科各种类的通称。广泛分布于欧、亚及南北美洲。体重在200kg以下,毛漆黑,下颏有一块白色,胸部有“V”形白斑者,称为黑熊或狗熊;如果体重200kg以上,毛棕褐、近黑或棕黄色,称为棕熊,另外,还有北极熊、马来熊懒熊美洲熊等。
生长繁殖:熊是哺乳动物——受精卵没有类似于蛋壳的外壳;交配后在母体内生长成个体。
保护级别:熊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哺乳动物,严禁猎杀食用。
分布范围:熊科中分布最广泛的是棕熊,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但数量并不多。不同地方的棕熊体型习性有一定的差距,最大的阿拉斯加棕熊体重可达600~800公斤,而小型的棕熊体重不及100公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熊 (熊(熊科杂食性大型哺乳动物)
生活习性:大多数熊食性很杂,既食青草、嫩枝芽和坚果,也到溪边捕捉蛙、蟹和鱼,掘食鼠类,掏取鸟卵,更喜欢舔食蚂蚁,盗取蜂蜜,甚至袭击小型鹿、羊或觅食腐尸;但是北极熊比较特殊,主要吃鱼和海豹;熊的视觉和听觉都不十分灵敏,但嗅觉非常发达。
外形特征:熊躯体粗壮肥大,体毛又长又密,脸形像狗,头大嘴长,眼睛与耳朵都较小,臼齿大而发达,咀嚼力强。四肢粗壮有力,脚上长有5只锋利的爪子,用来撕开食物和爬树;尾巴短小;熊平时用脚掌慢吞吞地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