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青蛙家族的一员,我们捕虫的本领很大,当有小飞虫从我们眼前飞过时,便一跃而起, 总能准确地把虫抓住。可是我们对静止的东西,却“视而不见”, 即使有苍蝇呆在眼前,也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科学家想研究我们的眼睛,发现了我们的眼睛里有四种神经细胞,也就是四种“检测器”。 第一种神经细胞叫“反差检测器”,它能感觉运动目标暗色前后缘;第二种叫“运动凸边检测器”,对有轮廓的暗颜色目标的凸边产生反应;第三种叫“边缘检测器”,对静止和运动物体的边缘感觉最灵敏;第四种叫“变暗检测器”,只要光的强度减弱了,就立刻反应。在这四种神经细胞的作用下,能把一个复杂图像分解成几种容易辨别的特征,然后传送到大脑的视觉中心,经过综合,就能看到原来的完整图像。结果人类根据我们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 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夜视仪--猫的眼睛
在漆黑的夜里,夜视仪怎么才能看清楚东西呢?原来是人们从猫的眼睛中得到了启示。
猫的眼睛为什么能在黑暗中看清东西呢?哦,原来是猫的眼睛的视网
膜上具有着圆锥细胞和圆柱细胞,圆锥细胞能感受白昼普通光的光强和颜色,
圆柱细胞能感受夜间的光觉。一般只能在白天活动的动物如鸟、鸡等,它们的
视网膜中常常只有圆锥细胞;而另一些只能在夜间活动的动物如猫头鹰,其视网膜上只有圆柱细胞。
此外,猫的眼睛还有一个特点,在它感受弱光时,瞳孔能够随着光的不同强度而自动调整。所以,在中午阳光很强时,你会看到猫眯着它的双眼,
瞳孔已缩小成直线般的细缝,保证只让少量的光线进入瞳孔内。而在光线十分
微弱的晚上,瞳孔又能放大呈圆形,以便保证在黑暗中也能看清楚各种物体。
发展微光夜视技术的关键是图像增强器,它的功能是把输入图像的亮度增强并加以显示,微光通过图像增强器后,其可视距离达2000米。
军事科学家们便模仿猫眼研制出了大有用处的微光夜视仪。夜视仪是一种特制的透视,能够将视野内物体发出的红外线会聚起来。将信息发送给显
示器,从而在显示器上呈现出各种色彩,再将从探测器元传来的脉冲组合起来,
就生成了图像。夜视仪主要是帮助人们在夜间进行观察、搜索和驾驶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