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首先在卢沟桥发难,这是蓄谋已久的行动。卢沟桥地理位置重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完成对北平的包围,非占此地不可;二是要控制平汉铁路,也非占此地不可。
从包围北平的需要出发,可以这样理解:七七事变前夕,日本侵略势力已形成了对北平的三面包围,东部有日本炮制的通县伪冀东自治政府,北面有伪蒙疆自治政府,东南方向,日本霸占了丰台镇,只有位于西南面的卢沟桥是出入北平的惟一通道,要包围北平,就必须占领卢沟桥。
日本要吞并整个中国,华北当然是必争之地,而要夺取华北,就必须控制平津。因此,完成对北平的包围是日本夺取华北乃至夺取全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步骤。
日本急于控制卢沟桥,还因为看到了平汉铁路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占领卢沟桥,就可切断平汉铁路,使中国军队和西北的抗日有生力量无法开赴前线。使日本掌握较大的主动权,进可攻取华北平原,退可守住已经占领的中国大片领土。
正如当年报纸评论所说:“卢沟桥之得失,北平之存亡系之;北平之得失,华北存亡系之;而西北、陇海线乃至长江流域,亦莫不受其威胁也。”由此可见,日本把夺取卢沟桥作为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绝不是偶然的。
七七事变前,日军在中国的势力已经扩张到了平津一线,这时驻守平津的中国军队是29军,1935年日本成功地通过一系列策动把国民党中央军逼出华北,签订了《何梅协定》等。
中央军撤出后的权力真空被宋哲元的29军填补,29军是西北军系列,当时有37、38、132、143四个步兵师,第9骑兵师和一个特务旅,加上保安部队总兵力约10万人,成为华北能与日本抗衡的主要力量,曾和日军在1933年长城抗战中有过交锋。
日本策动宋哲元成立“自治政府”,被宋拒绝。1937年前,日军已经从北、东北、西北三个方向对平津形成合围之势。日军在华北的驻扎可以追溯到1901年的《辛丑条约》,当时日本派了2600多名驻屯军,命名为清国驻屯军,司令部在天津,兵营在天津海关寺和北京东交民巷两处。
1912年更名为中国驻屯军。1937年,中国驻屯军司令部辖河边正三为旅团长的第四旅团,约6000人,分驻北平、天津、通县、山海关等地。日军策动华北五省自治失败后,在通县扶持殷汝耕成立一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基本上把冀东22县划入势力范围。
而这时候的日本军队要再进一步发展扩大侵略的话,也必须要占领平津。这是华北最重要的两个都市,南下有几条铁路,从北平到绥远,津浦铁路、平汉铁路,一定要占领。
进一步的战争要有一个借口,要挑起事端,导火线,于是有了卢沟桥事变。他也可以不选择卢沟桥,而选择别的地方,比如丰台,他总要选择一个地方,挑起战斗,然后扩大。
日军这一系列的侵略行径几乎都是一个模式:先到中国军队控制范围的深处取得一个点的驻兵权,这个点一般都在铁路线上,然后自己制造事端反诬中国军队,再通过政治和军事讹诈,获得对大面积领土的侵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