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如“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也叫俗话。
引证:
1、丁玲 《一九三一年春上海》之一:“那是因为‘主贤客来勤’。 萧云 几乎说出这句俗语来。”
2、朱光潜 《艺文杂谈·<但丁的“论俗语”>》:“他( 但丁 )所谓俗语,就是与教会所用的官方语言( 拉丁 )相对立的各国人民大众所用的地方语言。”
俗语的反义词:雅语 [ yǎ yǔ ]
指文学语言。与“俗语”相对。
扩展资料
俗语的近义词:
一、俗话 [ sú huà ]
解释:俗语。
引证: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七章:“俗话说,‘小心没大岔’,他就去扒地雷周围的土。”
二、鄙谚 [ bǐ yàn ]
解释:俗语。
三、俗谚 [ sú yàn ]
解释:民间流传的,有较固定句型的,通俗浅显的格言式短语。
引证:沈从文《新湘行记》:“我很满意这次过渡的遇合,提起一句俗谚‘同船过渡,五百年所修’,聊以解嘲。”
“囧”,本义为“光明”。从2008年开始在中文地区的网络社群间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成为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最频繁的字之一,它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
1.
民间流传的说法。
《史记·滑稽列传》:“民人俗语曰‘即不为
河伯
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
2.
通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语句。
《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老残游记》第十三回:“既是没才的这们少,俗语说的好,‘物以稀为贵’,岂不是没才的到成了宝贝了吗?”
丁玲
《一九三一年春上海》之一:“那是因为‘主贤客来勤’。
萧云
几乎说出这句俗语来。”
3.
方言土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濡水》:“
濡水
……西北入
难河
。‘濡’、‘难’声相近,
狄
俗语讹耳。”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所以
晋
楚
方言、
齐
鲁
俗语,六经诸子载之多矣。”
朱光潜
《艺文杂谈·<但丁的“论俗语”>》:“他(
但丁
)所谓俗语,就是与教会所用的官方语言(
拉丁
)相对立的各国人民大众所用的地方语言。”
4.
指当地的习惯称呼。
《红楼梦》第五五回:“这厅上也有一处匾,题着‘补仁谕德’四字;家下俗语皆只叫‘议事厅儿’。”
[1]
编辑本段
俗语的形成
俗语是熟语之一,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且形象精练的语句。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
编辑本段
来源与典故
“俗语”一词,始见于中国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日:‘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这里的“俗语”一词,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
后来,刘向《说苑•贵德》和班固《汉书•路温舒传》引述路温舒写给汉宣帝信中的话语,正式用“俗语”来指通俗、形象、广泛流行在人群众中的定型语句:“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说苑•贵德》)“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汉书•路温舒传》)
编辑本段
名称与范围
俗语历史久,使用广,名目繁多,说法不一,有:「里言」、「俚言」、「乡言」、「俗言」、「传言」、「常言」、「迩言」、「恒言」;「里谚」、「野谚」、「古谚」、「乡谚」、「俗谚」;「里语」、「俚语」、「民语」、「常语」、「古语」、「直语」、「鄙语」、「谚语」;「俗话」、「古话」、「炼话」、「常谈」、「俗谈」、「方言土语」、「街谈巷语」等。可见,历来人们对于俗语的理解并不一致。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