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是重要的世界性蔬菜,土传性病害是为害黄瓜生产的主要病害,此类病害由土壤传播,随病残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而引起作物发病。黄瓜的土传病害主要有黄瓜枯萎病和疫病,近年来,在南方黄瓜生产区经常暴发的枯萎病和疫病,对当地的黄瓜生产影响很大。
黄瓜土传病害的防治方法
1 发病症状
土传病害枯萎病和疫病对黄瓜生产为害很大,一旦发病可导致植株大面积死亡,造成20%以上的减产甚至绝收。
黄瓜枯萎病在整个生长期都能发生,苗期感染枯萎病表现为叶片变黄,萎蔫或整株枯萎,茎基部或茎部变褐色并伴随缢缩或呈立枯状;成株期感病,初期单侧叶片或植株中午萎蔫下垂,似缺水症状,但早晚可恢复,随着病情的加剧,萎蔫叶片不断增多,遍及全株,致整株枯死,病株主蔓基部一侧会形成长条形凹陷病斑,病茎纵裂,湿度大时可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
黄瓜疫病在整个生长期都能发生,各组织都可能受侵染。黄瓜幼苗感染疫病后始在嫩尖上出现暗绿色、水浸状腐烂,逐渐干枯,形成秃尖。成株期主要为害茎基部、嫩茎节部,开始为暗绿色水浸状,以后变软,明显缢缩,发病部位以上的叶片逐渐枯萎。
叶片被害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的大病斑。瓜条被害,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期病部长出稀疏灰白色霉层,病瓜皱缩、软腐、有腥臭味。
黄瓜枯萎病与疫病的外部症状有些相似,病株均呈萎蔫状,不同点在于:发生疫病的植株茎蔓维管束不变色,仅茎节表面变褐并侵害果实导致果腐;而枯萎病不侵染果实,内部维管束变褐。
多菌灵应该比恶霉灵的危害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