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2024-12-29 11:55:5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原来英雄只是传说



观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后,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英雄只是传说。对待传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只是这些看法都被利益绑架,所以英雄被迫成为了宣传的工具,命运注定悲哀。

B组为他们在国内遭受的待遇落泪,却仍未放弃,接受采访后毅然决然的返回战场,这不是因为他们是英雄被迫而为之,而是军人的责任在星条旗下召唤。 B组成员比利·林恩在与伊拉克当地武装分子战斗中抢救队友的场面被摄像机拍下,该视频在美国国内广为传颂,国家为了塑造英雄形象,将比利·林恩等B组成员召回国内,要求在感恩节的一场球赛中场休息时与歌星一起登场。 


电影记录了B组成员返回国内,参加活动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运用插叙的手法,将国内的庆典活动和战争的残酷连接起来,形成鲜明的对比。插叙与倒叙结构设置是电影的亮点之一,从比利·林恩的视角切入,通过在活动过程中看到的人和物,自然的将画面过渡到战斗场面,这样就可以很自然的将两个故事同时铺开,介绍清楚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 


众所周知,伊拉克战争极具争议性,更是为后期的反恐战争埋下了无法拭去的隐患。影片中比利的姐姐多次提到美国声称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结果并没有找到,反而让更多美国青年奔赴战场,目的就在于满足自身利益;




比利在片中也说到美国人剿灭了萨达姆本以为可以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却没有想到情况更糟,由于美军的介入导致伊拉克分裂,出现多党派、多武装政权,恐怖组织比萨达姆政权时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美国也在伊拉克建立学校,让当地孩子上学,却没有教师,导致学校空置,仍然没有解决当地孩子的教育问题。可以说,李安在影片中给伊拉克战争的定义是非褒义的,美国强势介入,侵略别国领土不仅让当事国遭受灾难、民不聊生,还让美国国内意识形态混乱,给国内带来严重损失,这也是片中很多美国民众瞧不起美国士兵的原因,甚至还为此大打出手。 




由于战争,美国政府增加税收,由于急需美金,导致国内通货膨胀严重,美元贬值,物价上涨严重,很多美国民众下岗失业,生活成本增加,使得当时大部分的美国民众对美国发动的侵略战争都不抱有好感;美国政府和军方的态度与民众完全相反,美国为了国家利益,为了控制中东国家石油等资源,急需进行一场战争。海湾战争爆发,正巧给了美国入侵的机遇,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当地的武装力量却更加增强,恐怖组织不断在伊拉克制造各种混乱,于是美国被拖入战争的泥潭,不得不以反恐的名义继续驻守这个国家,开展各类型的区域战争。


为了缓解国内民众情绪,美国政府急需要塑造英雄式的人物增强民族凝聚力,B组就这样被塑造成为英雄,接受回国宣传工作的任务。这样一来,美国那部分反对战争的民众将对国家的仇恨转移到英雄的身上,在片尾球场工人和B组的肢体冲突完全反映出美国国内底层人民对于战争的厌恶。 当然,对英雄还存在着两种态度。一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调侃讽刺的态度;另一种是道貌岸然的称赞英雄,却利用英雄谋取私利的态度。 




在球场观众席,一名球迷以开玩笑的方式调侃B组,言语粗俗却引以为乐;在比利登上舞台时,表演的伴舞者还刻意凑到他的近前说着脏话,这些行为充分的反映出很大一部分人根本不去关注战争,他们甚至拿战争当玩笑,来表达心中的愤懑,换取内心的一种娱乐和舒适。这是一种自私、无情、冷酷的行为,拿别人的痛苦当自己的娱乐更是一种扭曲的精神状态,可以说,当时的美国社会很大一部分公民都存在着这类型的问题。 橄榄球俱乐部老板答应给B组投资拍电影,前期只有5500美元订金,B组班长幽默的回应说其奶奶从ATM机里轻松可以取出这么多钱,幽默的表达了愤怒,这是一种完全看不起B组的做法,而这个老板不管在任何场合,都口口声声地说自己喜欢这些军人,对这些军人保有崇高的敬意,道貌岸然的本性,商人追寻利益最大化的丑恶嘴脸在片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老板代表着美国上层社会对英雄的态度,这部分群体为了迎合政府高层和树立自己爱国形象在言语上表达崇高的敬意,在涉及到利益的行为上表达出野蛮专横的态度,没有给这些需要尊重的英雄留有一丝一毫的情面。


 英雄是一个传说,在不同的人心中有着不同的形象,可是那些参加反恐的士兵却生活在死亡边缘,是在残酷的现实环境中存在的,如果有一个机会让他们重新选择,他们还会去战场么?比利·林恩确实有这样的机会,她的姐姐已经联系好心理医生,并为他出示一份由于战争所导致心理障碍的证明,这样他就可以回归社会,重新开始。开始比利是犹豫的,可是在球赛中场活动结束以后他不再犹豫毅然奔赴前线,他选择了那份军人该有的倔强和尊严。 他在感恩节中场表演时,比利和队友们被要求脱下英姿飒爽的军礼服,被换上普通的迷彩服,在他独自走向舞台中央时,看到舞台绚丽的灯光效果,情不自禁的将思绪带回到伊拉克,在一次战斗中,他亲眼目睹了队友的牺牲并亲自用一把匕首割断了敌人的喉咙,这个场景深深的震撼着他,以至于在演出结束以后,比利仍然笔直的站在原地,在队友的呼唤下,才将思绪回到现实之中。


这就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别人看到的是演出,他看到的是战争,绚丽的舞台和激烈的战斗、喜悦和悲伤在比利站在台上的那一刻,形成强烈的对比,美国本土安全是前线士兵以生命的代价争取得到的,而那些勇敢的付出却不被民众所理解,反而一味的挖苦讽刺,恭维的面孔下都暗藏着贪婪的獠牙。本该以B组士兵为主题的活动却本末倒置,B组士兵们在表演过程中完全充当配角,连军礼服都被换成迷彩服,目的就在于不想因为军人庄重的形象而抢占掉明星表演的风采。这就是反讽的艺术,影片的高潮,导演给所有人开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政治玩笑。 接着刚才的问题,再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比利·林恩得到不再回归战场的机会,为什么却放弃,还要去战场呢?影片尾声的台词告诉了我们:比利的姐姐开车接比利时,遭到弟弟的拒绝,比利告诉姐姐自己是军人,军人必须有军人的责任和义务,潜台词就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人不能去判断命令的对与错,只能执行,这就是军人的使命。除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比利还无法抛弃并肩战斗的兄弟,因为班长和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都希望比利帮助这帮兄弟在战场中活下来,团队的凝聚力和兄弟的情谊让他没有脱离团队的理由,所以他选择了战争。


 影片结束时,比利将加长版的豪华悍马看成了战场的悍马,他登上了这辆悍马,见到了牺牲的战友,战友问他准备好了么?他的回答坚定如铁,准备好了,并对失去的战友说“我爱你”。


接着比利的世界回到了现实中的豪华悍马,所有的成员都对比利说“我爱你”,看到这里,足以让人潸然泪下,回归战场可能面对死亡,但所有的人选择一起面对,这种默契是一种感动,更是一种力量。确实,对于“比利们”而言,他们完全不需要对复杂的政治问题做出价值观的判断,只需要承担军人应该担负的责任就够了。


在所有人眼里,他们只是传说,或者是茶余饭后的笑谈,或者是挖苦讽刺的奚落;在这些所谓的“传说者”看来,都是现实的,因为战争还在继续,还需要流血,“传说者”既然被传说,那就将传说进行到底吧。 最后,说一个真实的细节,在影片结束后,我的前排有人在持续的鼓掌,我特意在路过时看到了鼓掌的人,原来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她已经是热泪盈眶。流泪代表着对影片完全的理解,军人的世界能被一个年轻的姑娘读懂,这就是影片的成功之处,深入浅出的折射出深刻的内涵,值得我们去理解、去反思,如果非得把这些军人定位成传说也未尝不可,只是希望我们用诚挚的掌声来回应传说中的故事。 


为了适应市场,影片选择了阶梯化的清晰版本播出,分别是120/60/24帧,三个版本等于是重新创作了三次,前期的工作量可想而知。我所观看的是60帧的版本,效果已经非常理想了,画面甚至可以清晰看到演员面部的纹理,如此高清的效果定然加深了现场感,仿佛整个故事就在眼前发生一般,体验感出众,这是科技带给我们的礼物,是影片制作团队用心带给我们的惊喜。

回答2:

李安这部电影什么也没说,却为战争提供了第三种解释


徐皓峰曾言:“人生的缺憾感,这是电影能提供给观众最好的礼物,而不是虚假的胜利。”

在电影院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无力地坐在椅子上,等待着字幕慢慢淡去。比利林恩终究是回到了战场,没准儿他到死都是个处男了,心里有遗憾,觉得他该回归家庭,可细想一下那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不管怎么选,他都是输了的,他输了生活,而李安拍了一部认输的电影,这是他高明之处。


很明显李安想呈现给观众的并不是道德的是非,而是道德的困境。120帧的选用并非哗众取宠,李安企图通过这种高度的还原性,让观众“沉浸”其中,与电影中的人物感同身受。而主观镜头的使用让观众在战场与球场,荣耀与屈辱间转换,感受比利的处境,同时也是人类自身的处境。


李安镜头下的比利众人,他们与美国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自身的局限性被“放大”到正常状态,没有人真的是为了所谓的“爱国”参军,都是为了利益或者不为人知的惨事。他们会说脏话,面对挑衅会对普通人动手,他们有欲望,却又有自身的底线,他们不是英雄,只是战场上随时会毙命的士兵。


电影尤其是商业电影,讲究戏剧冲突,最高级别的冲突不是善恶之争,也不是强弱对抗,而是观念之争。世界观讨论的是我们如何活下去,生存的标准不一样导致善恶标准的模糊化,由此衍生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这是根本性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除非你进入他的生存环境感其所感,显然这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电影中呈现出士兵,反战人士,战争支持者,资本家的多方冲突。但李安并没有打算去评判这场战争,去界定这些人物,只是用镜头记录。姐姐一度要求弟弟回归家庭,认为战争是错误的,而父亲作为越战老兵虽然遭受战争苦痛,却依旧支持战争。姐姐没去过战场,资本家也没有参战,所以他们并不真正理解比利,只是臆想。


而比利所爱的女孩也是这般,她爱上的并不是比利,而是那身军服和英雄外壳。所以她会在意比利穿的是军礼服还是作战服,在听到比利想留下来的言论后马上变得严肃。表面上他们相爱,世界观却是不同的,比利那一瞬间意识到了这一点,这更坚定了他回战场的决心。


比利回到战场,不是因为要维护自己的荣誉,恰恰相反,他认清了自己。他不是英雄,只是一个士兵,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在关键时刻开了枪而已。这与《拆弹部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看似反战,其实什么也没讲,导演对于战争的态度是模糊的,他没有去论是非对错,反而讲起了存在主义,间接肯定了战争。


这个社会总有人是资本家,有人是无产阶级,有人安稳地过日子,就得有人去战场拼命,这种观点看似流氓,像是诡辩,却不失为一种无奈地选择,因为你无法让世界观不同的人达成和解。

回答3:

说实话,看完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我没有陷入深省或者说比利·林恩遗憾中,因为人——便是如此。


我比较想赞扬的是李安导演给我们所讲的这个关于反差的故事。我认为导演的深刻有时候并非是在刻画一个故事,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理反差。为什么有时候伤心的事,在别人眼中却值得庆贺?


影片从B班的闹闹腾腾开始,他们被称为美国的英雄、伊拉克战争中的勇士。他们满心欢喜地想进军好莱坞,从中捞一笔钱,多少满足他们进入军队的初衷。但是,他们没想到,口口声声称他们为英雄的美国人,没让他们受到英雄的礼遇,而且怀揣着各种观念看待他们。悲哀的是,没有谁是真正正确的“他们”,甚至连英雄这个称号都与他们无关。连口口声声说欣赏他们的资本家,也只是想花5500美元买下他们的故事而已。


如电影的海报和镜头一般,没有人真正理解在华丽烟火下,比利·林恩的背后是什么,人与人是如此,电影亦是。


至于为什么比利·林恩还是选择回伊拉克,可能是菲珊最后那句为什么差点跟她逃走的话吧。他明白了无论是谁看到的只是军装下的光荣,可能他不想面对这些于他来说毫无真实意义的评价,在伊拉克的那段时间,他真实感受到的就是残酷的生存,还有生存下的杀戮。真正与他惺惺相惜的,是那些说着"I  LOVE YOU"的战友。


呵呵,到头来谁都无法去理解谁的经历和人生,包括你、我和他。

孤独----是人类世界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