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媳妇儿发了我一篇类似于如何教导孩子去养成一个较为正确的“习惯”的文章,而后和我说“培养”孩子貌似是一件比较复杂有难度的事情。文章的内容我大致看了一下,图文结合很丰富,例子种种也貌似很为复杂和高精密。
我也认为“培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难到完全没有必要去操作。
以我自身为例子。我自认为自身是标准的放养类型,从小到大父母都未曾对我的学习上有过多的要求。而我自身的“开窍”程度也比较晚,从现在往前推,我“开窍”应该是从23岁开始的。
之前,也没有真的想要去做过什么事情。(我的“开窍”是指当你做成一件事后在你潜意识里种下一颗种子,告诉你这件事能成,从而形成的一种思维辨别方式。)
所以要养成什么是好的“习惯”似乎真的很难。同时我觉得“习惯”是一个描述力度不够强的词。因为它本身并不是内化产生的,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外部性的训练导致的。
而我们成年人审视一下自身,要去养成一种“习惯”是何其的困难。在你自身都做不到,认为难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去要求自己孩子去做,甚至是那些自我意识还没觉醒的孩子?
而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去给孩子提供一种“氛围”。我的“氛围”怎么解释,就是在环境里结合一些思想、情绪。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家庭里有个女儿,她的母亲喜欢化妆,那么当然,这个家庭的女儿应该会比别的家庭的女孩子更早去接触化妆(例子本身不带有偏向性)。
这很简单,因为大多数孩子在成年前(乃至成年后),都没有养成“自我意识”、“自我判别能力”。而幼体去主动的学习自己的保护者,是一种天性。
这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在这里只是要说明当你对你孩子提出一个要求的时候,你更多的是要审视自身有没有达到标准,你有没有将塑造这样的一个氛围付诸于实践。
如果你都做不到,那为何要去强求自己的孩子呢,那不就是小时候的你自己吗?你的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总是很残酷。
阐述一下前文的“开窍”。每个人的“开窍”不一样,而我的“开窍”是发现我是个自证主义者。何为自证主义者:我意识到可以做的,我就要说,我说了,就要去做,去做了就要有结果(无论在别人看来是成功亦或失败)。
从2013年开始,我每半年完成一项事情,例如:50本书计划(现在已经累计300本书了)、推书公众号、投资、减肥健身(20斤)3年、工作、辞职等等。
貌似在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的父母并没有给我什么阻力,我也不觉得辛苦,因为我觉得吧,这件事能成。当我推动它的时候就知道整个系统的齿轮已经从我这里开始转动了。
后语:当我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总有人会跳出来,而后我明白了,如果一件事情没有人阻止你的话那是不值得去做的,当你一次次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就不需要去在乎别人的看法了。
在这过程中我也尝试着去和别人分享,但似乎总是收效甚微,甚至有的是奚落,渐渐得我也懒得去说什么了。自己做了就好,低头把事情做成就好了,不需要那么多的存在感。
同时也发现自己的时间、注意力也越发珍贵。有时候,当我觉得与你“说教”是浪费时间的话,我真的不会去讲什么。大家都很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