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动笔墨不读书”有哪些事例?

2024-12-14 20:53: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沂南县62岁的高常权,退休前在教育系统工作。不仅爱看书读报,并把看书的心得整理下来,积累了几十本读书笔记。现在,高常权已经出版了17.3万字的图书,并在开博客已刊文数百篇。

  小时候,曾每晚挑灯夜读

  高常权出生于书香世家,高祖高清源为清朝内阁太学生,高祖后辈都读书种田,诗书济世。父亲高毓芬自幼聪慧过人,不仅精通四书五经,且双手能同时书写毛笔字,双手各打两个算盘。

  6岁时,高常权上小学,在母亲教诲下,从小好学上进。初中时期,高常权养成了读书看报的习惯。1964年,在全县初中升高中、中专成绩第一。毕业后,高常权到当年抗日军政大学山东分校旧址的岸堤山区工作的五年中,他几乎每天晚上都挑灯夜读,读到晚上十一二点是常事。

  “当时凡在学校周围和老家中能借到的书,我无不一气读完而后快。”高常权说。后来,山沟里能借到的书读光了,高常权就跑到县一中走后门找人借了回校读。“现在回想起来,那段苦读的人生历程虽然是累了点,但它却是我一生中难得的人生历练,在后来的工作中派上了大用场。”高常权说。

  一本杂志订了二十六年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一名小学校长改任辅导员以来,他一直把订阅教育和少儿报刊作为工作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高常权一度订阅了12份报刊。

  在所有高常权看过的杂志中,《博览群书》自1985年创刊至今,他一直自费订阅,对每篇文章都一字不落地精读,划下经典句段。不少文章还加了眉批,每年12本装订成册至今珍藏两大箱,一册不少。

  在城关教初中重点班语文时,他经常“偷偷摸摸”地把大伙看过的公家报纸上的重要文章剪下来,以便讲课时用。“那时报纸很少,月工资34.5元,个人订不起报纸,觉得公家看过的报纸剪下来不够道德,但读书人剪报不算偷,把重要文章剪下来,这种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至今我已剪贴三大本,三千余篇各类文章。”高常权说。

  老来爱上网,喜欢上微博

  高常权说,他读书看报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直到现在,他每年冬春秋三季穿西服,口袋里都装着一个本。夏季则在书包里装着一迭卡片,只要对做学问有用的知识,他马上就把它记下来。

  “几十年来,我一直不停地记,至今积累的这种读书笔记已有几十本,这成了我做研究的‘土字典’。每当构思重要的文章,我都把近期的随记‘卡片’和小本找出来参考。”高常权说。

  目前,高常权已经发表各类作品超过了400篇,并出版了17.3万字的作品集《给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现在,高常权正在准备出第二本书,名叫《牵手沂蒙》,里面讲述的是老一代革命家牵手沂蒙少年的故事。

  现在,高常权除了在家里看书外,每天还要上两个小时的网。前不久,他还注册了微博,因为经常交流读书心得,已经有不少粉丝关注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