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导向
美术没有语数外非常严密逻辑的知识体系,也没有他们紧密的上课密度,我们美术老师很容易把握不好知识点在整个小学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上课中把握不好“度”,于是,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不能与学生的认知相匹配,结果事倍功半。因此课前我认真钻研了这课的教材,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①掌握纸条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编纸条作品。②了解穿编工艺的形式美法则及构成的基本原理。③培养耐心、细心的良好工作习惯。同时也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掌握编织一提一压的基本技法上,通过观察与分析,了解到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外形进行创新设计和改变经、纬条的形状及变换提压方法,从而制作出更多更美的作品。
2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
仔细想想,我们平时的教学遗憾,无不与我们的准备不到位有直接关系。科学务实的教学设计,松张有度的教学节奏,是教学有效的主要因素。课前的教案设计、教具准备,相关教学资料的收集等等,都是准备的范畴和内容。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比较科学的教学环节:①激趣导入,揭示学习目标;②学习基本的制作方法;③作品欣赏;④学生作品创作;⑤作品展评;⑥拓展总结。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需要的材料较多:色卡纸每组(两人为一组)三张、剪刀、直尺、铅笔、固体胶,除色卡纸外,其他材料要求学生自己提前准备。教师还要准备一些外型各异、编织方法不一样的作品,另外根据教学环节的设计,准备好教学课件。有了准确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科学的教学环节,充分的课前准备,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3 有效的实施课堂教学是关键
3.1 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上我首先出示范作,欣赏激趣。在看过精致的作品时,孩子们的兴趣高涨了起来。我问他们: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他们说:“不知道!”我告诉他们是用纸条编织出来的,不仅让他们初步感受了制作的材料,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的欲望:啊,原来用纸条还能编出这么美丽的作品,这样就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渴望进入后面的学习之中。
3.2 美术课堂离不开教师必要的示范讲解。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用纸条编东西,加之本节课的教学容量较大,所以老师的演示讲解必不可少。在学习基本制作方法这个环节中,我最初的设计是通过课件展示基本制件方法的四个步骤:①对折剪经条;②剪纬条;③按一提一压的基本方法编织;④整理完成。这四个基本步骤并不难,可等到学生真正来创作作品时,却是千篇一律,跟课件中演示的作品没有什么两样,不管是在外形上还是在穿编方法上都没有进行改变,这样的作品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标。于是第二节课我对这个环节进行了改变:由教师亲自示范,并在每一步的示范中,强调我们一般剪的经条形状是直线状,也可以改变经条的形状,把它变成折线状、斜线状、弧形状,这时再不失时机地展示比较典型的作品,让学生体会到改变了经条的形状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让学生领悟到最基本的纺织方法是一提一压,也可以改变成一提两压、一提三压……这样都可以制作出不同的作品来。
提高孩子的参与度,引起孩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