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有的没有数字,是习惯命名,如仙女座大星云、大小麦哲伦星云等,大多数没有专门的命名,是以字母加数字命名的。其实就是一个编号。
河外星系是与银河系内的星云一起命名的,因为在较小的望远镜中,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内的星云一样,也是云雾状的光斑。
第一个给星云(星系)编号的是一个法国人,叫梅西耶(也有译为梅西叶的),他在17世纪用一架小型望远镜,把天空中110个云雾状的光斑进行了定位和编号。编号以字母M加数字的方法命名。在梅西叶星表中,M1就是著名的蟹状星云,不是河外星系。仙女座大星云被编号为M31,仙女座大星云旁边的一个小的伴星系被编号为M32。室女座的那个“草帽星系”被编号为M104。
因为梅西叶的星云表列入的星云不多,后来在19世纪,又弄了一个新总表,用三个字母NGC( New General Catalog“新总表”的缩写),后面跟着数字为星云和星系编号。1880年出版时,其中的星云、星系有7840个,后来又有扩展。新总表也是从数字1开始编号的。于是,有些星云或星系就有了两个编号,如蟹状星云,既是M1,也是NGC1952,仙女座大星云,既是M31,也是NGC224。所以,河外星系“代码”有两类,如果前面的字母是M,那后面的数字从1位到3位。如果字母是NGC,后面的数字就是1位到4位。
除非历史悠久有约定俗成的名字的,现在一般的河外星系都是用星表命名。但是,但是星表也不是很系统。原因在于一开始人们不知道有星系这种天体。最早给部分星系命名的应该是梅西叶,不过他的目的并不是要研究星系。实际上,梅西叶要找的是彗星。为了成为发现一颗彗星的第一人,他必须在彗星很暗的时候就发现它。不过天空中有一些暗天体和彗星很像,为了方便区分,梅西叶给这些天体起了名字,制了个表。不过这个表不是按坐标起的,而是从1开始。例如,这个表里的第31个天体就叫M31,这也是银河系的近邻,这也是这个星系最常用的名字。这也可以算是暗天体的第一个表。不过实际上这个表里只有部分天体是河外星系。后来随着发现了更多的暗天体,又有了新的NGC (New General Catalogue)星表。这个星表也不是用坐标命名的,也是按顺序排。这个星表里就包括了大量星系,很多星系到现在都采用这种命名方式。循着这个方式,后来又出现了真正的星系的星表,UGC(Uppsala General Catalogue of Galaxies)。后来又有AGC(Arecibo General Catalogue),不过这不是一个正式发表的均匀的星表,只是为了Arecibo望远镜观测方便而制。
如今的大型巡天,如SDSS,2MASS,ROSAT,FIRST都观测到了大量天体,一般会建立自己的星表,天体的命名不再用数字,而是用巡天的名称加上天体的坐标。例如SDSS 121032.57+392421.1就是NGC 4151。今后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星表,估计都会采用这种坐标加前缀的命名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