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的核工程与核技术这个专业怎么样

最好能具体说下专业排名
2025-02-25 11:58:4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及核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从事与核技术相关的科研工作:如核电工程设计、核燃料提炼、核反应堆工程、辐射防护技术、受控热核反应等,当然也可能到国家军事部门参与核武器的研究,其中也包括核动力的研究,可以在核应用单位如核电站等地方承担技术工作,也有一些医疗器械需要用到核技术。由于人们普遍认为从事核技术的研究于身体不利,危险系数很大,造成很多毕业学生改行。所以目前实际的就业情况是国家各个部门有一大批待遇优厚的职位等待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
必须说明的是由于核技术的特殊性,该专业的毕业生一般不会像其他专业,择业的自由度比较小。但是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蓬勃发展,核工程与核技术人员的需求正在增加,将有很多复杂艰巨的工作等待一大批技术人员。另外在核武器、核动力等方面也需要一批技术人员。核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核电产生过程没有温室气体产生,环境负荷小。核燃料体积小,1000克的铀相当于1000吨的标准煤。核电的这一优势能够非常好地解决我国一些地区电力不足的问题。核动力目前还主要集中在军用方面,如核动力潜艇等。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出现核动力的民用化,例如出现大吨位的核动力货运船只。
由于发展核电的地区都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电力缺乏的城市,所以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大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从全国电力工业发展外部条件看,即使大力开发水电,尽可能地考虑燃气和利用新能源等发电,到2010年煤炭的供需仍将有约4000万吨的差距。从现在的技术看,惟一能够替代的大型能源就是核能。核能还能解决环境污染及交通运输紧张的两大难题。我国政府已决定在优化火电结构、大力发展煤电、水电的同时,适当发展核电。在缺少能源、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核电将是优先选择的解决能源短缺的方法。2005年核电装机容量为8700MW,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划,到2010年核电装机容量力争实现20000MW,2020年达到40000—50000MW,核电在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中的比重将由2000年的0.7%提高到2020年的4.0%左右。这些数字无疑对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学生是个好消息。
若中国核电达到目前世界核电占总发电量17%的份额,那么中国核电的发展规模将会更加宏大。秦山、大亚湾核电厂的建成投产和安全稳定运行,用实际成绩增强了我国发展核电的信心。许多缺乏煤炭、水力资源的省市提出了建设核电厂的要求,如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省。我国一直在进行核电厂厂址的预选、评审工作,已经获得国家批准的厂地址有10多处,能满足40000—50000Mw核电装机规模,为21世纪核电发展准备了条件。目前已有山东海阳、福建惠安、浙江二门、江西一核及广东阳江等核电项目完成了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除目前正在建设的4座核电站,8个堆,总装机容量为6600MW外,从2000年到2015年平均每年还应有1200MW核电工程开工才能达到目标。
预期不久,以我国为主,中外合作,以国产化为目标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即将得到国家批准立项,这将是迎接我国下世纪核电大发展的战斗命令和前进的号角。而发展核电的荣誉,永远属于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毕业生。

080502核工程与核技术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液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核物理、核反应堆、核能与热能动力装置、热工设备等。

专业实验:核电子学、核物理、核辐射测量、核电站模拟、反应堆控制等专业实验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前景:主要到各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工作。

分布院校:

【北京市】清华大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程大学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

【江苏省】苏州大学

【江西省】东华理工学院

【湖南省】南华大学

【四川省】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